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及對策

2014-09-24 05:42劉明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生態環境現代農業農藥

劉明

摘要: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對于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針對農村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采取治理對策,以加強環境治理,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效益。本文首先說明了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然后分析了導致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現狀的原因,最后詳細闡述了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農藥;基礎設施;現代農業

中圖分類號:S891文獻標識碼: A

一、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

(一)濫用化肥

因各種條件的限制,農民不能科學、合理地使用化肥,這不僅造成了化肥的浪費,而且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長期超標施用化肥會使土壤結構破壞,使土壤酸化、鹽堿化,甚至板結,降低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造成農作物減產,多余的化肥還會隨雨水進入其他水域,當流入的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后,就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土壤結構破壞后殘余化肥極易滲入地下水系統,引起地下水的污染,最終危害人體健康。

(二)濫用農藥

因我國農村科技服務的欠缺,農民濫用、錯用農用藥物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更嚴重毒害環境,農用藥物中的有毒物質尤其是重金屬進入環境后,通過食物鏈進入生態系統中,最終經各級消費者的富集作用加倍聚集于人體,積累到一定量后引起中毒。[1]此外,濫用農藥還易造成生態系統中其他以害蟲為食的有益動物的大量減少,使生物多樣性受到極大影響,打破原有生態平衡,而且經常使用農藥,害蟲、病菌會產生抗藥性,這樣導致農民加大用藥量和用藥次數,進而使生態環境進入惡性循環模式。過量的農藥還會隨雨水滲入土壤,流入其他水體或地下水系統,造成水體嚴重污染,危害人體和其他生物。

(三)地膜問題

農村地膜存在清理不凈、處理不當的問題,地膜殘存于土壤中極難降解,它會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影響農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從而影響產量,清理出的地膜隨意堆放,風一吹,河道里、樹枝上、屋頂上到處掛滿地膜,嚴重破壞農村景觀。

(四)焚燒秸稈問題

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會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煙塵等有害物質,嚴重危害人體呼吸系統。焚燒還容易引燃周圍尚未收割的農作物、樹木、房屋,給農民的生命財產全帶來隱患。焚燒過程中產生的高溫還會殺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和有益菌,致使土壤微生物環境遭到破壞,由此看來焚燒秸稈不僅對資源造成極大浪費,帶來安全隱患,還嚴重污染、破壞環境。

(五)人畜糞便處理問題

農村人畜糞便不科學處置,人畜糞便清理出來后露天堆放,或直接作為肥料施到農田中,糞便中的蟲卵、病菌、會進入空氣、土壤造成污染,甚至使人畜感染疾病。另外糞便的臭氣嚴重影響空氣的質量,這種不經無害化處理而露天堆放的做法不僅污染環境,還會造成能源的極大浪費。

二、導致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鄉鎮領導干部的環保意識片面,沒有正確處理好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注重經濟效益,輕環境保護,盲目招商引資,忽視環境污染帶來的負面效

應。另外,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薄弱,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對環境現狀、污染危害認識不夠,日常生活隨意傾倒生活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甚至倒入周邊的河流、湖泊,導致垃圾成堆成片、污水橫流。

(二)農村環?;A設施欠缺

由于經濟欠發達和資金投入不足,農村地區環?;A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部分農村地區無力建設垃圾收集池和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農民只能隨意丟棄、隨便傾倒,形成了“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被動局面。

(三)農村環境管理體系不健全

我國現有的環境立法主要針對城市環境保護,從環境管理機構的設置和運行情況來看,缺乏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專門立法與專門的監管機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還停留在表層上,鄉鎮級基本沒有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對農村大氣、土壤、水體的環境質量現狀沒有掌握一手資料,農村的環境問題難以得到準確及時的反映,對農業面源污染缺乏系統、可靠的基礎資料,對農村環境污染的治理和資金投入更是極少,導致農村環境污染更加嚴重。

三、加強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堅決依法取締保護區內排污口;加大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進縣域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統一規劃、建設及管理;著重防治畜禽養殖污染,跟進污染處理配套設施,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圍網養殖;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及對工業污染監管,積極防治土壤污染,開展農村生態水系整治修復與農村生態示范創建活動。探索各種環保設施的長效運行機制,盡快普遍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農村長效保潔隊伍,負責環境的日常清掃和垃圾的定期清運,使農村環保衛生有人抓、有人管,有效改善農村環境。[2]

(二)農村環境保護應與現代農業相結合

當前農村環境污染的來源主要有農業生產帶來的污染,如農藥、化肥、地膜的不合理使用,畜牧業產生的畜禽糞便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等。解決農業生產導致環境污染應當發展現代農業,一是農業清潔生產,減少化學性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采取測土配方施肥,鼓勵并推廣秸稈腐熟還田、農家有機肥、綠肥; 使用可降解農膜替代不可降解的農膜; 病蟲害采取綠色防控技術,用太陽能誘蟲燈、生物農藥、生物治蟲替代化學農藥,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量。

二是加強對農業廢棄物的能源化利用,發展循環農業。主要是加強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便通過沼氣池發酵,沼氣供農戶作生活燃料,沼液和沼渣作農田肥料,發展“豬—沼—果”、“豬—沼一菜(稻) ”、“竹一牧一沼一魚”等生態農業模式,以沼氣池為紐帶,將種植、養殖、沼氣、水產等有機結合,組成不同循環類型的生態系統。農作物秸稈可以做秸稈飼料、秸稈氣化或種養蘑菇。運用循環經濟理念來實現農業清潔生產和產業間協調發展,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從源頭上減少農藥化肥使用,使禽畜糞便資源化、減量化與無害化,達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目的。

(三)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當地政府應當加大農村環保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如設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號召居民將垃圾倒在垃圾站和垃圾桶中,以逐步改善其亂扔垃圾的壞習慣。同時政府也可以鼓勵農村居民自己創新垃圾循環利用新技術,積極推廣垃圾循環利用設備,以彌補能源不足現狀。

(四)強化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

對于農村居民,應當加強其環保教育,強化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政府要定期組織環保工作人員到各個城鎮廣泛宣傳環保教育理念,并張貼環保教育橫幅,以強化人們的環保認知。同時還可以開展定期的環保知識講座,不斷強化人們對于農村垃圾的污染認知,確保對垃圾分類,并回收有用的垃圾,從而不斷加強自身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深入了解。此外,政府還可以組織各種環保知識競賽及環??萍及l明,以鼓動廣大農村居民積極創新,強化環保意識,積極發明新的環保技術,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農村環境污染。

(五)加大農村環境污染源查處力度

農村環境保護污染現象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愈演愈烈之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對污染制造者的處罰力度過輕,甚至充當保護神的角色。應對重點污染源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各鄉鎮環保所對所轄區域堅持每周巡查一遍,不給環境違法行為喘息之機。鐵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超標、超總量排污的企業,一律予以停產整改。

參考文獻

[1]宋言奇,趙秋麗.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的辯證思考[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01)

[2]王磊,王冬令,高建華,韓品生.淺議農村生態環境現狀與對策[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1(S2)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現代農業農藥
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公示公告
我省3園區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擬入選“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公示名單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2014年第四批農藥生產資質合并企業名單
第十八屆全國農藥信息交流會
關于召開“第一屆中國農藥行業HSE培訓班”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