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浴衢州文化

2014-10-08 04:57楊松青
黨建 2014年8期
關鍵詞:衢州文化

楊松青

去 年七月,一個朋友到浙江衢州小休,回京后對我說起在江山市的經歷。他和妻子外出游玩回到住宿的民居,小院的門半掩著,院里房間門敞開著,家里的東西就在屋里放著,見不到一個主人。許是怕我不相信,又打開電腦里的照片給我看。我好奇怪,地處浙閩贛皖交界,是什么讓這里的人,彼此之間如此的慷慨地信任?

今年初夏,受邀參會,我和同事走進水清山秀的生態衢州,實地探個究竟。

余東是衢州柯城區溝溪鄉的一個小山村,依山傍水。798口人,有300多位書畫愛好者,農民畫創作骨干就有48位,村子里的男女老幼都喜歡畫畫。在文化活動中心畫室里,水中鴨、豐收橘、養豬場、榨油房、棋盤樂,一幅幅農民畫,泛著純正的鄉間風情,透著人們生活的愉悅。鄭位良因為畫畫竟改掉賭博惡習,成為農民畫創作能手,近10幅新作在省級大展中獲獎,不但當起老師,還帶了5個徒弟。在市政府的幫助下,余東的農民畫走到臺灣,也走出了國門。

“輕輕地在風中翻轉,香香地在碗中盤旋。美美地和著我們歡笑,那芳香誘人的大陳面?!?/p>

這首歌叫《媽媽的那碗大陳面》,是大陳村的村歌。伴著天空降下的細雨,村支書汪衍君用渾厚的男中音領唱,十多位村婦村姑手托一米長的面條道具,溫情款款地演唱著,后面站著高高低低的村民,男女老少,一百多號人,配著和聲——

“媽媽的慈愛,游子的祝愿,濃縮進芳香可口的大陳面。不管我們走得多么遠,故鄉永遠在我們心間……”

聲情并茂的演唱,道出濃濃鄉情,傳出殷殷仁愛,唱出了甜甜的生活?!白屖澜缏牭街袊腋`l村的聲音”為主題的全民合唱節,就是這樣在江山市大陳鄉拉開了序幕。一個鄉8支代表隊,800多人參賽。村民唱村歌,地縣兩級音樂干部蘸著濃郁鄉土氣息,為農民創作數十首村歌,請中國音樂家協會專家,給農民上音樂課,培訓音樂骨干。江山市還投入100萬元,給20個鄉鎮文化站各配送一套價值5萬元的音響設備,用真金白銀支持群眾的公共文化建設,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廿八都古鎮潯里村村民姜志深說,村歌好聽,我也會唱,年輕人也喜歡。他家院子前面就是400平米的文化禮堂,利用這個服務平臺,村民學習,開展禮儀活動,傳承著祖先遺留下來的民間藝術。我有意問,您這個年紀也跳舞唱歌嗎?老人忠厚地笑著說:“我不跳,只是看。我寫對聯,搞文字。一副對聯18元,一年能有兩三千元收入。鎮志、鎮史也是我寫的?!闭f此話時,老人臉上洋溢著一種平靜滿足。

這種滿足感在府山街道坊門街社區的座談會上,得到充分體驗。

2010年,30多個愛好者自發成立了菱湖曲藝社,湊錢排演婺劇,一周公益演出兩次。劇社現在已壯大到100多人,女子樂坊、男子舞蹈、京劇等,有時群眾冒雨打傘看演出。演出后,還有觀眾找演員簽名,問如何讓孩子也加入到社里來。68歲的沈雪芬,是民間越劇團的演員。劇團成員年齡最大72歲,最小的47歲,都是科班出身。她們自己掏錢,買布做衣服,制行頭。在西河沿居委會一個20平米的小地方,上演《追魚》、《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經典劇目??磻虻娜硕?,她們演得也來勁。開始不收費,圖的就是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在觀眾一再要求下,劇團才收5元票錢。下農村的演出更受農民喜歡。到今年4月,越劇團已成立20周年,演出了9200多場?,F在演出,每年還能得到柯城區和街道兩級政府13000元的補貼。58歲的徐素珍,是排舞帶頭人。她帶著一支臺下老、臺上年輕的隊伍,到省里參加排舞大賽,拿了金獎,還想帶一支跳集體鋼管舞的隊伍,參加“出彩中國人”電視節目。

