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式下的市場養老設施功能業態研究

2014-09-24 05:42鄭彧寧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上海市

鄭彧寧

摘 要:養老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等特點,并對上下游產業具有較強的帶動效應。機構養老占社會比重過小,只有通過從被動型、托管式養老向自主型享老式養老觀念轉變,讓老年養老從“安身養老”變“活力養生、健康享老”才是改革發展的前進方向。通過本專題的研究,對養老設施功能業態進行整理,期望能對上海市養老設施功能業態發展基礎探究,尋找適合上海市養老設施功能業態的模式。

關鍵詞 : 市場養老;功能業態;上海市

中圖分類號:F035文獻標識碼: A

1、背景綜述

人口老齡化近年來為整個社會所高度關注,對我們國家來說,一方面因為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人民壽命的延長,另一方面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所以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即步入老齡化社會。而在未來的半個世紀內,我國老年人口將呈迅速增長的趨勢。

由于人口老齡化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原來我們所認同的家庭養老模式已經無法解決我們國家的養老問題,我們需要對我們的養老模式進行創新。但是如何對養老模式創新?什么樣的模式能夠解決養老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

旨實現盈利的地產屈指可數。

2、適合上海市的養老設施功能業態模式

2.1養老設施分類

通過對上?,F狀市場養老設施的調查可以發現了許多問題,例如:養老設施市場化程度較低,無法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養老地產盛行,養老設施服務功能落后;養老服務要求更高,產業發展水平較低等。這些問題的由來都可歸結為市場養老服務缺乏引導,沒有很徹底的了解老年人需求與地域之間的關系,導致養老設施無法匹配當地需求。因而首先需對市場養老設施進行分類,由于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的老人對養老設施提供的服務需求以及地域狀況存在一定差別,為體現人性化和區別對待的理念,根據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護理等級,本文中將養老設施分為自理型養老設施、協助型養老設施、持續照料型養老設施和綜合型養老設施。

1.生活自理型養老設施:是指為年齡較低,身體狀況良好渴望接近自然,追求生活樂趣,體驗多樣化的老年文化活動的老人提供服務的設施。我們將這樣的老年人群稱為健康期老人。

2.生活協助型養生設施:是指為身體存在一定缺陷,或大病初愈的老人提供定制化膳食方案,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科學的給藥管理,安全的環境和豐富的日?;顒?。我們將這樣的老年人群稱為障礙期老人。

3.持續護理型養老設施:是指以提供老年病護理,病后、術后康復治療服務為主。它強調服務的多樣性和連續性,一般存在于市區,便于共享優質的醫療資源和親人的探訪。我們將這樣的老年人群稱為臥床期老人。

4.綜合型養老設施:是指能夠同時為自理型老人、介助介護型老人和完全臥床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務的養老設施。這類養老設施由于服務的綜合性和多樣性。

圖3-1:養老設施分類

2.2適合上海的生活自理型養老設施功能業態

1、都市田園養生養老模式

從市場需求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013年近期抽取2248位60歲以上老年人開展的老年群體對社區服務需求度的問卷調查顯示,受訪者對社區組織價廉物美的夕陽紅旅游活動的需求度為68.5,逾四成受訪者很需要社區組織夕陽紅旅游活動。開展專門針對老人、價廉物美的夕陽紅旅游既可滿足老人旅游需求,又可以結識同社區的老人,滿足老人社交需求。結合上海正在推進的以郊野公園為重點的大型游憩空間和生態環境建設,設置都市田園養老模式可為許多老人提供這樣的資源。

在都市田園養生養老中有三大功能體系:精神實現、身體療養和文化體驗。針對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的心理特征,設計田園會所、讀書會、運動俱樂部等具有人文關懷的度假產品,以便于老年人進行情感交流,精神世界得到充實與滿足。為醫療康復病人提供相關醫院、診所、藥品超市、保健品超市、相關健康管理等機構,為每個在這里養生養老的人提供專屬的健康管理檔案與康復治療方案。文化是體驗的源泉,在都市田園中養生,一方面是綠色環境、綠色食品對身體的滋養,同時也是鄉村本土歷史文化、生態文化、農耕文化對人精神的陶冶。

2、酒店式養生養老設施模式

高級酒店式養生養老設施是指在城市近郊區或新城等環境良好與中心城區有著良好的交通聯系地段,進行酒店式養生養老設施開發模式,它能夠滿足那些低齡老人渴望親近自然和精神實現的需要。

在酒店式養生養老設施中的功能業態需從設計構思上體現以“長者為本”的理念,凸顯人性化、科學化、合理化的的特點,設置健康頤養、休閑娛樂、醫療康復、養生保健等功能區域,讓老人既有居家體驗,又享受星級服務的方便與尊嚴。

