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中國建筑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2014-09-24 05:42劉玉洋董玉罡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25期
關鍵詞:信息化發展建筑行業節能減排

劉玉洋 董玉罡

摘要:隨著中國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筑行業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不斷加強,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日益顯著。長期以來,建筑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力量,因此建筑業的興衰對國家的發展和穩定具有非凡的意義。本文主要從建筑的綠色環保、節能減排、信息化平臺、建筑新材料發展應用以及建筑工業化的必然發展幾方面闡述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建筑行業;綠色;節能減排;信息化發展;建筑新材料;建筑工業化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A

一、發展綠色節能型建筑業

1、政府推動,加速節能減排速度

數據顯示,全世界建筑能耗占到總能耗的40%,我國建筑能耗約占30%左右。而在城市中更為嚴重,建筑物維持功能上的碳排放達到了60%。2012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為11.6%,但消耗了全世界21.3%的能源,不可再生且非環保的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費的比重近70%,發展方式依然粗放。此外,與發達國家建筑相比,我國建筑的壽命較短,拆除周期短,建筑能耗比重較高。目前我國新建建筑已經基本實現按照節能標準設計,但施工階段按照標準施工的施工企業比例卻遠遠不夠,為扭轉這一局面,政府意識到建筑節能規章制度從建筑的設計到施工都必須完善并且強制實施?!笆濉币詠?,國家不斷出臺建筑業節能減排具體措施和法規,完善環保建筑工程標準,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建筑業節能減排的具體發展規劃,對于建筑業的節能減排起到巨大的政府推動作用,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施工企業將不再適應社會發展,而遵守法規制度并參與節能減排將是建筑企業發展的出路。

2、綠色建筑理念的推廣和發展

綠色建筑提出的“四節一環?!钡母黜棿胧┮怨澞転槌霭l點,倡導建筑應盡可能從耗能向產能轉變,雖然目前建筑還沒有實現,但從長遠來看,這是將來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中國北方,建筑采暖耗能占據了總耗能的65%,采暖耗能不僅消耗了不可再生的資源,而且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綠色生態建筑已經深入人心并得到廣泛共識,未來綠色建筑將持續向無污染零排放方向發展,例如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興能源經過設計完全可以應用于建筑中,在滿足建筑基本供能需求的同時將多余的產能儲存并應用,因此建筑零排放甚至產生能源是可行可實現的,是建筑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二、建筑業信息化的加速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網絡的快速發展,信息化在建筑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建筑在設計階段、建設階段、還是最后的決策階段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作為依據,信息化平臺不僅可以提供共享資源和管理信息,而且能夠極大提高工作效率。當前我國建筑業信息化水平雖然飛速發展,但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建筑行業信息化覆蓋率和應用程度遠遠不夠,而信息化對于建筑業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因此再次提速我國建筑行業信息化整體進程勢在必行。近年來,政府不斷推進建筑業電子政務信息化,實現網絡招投標平臺,建立健全城市規劃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等一系列措施,積極引進國外先進信息化平臺,將先進的信息化軟件加以推廣,推動建筑業的更好更快發展。如2008年以來,在引進了包括BIM技術在內的一系列先進信息化平臺技術后,建筑業新增固投已經達到29.31%,充分表明了先進且成熟的信息化技術可以很好的促進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工程項目是建筑業的核心,信息化對于工程項目則必不可少,建筑企業對于包括信息化在內的技術的投入加大表明企業對于信息化已經有良好的認識。2012年,中國建筑業協會通過調研結果顯示,92%的建筑企業在將會在未來四年內應用或者加大對信息化技術的投入。此外,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軟硬件的不斷增強對于信息化軟件的支持越來越強,移動信息化已經深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移動信息化對于建筑業同樣適用。

三、建筑業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綠色新型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結構強度,而且部分材料已經接近零排放,新型材料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方面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適用范圍的多樣化、全壽命周期經濟性和節能環保、可循環再生利用成為了綠色新型材料的發展的趨勢。時代在發展,人們對于更高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追求,保健養生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話題。在此推動下,帶有零污染、凈化空氣等對人體有益功能的新材料逐漸涌現??咕牧?凈化空氣材料,防噪音、防輻射材料和產生負離子材料等綠色建筑材料初現端倪。舒適性建筑材料諸如調溫材料在日本已經推廣并應用起來,效果顯著,我國已經啟動此類舒適性材料的研究,不久以后也將嘗試使用此類材料。全壽命周期性材料諸如輕鋼建筑結構材料已經應用成熟,不僅從供材、結構強度、工期還是環??苫厥绽眯缘确矫娑加泻芎玫男Ч?,日后普及率將會不斷提高。此外,建筑廢料的可回收利用是新材料需重點考慮的問題,環保且可回收也是建筑業新材料的發展方向之一。

四、建筑工業化的必然發展

建筑工業化是指按照設計,通過現代化的生產、運輸、安裝和合理的科學管理的工業的運作模式,來代替傳統建筑業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業生產方式.建筑業工業化建造,最先進的高度工業化方法為全預制裝配建造工藝,效率高且建筑物建造合理標準。其次為中等工業化方法為工地預制,構配件需在移動式預制加工廠生產制作,最后吊裝完成施工。再次為改進傳統工藝的工業化方法,即采用工具式模板工藝、空心砌塊工藝、工業化加工石材工藝等方法。但是,就目前我國建筑業整體水平來說,達到標準工業化還需要很長一段路來走,技術方面,在理論、試驗、設計、加工制作、安裝等多方面缺乏專業的支持;規范方面,工業化技術和國內現行的規范、建筑標準不兼容,使得設計、審批、驗收無據可依,即使試驗數據完整,但是需要反復論證,大規模推廣進度緩慢;企業發展層面上,企業不愿投入資金方面用于未知的工業化效益,不愿打破現行建筑方法。對此,國家正在努力推進建筑工業化的制度發展,建立健全建筑工業化的制度和評價體系,建立工業化裝配式施工的評審標準。未來我國將按計劃踏實推進建筑工業化,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建筑工業化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從構配件生產、機械化施工到科學管理的體系。未來建筑工業化將會步入一個快車道,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建筑行業都必須發展的方向。

五、結語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建筑業的發展應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順應時代和行業發展的要求。扭轉我國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建筑業應不斷節能減排,做好環境保護,加快對可行綠色環保新材料的研究和推廣,科技信息化的注入對于建筑業的快速發展更不可小覷,建筑工業化是二十一世紀建筑發展得重要方向。研究發達國家建筑業發展歷程,吸收先進建筑經驗,努力打造生態綠色節能城市。推進建筑的工業化、綠色生態化、科技信息化,無論從環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還是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未來我國的建筑業將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新材料、應用信息化已及工業化等方向越走越遠。

猜你喜歡
信息化發展建筑行業節能減排
新發展格局下建筑行業的市場營銷策略創新
促進我國建筑行業低碳化的思路
優化技術在土建結構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淺談惠安縣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思路對策
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十二五”回顧與“十三五”建議
歐美航空業節能減排創新管理研究
火電廠節能減排的必要性與對策分析
淺談圖書檔案一體化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