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邏輯框架法在某煤礦項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應用

2014-09-24 05:42王存開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王存開

摘要: 邏輯框架方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簡稱LFA)是運用于項目設計、管理、評價和決策的一種工具。它利用邏輯框架矩陣表匯總項目實施活動的全部要素,把項目劃分為四個相互聯系的目標層次,并利用邏輯框架中的“垂直邏輯”和“水平邏輯”關系對項目進行全面的分析、評價與決策。

關鍵詞:LFA;目標層次;驗證指標;驗證方;重要假設和外部條件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

某煤礦為神華集團一新建煤礦,總投資70億元人民幣,年產煤1000萬噸,包括礦土安三類工程。其中生活辦公區總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生產輔助區洗煤廠一座,原煤倉、井口聯合建筑、物供場地棚庫工程、綜采設備庫和膠輪車庫等工程、污水處理站、鍋爐房及場區室外綜合管網、道路、園林綠化等工程;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礦井投產時形成三條井筒,針對該項目可行性研究應用邏輯框架法如下:[1]

一、目標要素分析

表一 項目決策邏輯框架表

目標層次 客觀驗證指標 客觀驗證方法 重要假設和外部條件

宏觀目標 宏觀目標驗證指標 監測和監督手段及方法 實現目標的主要條件

具體目的 目的驗證指標 監測和監督手段及方法 實現目的的主要條件

產出效果 產出效果驗證指標 監測和監督手段及方法 實現產出的主要條件

投入/活動 投入方式及定量指標 監測和監督手段及方法 落實投入的主要條件

邏輯框架匯總了項目實施活動的全部要素,并把項目劃分為四個相互聯系的目標層次,包括宏觀目標、項目具體目標、項目產出效果目標和項目投入活動目標四個目標層次。

(一)宏觀目標

宏觀目標是宏觀規劃、政策和方針所指向的目標。它超越項目的范疇,是關于國家、地區、部門或投資組織的整體目標。根據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宏觀目標構成項目邏輯框架的最上層次,是項目具體目標選擇的約束條件。

本項目宏觀目標為進一步加大國家電煤供應,促進本地區協調發展,帶動當地煤炭開采行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整體提升,改善生產力布局,響應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等。

(二)具體目標

項目具體目標也稱項目的直接目標,是項目所要達到的直接效果,即項目為目標受益群體帶來的效果。它是達到宏觀目標的子目標之一,也是該項目投資者希望達到的目標,這個層次的目標由項目的實施機構和獨立的評價機構選擇確定,目標的實現取決于外部環境和項目自身的因素。項目規劃的使命就是要努力保證項目直接目標的實現,它為宏觀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產出效果目標

項目產出效果目標是實現項目直接目標必須達到的結果,即項目的建設內容或具體的產出物,

本項目要求3年內建成一座綜合礦井,需要建設完成生產區、生產輔助區和生活區三大功能區域,其中生活辦公區總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包含3棟公寓樓和行政辦公樓(4.2萬㎡);生產輔助區洗煤廠一座,原煤倉、井口聯合建筑、物供場地棚庫工程、綜采設備庫和膠輪車庫等工程、污水處理站、鍋爐房及場區室外綜合管網、道路、園林綠化等工程;生產區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礦井投產時形成三條井筒以及場區綠化、道路、室外綜合管線等配套工程。

修建一條20公里的運煤鐵路專線,并與神東鐵路連接。修建一條5公里的臨河公路;

(四)投入活動目標

該層次是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及內容,主要包括資源和時間等的投入。它是為實現產出效果目標應開展的相應的投入活動。通常需將項目的產出效果目標與對應的投入活動逐一編號,列明時間順序或優先順序。本項目需要有確保四個目標全面實現相應的土地、資金、物資、人員、技術等資源和保證目標如期實現的時間安排與配套措施。

以上四個層次的目標自下而上構成三個相互聯系的垂直邏輯關系。即:

