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合蚴澜缰v好中國故事

2014-10-09 12:19楊連元
黨建 2014年10期
關鍵詞:京劇院梅蘭芳京劇

楊連元

前不久,在觀眾中有著廣泛影響的四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江其虎和管波作客《黨建》雜志社,接受本刊記者專訪,就京劇藝術走向世界的話題進行熱議。

近年來,這4位藝術家多次率團、隨團到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巴西等地演出,他們親身體驗了中國京劇這門傳統藝術在外國觀眾中的巨大影響力,特別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價值,包括京劇藝術的特殊魅力,堪稱卓爾不群,無與倫比。他們表示,中國京劇在國際上廣受歡迎,只要我們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中華文化精粹完全可以走向世界。

赴日演出:沿著梅蘭芳先生走過的路

記者:中國京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談到中國京劇走向世界,我們首先想到梅蘭芳先生。今年是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早在1919年、1924年,梅蘭芳兩次組團到日本演出。新中國成立之后,1956年,梅蘭芳又率領一個龐大的藝術團到日本訪問演出。這在當時都是轟動中國、轟動世界的大事。今年5月至7月,國家京劇院副院長于魁智、一團團長李勝素聯袂率團到日本巡回演出兩個月,真切感受到梅蘭芳大師的藝術影響,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請你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于魁智(京劇老生演員,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藝術指導,當今京劇界領軍人物):在日本的巡回演出,我們帶去的是梅蘭芳先生的兩出經典劇目,一出是《霸王別姬》,一出是《鳳還巢》。我們應日本民主音樂協會的邀請,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委派,帶著國家京劇院一團,到日本30多個城市進行巡演。我們去之前,已經有7萬多張門票賣完了。站在舞臺上,我們共同感嘆京劇對日本的巨大影響力,特別是梅蘭芳大師的藝術影響力。我說過,我們這些后人還是吃著梅先生留給我們的“國際飯”。幾十年前,梅先生第一個把京劇帶到世界,也一直影響到現在。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帶著使館各個部門的人員前來觀看演出,他還把30多個國家的使節請到東京觀看我們的演出。

中國京劇、特別是梅蘭芳先生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響?這源于藝術的魅力,宣傳的影響,包括演出當中多種形式的推廣普及。從今年3月起,日本民主音樂協會就舉辦了梅蘭芳藝術特展,并且從北京梅蘭芳紀念館借了很多梅先生的音像、圖片、服裝,整個展覽精致傳神。

李勝素(京劇旦角演員,梅派藝術傳人,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我們在日本演出,他們的翻譯工作做得好,還請了一個日本籍京劇演員。他叫石山雄太,一直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我們讓他扮演《鳳還巢》里一個丑角兒。鑼鼓一響,大戲開場,他先登臺,用日語來串聯劇情,觀眾非常喜歡。再加上演出所有的唱念全部打上日文字幕,乃至人物角色的名字都有翻譯創新。例如《鳳還巢》里的紈绔子弟朱千歲,一個有錢的闊少,翻譯成“大富豪”;那個學有所成的“窮小生”穆居易,翻譯成“將來有望青年”,觀眾一看都明白了。

于魁智:京劇藝術要讓外國人看懂,讓外國觀眾接受,這些翻譯細節必須注重。最初,我們很擔心演出的效果,因為這是兩出原汁原味的文戲——《霸王別姬》、《鳳還巢》,文戲完全靠念白、靠唱腔吸引觀眾,不像《三岔口》、《鬧天宮》那樣的武戲,靠技巧吸引觀眾,用舞蹈講故事。那么,日本觀眾能接受嗎?恰恰因為翻譯到位,推廣到位,日本觀眾都看懂了。

德國演出:漢堡“中國時代“盛況空前

記者:2012年8月,《野豬林》的演出,在德國漢堡掀起一場京劇旋風。這出中國傳統京劇,打動了有著歐洲戲劇傳統的漢堡觀眾。劇中飾演林娘子的是李勝素,林沖的扮演者就是于魁智。請談談你們的感受?

