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轉移工業園環境影響評價水文地質勘查要點淺析

2014-09-24 05:42郭祥情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環境影響水文地質水位

郭祥情

摘要:結合技術規范及項目特征,淺析產業轉移工業園環境影響評價水文地質勘查要點。

關鍵詞:水文地質勘查;環境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P64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近幾年,隨著我省經濟結構調整的開展,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大量工廠企業紛紛轉移至粵東、粵西等經濟實力相對較薄弱地區。在這些產業轉移工業園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項目業主或環評單位一般會委托水文地質勘查單位進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階段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故該項工作為我省水文地質行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及時掌握環境影響評價階段的水文地質勘查工作要點具有較明顯的實際意義。

本人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和工作經驗淺談一下自己對該項工作技術要點的認識。

二、水文地質勘查主要工作階段及方法

1、準備階段

通過資料收集、查詢等手段,了解擬建工業園項目名稱、委托方、規劃面積、產業類型、平面布置、可能產生的污染源、園區及周邊地區交通條件和水文地質勘查技術要求等。

2、資料收集

根據水文地質勘查技術要求,收集工作區水工環地質資料,了解工作區水文地質背景。

3、工作大綱編制

根據技術要求(主要是實物工作類型、布置及工作量),編制水文地質勘查工作大綱,確定野外、室內工作方法及工作內容。

4、野外水文地質調查

通過現場對水文地質單元、要素調查,記錄、了解工作區水文地質特征,對工作區進行水文地質分區,為室內資料分析、報告編制、圖件制作提供資料。

5、水文地質鉆探

目的一方面是通過鉆取芯樣,了解巖土分層情況;另一方面是成孔進行抽水試驗;第三是進行地下水水位、水質監測。

6、現場水文地質試驗

主要包括抽水試驗和滲水試驗。

(1)抽水試驗

目的是查明主要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如:涌水量、滲透系數、影響半徑等。對水文地質鉆孔主要含水層進行抽水試驗,一般進行兩次降深。

(2)滲水試驗

采用試坑法進行滲水試驗,目的是查明包氣帶主要含水層滲透系數,為包氣帶防污性能判斷提供依據。

7、室內試驗

主要包括巖土層室內土常規、滲透試驗和水質監測指標試驗。其中水質檢驗指標要根據環評單位要求確定,并按枯水期及豐水期分別取樣。

8、室內資料分析及報告編制

綜合分析上述工作成果,查明工作區水文地質條件,編制水文地質勘查報告及相關圖件。圖件主要包括工作區區域水文地質圖、園區水文地質圖、地下水水位等值線圖、抽水試驗成果圖表等。

三、水文地質勘查工作要點

1、野外水文地質調查

根據環評單位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610-2011)要求確定工作區,并對工作區進行野外水文地質調查,調查對象及內容主要有:a、地表水體主要調查其水位、水量、水質、水體類型、補徑排條件、與周邊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力聯系情況;b、民井主要調查其含水層巖性、厚度、深度、水井結構、使用情況、地下水用途、用水量及水位變化等;c、泉水或地下水露頭主要調查其類型、流量等,并取樣做水質分析。

2、分析查明地質概況

結合區域(水文)地質資料、現場調查和鉆孔揭露,分區域、園區兩部分介紹巖土分層及特征、地質構造條件(如構造背景、斷層、節理裂隙等)。

3、水文地質條件及地下水功能區劃

分區域和園區兩部分介紹兩者的水文地質條件,其中區域部分主要介紹園區以外工作區,園區介紹規劃區內的水文地質條件。

(1)區域水文地質條件

主要是根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介紹園區以外工作區的地下水類型、分布情況和主要含水層的滲透性、富水性、單井涌水量、水位埋深、地下水化學類型、地下水徑流模數、泉流量、礦化度和地下水補徑排條件等。

(2)園區水文地質條件

1)包氣帶概況:包氣帶類型、成分、狀態、厚度和滲透系數等。

2)園區地下水類型、分布情況、主要含水層、滲透性、富水性、單井涌水量、水位埋深、地下水化學類型、礦化度和地下水補徑排條件等。

3)園區地下水資源補給量估算:估算公式為:(公式1)

式中:Q:日平均降水入滲補給量(m3/d);F:降水入滲計算面積(㎡);α:降水入滲系數;X:多年年平均降雨量(m)。

(3)地下水水位監測

按照枯水期和豐水期分別對水文地質鉆孔、民井進行地下水水位監測,并列表說明監測結果,表格內容主要包括:鉆孔及民井編號、地面標高、水位埋深、水位標高、水溫、監測時間等。根據監測結果繪制地下水水位等值線圖。