2.3適合上海的生活協助型養老設施功能業態

1、與商業地產結合,開發老年公寓

與商業地產結合開發的老年公寓是指在城市中心區等繁華地段進行商業地產開發時搭配建設老年公寓或在城市成熟的社區中搭配建老年公寓。目前在上海市中心城區中與商業地產搭配建設老年公寓的現象幾乎沒有,這一種全新的模式通過功能復合,以及垂直交通的聯系,能夠讓老人在中心城區一個熟悉的環境中享受全方位的服務。

該類老年公寓可涉及健康服務和生活服務等功能業態。根據人性化考慮,每三個老人可配有一個護理員,每30- 50個老年人配一位護士。各護理公寓均與附近醫院建立定點合作關系。接待室、談話室、護士站、健康管理室(機體康復室,是專門針對中風等病人設置的鍛煉室)、多功能廳、庫房間、洗衣間、洗浴間、污處間等配套齊全。

2、生活協助型養老設施

“421”家庭結構慢慢成為當代社會的主要形式,這給以家庭養老為傳統的城市帶來了新的挑戰。來自上海交大“空巢老人調研實踐團”的一份報告新鮮出爐,本市“空巢老人”已占老年人口的三成多,15%的“空巢老人”需要生活上的照顧。

為向老人盡一份自己的孝心,讓老人安享晚年,工作的繁忙的子女希望將老人送進附近的養老設施,讓老人能夠享受這類設施為他們提供的各項服務。

為體現人文關懷,為生活協助型老人提供全天式親情呵護服務。具體包括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專業飲食服務體系、居住物業服務體系、交通出行服務體系、文化娛樂健身體系。

2.4適合上海的持續護理型養老設施功能業態

1、與醫療機構結合開發老年公寓

與醫療機構結合開發老年公寓是指以康復醫療為特色、兼具一般性診療、護理和生活服務功能的專業化養老機構。醫護養老充分體現醫療特色,將養老與醫院完美結合,彌補養老院就醫不便的難題。

其功能業態充分利用“醫養結合”模式的優勢,為老人提供24小時健康護理服務并提供其它基本生活服務。醫生為老人進行日常疾病診療;定期體檢,建立健康檔案,預防疾病,做到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專業心理咨詢師對老人心理障礙進行干預指導,讓老人擺脫孤獨,樂享晚年。專業的護士、護工為老人提供24小時貼心生活護理。

2、全護理院

全護理院主要供是為身體不便和患病老人入住,由下屬團隊為入住者提供看護服務。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區,靠近地鐵或公交站點等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親人探訪且讓老人回歸熟悉的環境。

其服務及設施包括醫療服務和生活服務。在每個老人入住之前,根據其自身情況來指定相應的健康護理計劃。 每個養老設施都至少會各有一名心理相談員和機能訓練員(物理治療師),分別負責輔導老年人的心理和幫助行動有困難的老年進行身體機能訓練。接待室、談話室、護士站、健康管理房、洗浴間、洗衣間、庫房間和多功能廳隨時為老人使用。護理員實行24小時輪班制,負責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

2.5適合上海市的綜合型養老設施功能業態

綜合型養老社區是指根據人性化設計理念和區別對待的關懷模式為不同年齡階段和身體狀況老年人提供全面服務的老年專住社區。綜合型養老社區是一個按照節能、環保、低碳和無障礙、無污染、高科技的要求,為老年人營造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身多元共生的社會生態,一個分年齡和服務層次、并保障終老整個過程的養老生活支持系統。

養老社區在選址上要具有前瞻性,盡可能環境優美并適合老年人長期居住,交通便利,適合對外交流。同時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包括基本生活照料、醫療康復護理、老年休閑健身、老年心理陪護、老年大學等。根據老年人不同的需求,提供多層次、個性化的服務。

結語

養老模式創新是在人口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實現的,當經濟社會結構向老齡社會轉變時經濟社會中的其他因素,必然會圍繞老齡社會而轉變。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業中為滿足個人提高生活質量和拓展能力需要的部分,也在不斷地發展,由于它們的生產和供給都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模式,新型的養老模式也將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并且這類模式將繼續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孫仲;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吳子培;汪徽;王承慧;;社區居家養老的運作模式及設施體系探究[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6.住房建設與社區規劃)[C];2012年

[3]張勝芝;城市高齡老人社區照護服務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猜你喜歡
上海市
上海市房地產學校
2019年上海市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展演獲獎名單
春在我心
白眶鹟鶯等12種上海市鳥類新記錄
照片墻
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專版
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專版
下期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