李勝素:2012年德國漢堡的“中國時代”盛況空前(漢堡連續舉辦四屆“中國時代”活動),我們拿的是《野豬林》這出大戲。以往帶出去的都是折子戲,這次是成本全套的大戲。沒去之前,就聽說演出的戲票全部賣光了。同時,翻譯工作、推廣工作搞得很好。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演出當中,該有劇場效果的地方,總會有掌聲、喝彩聲。演出之前,會有德國著名的演員,類似咱們的李默然、濮存昕那樣的藝術家,把當天演出的劇情,或者怎么欣賞京劇,告訴觀眾。

于魁智:我們在德國演出,跟日本不太一樣,就是剛剛所說的有德國藝術家的“導賞”(引導欣賞)。以往京劇走向世界,很多都是《三岔口》、《鬧天宮》、《雁蕩山》這樣的武打劇目,多數跟啞劇一樣。2012年德國漢堡之行,我們帶去講述水滸人物傳奇的一出大戲。演出之前,“導賞”也跟德國觀眾說,中國的觀眾看京劇就是互動,觀眾和角色同呼吸、共命運,你越叫好,你越鼓掌,演員越賣力氣,越演越有激情。

中西合璧:京劇演員加盟外國藝術節

記者:1996年,一出古希臘悲劇《巴凱》,由京劇演員江其虎主演。后來,江其虎還參加過外國歌劇——《鳳儀亭》的演出,飾演呂布。外國歌劇,中國故事。江其虎參加了20多個外國藝術節,請談談有何感想?

江其虎(京劇文武小生演員,葉盛蘭、葉少蘭父子兩代小生藝術傳人):從1996年開始,我參加過世界各國的藝術節21個。這里,先從我的太老師葉盛蘭先生說起。當年他在歐洲演出時,卓別林就從瑞士追著去看他,成了他的粉絲。我的老師葉少蘭先生曾到美國20多所大學去普及推廣京劇。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多藝術家,為京劇的弘揚做出很大的貢獻。

我從小學京劇,當我接觸到另外一種藝術形式時,非常興奮。戲迷也許會說,包括同行也認為,江其虎唱的是什么戲,古希臘悲劇,那是京劇嗎?其實,我們是作為一個載體,去弘揚京劇藝術的。一方面,京劇的唱念做打,博大精深,什么藝術形式都能用得上;另一方面,我們用京劇的表演程式去演繹外國戲劇,同樣出彩。林肯中心藝術節我去了兩次,第一次去演歌劇《夜宴》,舞美設計,我在一個道具里面窩著唱,一段詠嘆調,唱了12分鐘。他們驚訝,說你的本事太大了,窩在里面還能唱得那么好。我說,我還能扎上靠、拿著槍(即全身披掛表演)唱上一大段呢!京劇唱念做打的基本功,還有京劇藝術表演本身,都是獨有的。我們從業人員一定要自覺、自信、自強。我們能讓外國觀眾看懂中國故事。

巴西演出:京劇藝術穿越遙遠時空

記者:今年5月,中國巴西建交40周年,也是全球孔子學院成立10周年,國家京劇院一行17人遠赴巴西演出。管波此行隨團演出經典名劇《秋江》。請談談在萬里之遙巴西的感受?

管波(京劇花旦演員,荀派藝術傳人):我們一行17人,遠涉重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17個演職員,包括演員、琴師、舞美,一人多能、一專多能,來到巴西的阿雷格里港,開展文化藝術交流。我們演出了折子戲,有《武松打店》、《赤桑鎮》、《霸王別姬》、《秋江》,分門別類介紹京劇生旦凈丑四個行當的藝術特色,也囊括京劇唱念做打的表現形式。

巴西真是太遠了,我是第一次去。坐飛機三次轉機,全程下來要30多個小時。我們這次也是邊演邊講,每出戲前面有人進行講演,跟臺下的觀眾互動,效果特別好。談到京劇的生旦凈丑,唱念做打,離不開虛擬性和寫意性的表演。介紹京劇的時候,我們就想到,怎么能讓巴西觀眾聽明白、看明白呢?我們就用虛擬性來表現一個情節。例如,用現實的路程,30多個小時,我們從北京飛到巴西阿雷格里港,而用京劇的手法來跨越時空,怎么表現呢?我們說,2014年是巴西世界杯比賽,巴西阿雷格里港是分會場,作為一個球迷,我想去阿雷格里港看看。用京劇的鑼鼓,演員在舞臺上邊看邊轉,走了一圈,鑼鼓一停,到了!非常簡單、淺顯易懂的方式,京劇用鑼鼓和演員走一個過場,就來到了遙遠的巴西。

我們的演出,我們的傳統藝術,征服了巴西的觀眾,我也真正感受到中國文化在巴西的影響力。

猜你喜歡
京劇院梅蘭芳京劇
為什么京劇被譽為“國劇”
《京劇人設》
梅蘭芳以情打假
梅蘭芳以情打假
梅蘭芳苦練基本功
名旦梅蘭芳
京劇的起源
上海京劇院半年掙了一年的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