(4)地下水開發利用情況

查明工作區人類聚居情況、用水來源、有無集中水源地、日常利用地下水水量、污染情況,并評價人類開發利用對地下水水量、水質的影響。

(5)地下水功能區劃

根據《廣東省地下水功能區劃》,劃分工作區地下水功能區。

(6)地下水環境敏感區及敏感程度分級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和擬建園區項目特征,劃分建設項目地下水環境敏感區和敏感程度分級。

(7)環境水文地質問題調查

通過現場調查,主要查明工作區內人類聚居分布、工廠企業分布,有無大量、集中、長期抽取地下水現象及地下水明顯污染和由此導致的地方性疾病等;有無因地下水水位下降產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縫、巖溶塌陷等問題。

4、水文地質試驗

(1)抽水試驗

對水文地質鉆孔各主要含水層進行穩定流或非穩定流抽水試驗,一般降深兩次。并列表說明各抽水試驗孔的概況(如:管井半徑rw(m)、濾管長度l(m)、抽水孔靜止水位(m)、含水層厚度(m)、抽水穩定時間(h)、抽水孔水位穩定深度(m)、平均穩定流量Q(m3/d)、抽水孔水位降深S(m)、單位涌水量(L/S.m)、影響半徑(m)、滲透系數(m/d)等指標)。

(2)滲水試驗

根據園區面積大小差異,滲水試驗點數量不同,一般布置2~4個點(環評單位技術要求有說明),目的是查明工作區包氣帶主要含水層的滲透系數。一般采用試坑法,試驗步驟如下:

在試坑底嵌入兩個鐵環,外環直徑采用0.5m,內環采用0.25m。試驗時往鐵環內注水,內外環的水頭Z始終保持在10cm,避免相互滲漏。按一定時間間隔觀測滲入水量,直至滲水量穩定。開始時因滲入量大,觀測間隔時間要短,稍后可按一定時間間隔,比如按時間間隔5、10、15、20、30min等,記錄安全穩定為止,再延續2~4小時即可結束試驗。穩定標準:滲入流量Q呈隨機波動變化且變幅<5%;記錄數據,按下列公式計算:滲透系數計算公式:(公式2)

式中:Q:滲入水量(cm3/min);L:滲透深度(mm);F:試坑底面積(cm2);Hk:毛細壓力水頭(m)。

5、地下水水質現狀

(1)地下水水質監測

在水文地質鉆孔分枯水期和豐水期取樣進行水質檢測。不同性質的園區,水質監測指標不盡相同,故地下水監測指標應按環評單位要求確定。

(2)地下水水質評價

地下水水質指標質量分類按《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表1分項判別。并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610-2011)8.4.2.2條規定:地下水水質現狀評價應采用標準指數法進行評價。標準指數大于1,表明該水質因子已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指數值越大,超標越嚴重。水質因子標準指數分別見公式(3~5)。

水質因子標準指數分以下兩種情況:

1)對于評價標準為定值的水質因子,其標準指數計算見公式3:

(3)

式中:Pi:第i個水質因子的標準指數,無量綱;Ci:第i個水質因子的監測濃度值,mg/L;Csi:第i個水質因子的標準濃度值,mg/L。

2)對于評價標準為區間值的水質因子(如pH值),其標準指數計算見公式4~5:

(pH≤7.0時) (4)

(pH>7.0時) (5)

式中:PpH:pH的標準指數,無量綱;pH:pH的監測濃度值;Psu:標準中pH的上限值;Psd:標準中pH的下限值。

6、地下水防污措施建議

為控制園區地下水污染及其對下游地表水水質的影響提出措施,主要包括:

1)控制污染源頭。建設項目污水(含生產、生活污水等)儲存、排放渠道、處理構筑物等應有嚴格規范實施,將污染物泄露降至最低程度,各類污水需經環保處理后達標排放。

2)避免采用場區內地下水作為主要的生活、生產用水,可作為建設項目區的緊用水源。

3)布置場區及附近河溝地下水水位、水質動態長期監測,及時掌握地下水水位、水質動態,預防受污染地下水流入下游地表水體。

參考文獻:

[1]HJ610-201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

[2]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

[3]GB/T 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

[4]GB 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5]廣東省地下水功能區劃.

[6]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

猜你喜歡
環境影響水文地質水位
礦業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
工業園區規劃環評中大氣環境影響的評價要點相關分析
淺議水文地質工程中地質環境的影響
淺議水文地質工程中地質環境的影響
環境影響評價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
中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比分析
新疆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教育的現狀及發展研究
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關聯性分析研究
七年級數學期中測試題(B)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