?

淺談鐵路橋梁基礎設計

2014-09-24 05:42蔡少飛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陷性設計規范土層

蔡少飛

摘要:近年來為了解決鐵路運輸的壓力,中國鐵路建設投入不斷加大,鐵路跨越的地區越來越復雜,因此鐵路橋梁的基礎設計成為鐵路設計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

關鍵字:鐵路橋梁明挖基礎樁基礎特殊地質基礎設計

中圖分類號:U448文獻標識碼: A

由于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鐵路跨越地區的地質也越來越復雜,但是鐵路基礎的設計也是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的。鐵路橋梁基礎設計最基本的原則是同一基礎必須置于同一地層上,防止由于地基軟硬不均勻產生不均勻沉降。本文從明挖基礎、樁基礎及特殊地質基礎設計等方面淺談了鐵路橋梁基礎設計。

1、明挖基礎

非巖石地基采用明挖基礎應慎重,無明顯優勢時,一般不采用。

1) 當地質條件適宜,有少量(或無)地下水,且基礎深≤6m時,可選用明挖擴大基礎。

2) 基礎為巖石地基,采用明挖基礎時,當風化層不厚時,應將基底置于新鮮巖石中;當風化層較厚時,可將基底置于風化巖石內,此時可以考慮深寬修正。當為泥巖時應及時灌注混凝土。

3) 非巖石地基,明挖基礎計算允許承載力時,要注意下臥層檢算,作深寬修正時,深度按控制點取值。同時考慮橋址附近地下水開采情況,計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基礎沉降。

2、樁基礎

1) 基本承載力σ0≥600kPa的巖石才可按嵌入式柱樁設計;基本承載力500kPa≤σ0≤600kPa的弱風化巖石,可按摩擦樁和柱樁分別計算取其通過者,當難以判斷是摩擦樁還是柱樁時可參考柱樁配筋。當地基條件明確為摩擦樁時,按照摩擦樁理論配筋。

2)樁側極限摩阻力

樁側極限摩阻力fi根據地質報告中土性狀態描述,按《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范》(TB10002.5-2005)表6.2.2-5取值,對摩擦樁,表層土極限摩阻力可取下限值,深層土極限摩阻力可取上限值。

3)巖石單軸抗壓強度R值,按地質專業提供取用。C0值可由R值內插計算。

4)柱樁的嵌巖深度

柱樁的嵌巖深度不小于0.5m,并滿足《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范》第6.2.3條要求。嵌巖深度尚應考慮巖面傾斜影響。

實際設計時,當樁長較長時嵌巖深度宜取小值,長樁按摩擦樁計算可通過者,也可考慮支立于巖面;當樁長較短時宜適大加大嵌巖深度。

5)陡坡地段墩臺基礎布置(包括基底和樁底標高)必須結合橫斷面考慮橫向地形影響。陡坡上橋墩樁基礎樁,當樁身向山坡前方變位時(水平力指向坡外),樁身外側至山坡地面線水平凈距小于3m者,樁身按自由長度計,當樁身向山坡后方變位時(水平力指向坡內),自由長度應按地面線計。樁基計算應按兩個方向上分別計算,取其不利者進行設計。樁身自由長度應根據墩臺輔助斷面確定。

6)在巖石陡坡地段,基礎埋置深度應考慮巖石節理、承載力、有無不利的走向、傾角等因素?;A外緣至巖層安全邊線的最小水平距離對于硬質巖,視節理發育程度及地面地形陡緩而定,一般不小于2~3m;對于軟質巖,視其風華程度及地形條件而定,一般不小于3~5m。

3、特殊地質基礎設計注意事項

1)濕陷性黃土

a) 位于各級濕陷性黃土地區的橋梁,其墩臺基礎一般置于非濕陷性土層中。當采用樁基時,應穿過濕陷性黃土層,將樁置于穩定可靠非濕陷性土層中。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層,不計摩阻力;I、II級自重濕陷性黃土層,其負摩阻力取-10KPa;III、IV級自重濕陷性黃土層,其負摩阻力取-15KPa。濕陷性土層范圍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m按飽和狀態下濕陷性黃土取值,范圍在2500~6000Kpa/m2之間,一般非自重濕陷土層取5000Kpa/m2,Ⅰ、Ⅱ級自重濕陷土層取4500Kpa/m2,Ⅲ、Ⅳ級自重濕陷土層取2500Kpa/m2。濕陷性黃土取負摩阻力時不與地震力組合,地震檢算是摩阻力取0。

b) 基坑開挖時,應在基坑底面以上預留0.10m土層,進行夯實至設計高程。濕陷性黃土地區橋墩臺基坑回填采用原土回填至承臺頂后采用夯填3:7灰土分層密實夯填至天然地面以上0.3m,并做好排水坡避免橋墩地表積水。濕陷性黃土地區橋梁,全橋布置圖需補充3:7灰土回填示意圖。

c) 濕陷性黃土地區樁基配筋根據計算確定,并不小于濕陷性黃土層的厚度。

d) 橋頭錐體鋪砌均采用漿砌片石;錐體范圍內應對基底進行處理。

e) 重視排水系統設計,了解水的來路、去處,凡水流經處,均應采取防護措施,保證不存水、不滲水。

f) 橋址附近出現的陷穴,應采用三七灰土夯填或挖除的方法進行處理。

2)地震液化土

當地層中含有地震液化層或在軟土地基上時,墩臺基礎應采用樁基礎,且應進入穩定土層內不小于1m~2m。樁身鋼筋應伸至液化層或軟土層以下。

基礎穿過可液化層時,可按《震規》附錄三考慮部分液化土的彈性抗力、摩阻力和內摩擦角。根據地質報告按《震規》計算各層液化土的折減系數。

3)地下水侵蝕

侵蝕性環境,應根據《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5.3.1、5.3.2條分灌注樁及其他結構確定混凝土標號。

4)水庫地區

線路經過部分地段位于水庫上、下游,當橋位位于壩址下游時,如水庫設計標準高于鐵路標準時,直接采用水庫百年下泄流量疊加區間流量。如水庫設計標準低于鐵路標準但校核標準高于鐵路標準時,可不考慮水庫的調蓄作用,按天然狀況計算。否則還需考慮水庫潰壩的影響;當橋位位于水庫上游時,流量按本河流量計算,但水位需考慮回水影響。

5) 泥石流區

泥石流溝宜采用橋梁通過,橋梁孔徑綜合考慮流量、地形條件、溝槽寬度、泥石流性質、流勢及發展變化規律等因素確定。

在泥石流流通區,橋孔不得壓縮,橋孔盡量跨越山區泥石流堆積區。

對于跨越泥石流溝必須在溝中設置橋墩的橋梁,根據泥石流的特性考慮在橋梁上游設置泥石流攔擋壩和停淤場。

對于設置在泥石流溝中的橋墩應考慮在百年設計水位+1m高度范圍內,采用提高混凝土標號,墩身設置護面鋼筋和增大主筋直徑及保護層等措施,以提高墩身抗泥石流沖擊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TB10002·1—2005)

2.《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范》(TB10002·5—2005)

3.《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TB10005-2010、J1167-2011)

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5.《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2009年版)》(GB50111-2006)

猜你喜歡
陷性設計規范土層
濕陷性黃土地區巖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處理措施探討
大口徑自來水管道施工中頂管技術的選擇
不同林分類型及土層對土壤養分的影響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機械組成特征研究
探討電力工程結構設計問題及設計規范
淺談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法
靜力觸探在羅古判橋勘察中的應用
淺析濕陷性黃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處理
濕陷性黃土地區地基處理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