如果,保證一定資源的如期投入并進行科學的管理,那么,項目的投入活動可以順利進行,預期的產出目標能夠如期實現。如果項目的產出目標如期實現并確保外部條件能夠落實,那么,項目的產出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直接目標可以如期取得。如果項目的直接目標能夠如期取得而且具備實施地區、行業或國家的發展規劃的前提條件,那么項目的宏觀目標能夠實現。

二、客觀驗證指標選擇

在運用邏輯框架法時,四個目標層次都需要有與之相對應的客觀驗證指標,包括數量、質量、時間和人員等,以檢驗各層次目標的結果及實現程度。驗證指標的確定應該是客觀且可以驗證的,不能憑主觀臆斷。作為邏輯框架的驗證指標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包括:必須是清晰的量化指標,能夠對目標實現程度進行測定和描述;必須針對項目的主要目的,體現項目的個性化要求,即主要驗證指標因項目而異;驗證指標與對應目標的關系明確合理,且是唯一的、單獨的;驗證指標必須是完整的、充分的、定位準確的;驗證指標是客觀的,不是人為可以改變的。?當然,項目的不同目標層次對驗證指標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三、客觀驗證方法確定

邏輯框架方法要求設計一套驗證指標以檢驗項目每個層次目標能否實現,并要求驗證指標必須是客觀且可以驗證的。由于項目的驗證指標與各目標層次一一對應,并體現出項目的個性。因此,驗證方法也必然與驗證指標一一對應,并且因項目而異,只有這樣的檢驗方法才是科學可行的。根據邏輯框架的要求,作為指標檢驗標準的驗證方法,可以是文件、書籍、資料,也可以是評價或分析報告。但是,要作為驗證方法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具有權威性。指被用以檢驗指標客觀性的文件、數據資料、報告、報表的來源必須是可靠的。。

具有項目的個性。每個項目的目標不同,各具特點。因此,在驗證方法的選擇上必須充分考慮項目的特殊性和具體的目標要求,驗證方法要與驗證指標相對應,做到驗證方法與驗證指標一一對應。必須明確,方法與指標一一對應,是指每個驗證指標都要有相應的方法對其進行檢驗,而不是一種方法只能檢驗一個指標。

四、重要假設和外部條件分析

邏輯框架分析中的“重要假設”是由外部條件即項目之外的影響因素轉化而來的。項目之外的影響因素指項目的控制范圍以外但對項目的成功有重要影響的條件。不是項目自身能夠控制的,但對一些項目的實施則有較大的影響,有的甚至決定項目的成敗。在邏輯框架分析中,必須重視重要假設和外部條件分析,并將其列入邏輯框架分析矩陣表內,提醒項目實施者注意預測、監視此類條件的變化,并盡可能預先采取措施,使其向有利于項目實施的方向發展。列入邏輯框架矩陣表的重要假設和外部條件一般需具備三個條件:對項目的成功很重要;項目本身無法控制;可能發生。

特別應該指出,邏輯框架法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它是項目準備、實施和評價的一種思維模式,但不能代替效益分析、進度計劃、經濟和財務分析、環境影響評價等具體方法。成果如下:

表二 某煤礦可行性研究中完整的項目可研邏輯框架[2]

綱要邏輯 客觀驗證指標 驗證依據 假定條件

總目標 保證國家電煤需要 每年向電廠輸送1000萬噸煤 神華公司統計數據

項目

目的 年產煤1000萬噸

并及時外運 -2013年采煤能力及洗煤達到600萬噸

-2014年及以后年份采煤及洗煤能力達到1000萬噸 煤礦自身統計數據 -技術管理條件、外購設備到場具備開采能力

-鐵路通車

結果 形成一座綜合型礦井 —2011年3個礦井建成

—2011年地上工程和公路建成

—2012年洗煤廠和鐵路建成、人員培訓完成 驗收報告 —征地和補償費用費用完成

—當地居民拆遷進度符合要求

行動 -分析公司的投資環境

-分析公司的財務能力

-分析當地資源

-分析項目的環境影響 措施方案

—投資

—建設

—維護

……

合計 投資數據(單位:萬元)

神華集團當地企業合計

……… —獲得國家項目審批

—獲得用地許可

—獲得建設許可

參考書目:

[1]國家發改委《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某煤礦建設綱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