相比徐素珍的活躍,從核工業部退休回到祖籍的龔生華,顯得格外安靜。在小學課堂上,他為學生細細地講著中國風箏兩千年的傳統歷史,教學生親手做風箏、放飛。古琴省級非遺傳承人沈華龍,做了50年的古琴?,F今他每周四在學校里教老師,周一教學生。不僅免費,他還把自己做的6臺古琴捐給尼山小學,好的古琴一臺價值就是5萬多元。

社區主任徐黎莉自豪地介紹:“我們有個草根大舞臺,每月展示一次,是‘出彩中國人的微縮版。去年搞首屆草根交流會,在衢州市步行街上放了32個展位,在杭州灣有4場演出,坊門街的群眾說,就像過節一樣高興。搞活動,大家累并快樂著?!?/p>

什么是文化,不少人做過定義。只記得文化名人余秋雨曾用全世界最簡短的話給予概括:“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贬橹萑艘宰约旱膼酆煤筒拍?,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追求著善良、友愛、奉獻、給予的價值,用自己的勞動,創造著愉悅的生活。

改革開放30多年,面對中國經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追求著更高的幸福指數,要藍天、綠地、清水,要美麗家園。衢州,讓我迷醉,迷醉那科學的發展,人性的民生,生態的環境,多彩的文化生活。坐在常山縣靜謐的泓影山莊劇場,觀看免費專業的越劇團演出;學生在校園里可以一整天體驗“流動文化宮”的娛樂活動;傍晚城市居民在清風送爽的衢江邊跳舞健身;農民群眾在文化禮堂和諧交流;想學習,想奉獻,想娛樂,想表現……城市、社區,鄉鎮、村莊,有融你的集體,有展示你價值存在的平臺,任你自由。

我嘆服衢州市委市政府確立田園城市建設的戰略定位,讓衢州加快實施“數字城管”、“智慧環?!钡墓こ?,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榮獲了“中國宜居休閑之都”稱號。如今,市委市政府又帶領全市人民為建設美麗中國建設著市民的美麗精神家園。

衢江穿市,街道、社區處處整潔干凈。清流、石徑,鄉鎮、村莊,處處潔凈自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衢州市委市政府以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為重點,讓文化為市民、為農民、為百姓的服務流動了起來。制定的建設標準有設施、有活動、有隊伍、有保障,操作的運行模式堅持公益、直通、多元、播種。為百姓服務的文化大篷車、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電影院,在鄉村間流動不停。遠居山鄉的農民可在家門口的“流動圖書館”借閱需要的圖書,可在村里的文化禮堂或文化廣場看到“流動大篷車”整場綜合演出節目。在人們渴求文化的時候,上面既為基層群眾送去了文化服務,又著重長遠,發掘鄉土人才,給予培訓,給予經濟上的支持保障。播種的文化種子成長為生力軍,群眾由文化消費者成為文化生產者、創造者,成為傳播中華美德的主體。

衢州,有1800多年的建城歷史;有公元1128年,孔子第48代孫孔端友隨宋高宗南渡時建的家廟。江山市清漾村是毛澤東的祖籍地。據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的《清漾毛氏族譜》記載,毛澤東系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孫。衢州還是圍棋文化發源地,爛柯山有“圍棋仙地”美譽。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讓白居易、辛棄疾、楊萬里、徐霞客等文人墨客留下了詩文辭賦。廿八都古鎮完好地保存著2公里長的古街,36幢明清古民居,宛如一處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博物館。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說:“一切文化都沉淀為人格?!敝腥A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衢州的文化建設,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朝著文化的終極目標——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

我恍然悟出,朋友欣喜未說出的,是那古樸的民風、純粹的人格、永恒的善美。

猜你喜歡
衢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The Conflict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Cooper’s The Pione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thics
衢州爛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誰遠誰近?
傳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衢州風物志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中學生天地·高中學習版(2008年6期)2008-09-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