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運動為什么會生???

2014-10-21 06:30楊渝平欒兆琳
大眾健康 2014年10期
關鍵詞:亞健康普通人狀態

楊渝平+欒兆琳

我這個朋友遇到的問題其實是現在普通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某些所謂的“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沒有鍛煉時間,最終使自己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

今天收到一個很久沒有聯系的朋友的短信,說膝關節髕骨軟化還沒有完全好,最近又開始出現腕關節疼痛了,自己體會了好幾天,終于知道是由于總用鼠標造成的。我之前就跟他說過人需要經常合理鍛煉才能保持健康,但看來他很遺憾地沒有聽我的建議,因為回復的短信中說他好久沒有鍛煉了,這次準備下定決心開始。真希望他不會再次倒在下決心的起跑線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楊渝平

我這個朋友遇到的問題其實是現在我國普通人群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某些所謂的“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沒有適當地鍛煉時間,最終使自己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

不運動為什么會生病

缺乏運動除了會造成亞健康狀態,還會引發疾病。眾所周知,我們人類所患的很多種疾病和亞健康狀態都跟不進行合理運動有直接的關系。例如頸椎、腰椎病,肥胖,骨質疏松,甚至高血壓、糖尿病等。它們會進一步導致更多的健康問題,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甚至壽命。

那么為什么人類需要運動?為什么不運動會生病呢?這其實是由人類天生的動物本性就決定了的。

在類人猿時期,我們的祖先會像其它哺乳動物一樣,經常外出尋找甚至是捕殺獵物以維持生命,勤快的、善跑跳、善思考的類人猿個體或者群體無疑才能擁有更高的生存機會,才最終得以演化為我們現今的人類。跑跳、長時間行走、攀爬、搏斗、投擲甚至游泳等類人猿生活中所需的用來提高生存機會的運動形式,也在如今轉化為各種我們現代人類常見的運動形式。因此,遠古時期,運動是生存最基本的保障。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人類生存方式的轉變,現代人類無需再靠外出打獵來維持生命,但軀體本身具有的這種運動能力和需要卻被自然地保留下來,于是運動和生存的關系在現代社會就逐漸順利成章地演化成為運動與軀體健康之間的關系。但毫無疑問,無論到了何時,如果要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就需要適當的運動,這是人類身體這個物質基礎所決定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楊渝平

合理的運動不但可以讓人體保持健康狀態,還能讓人心情放松和愉快,因為它是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的行為,其實就是保持人體良好新陳代謝的最主要手段。

付出才有回報

明白了以上這個理念,就可以落實到行動上了。這一點,我親身體會到,保持健康就像做好工作一樣,有付出才有得到。

絕大多數的成年人都有過工作的經歷,相信大家都體會到了工作的辛苦,但如果真正努力付出了,也會感受到工作所帶來的樂趣。這跟我們保持健康是同樣的道理:鍛煉一定會占用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會讓你覺得如果在忙碌的時候再抽出寶貴時間去運動很可能會耽誤事情或者更加疲憊。如果這種思想占了上風,你就減少甚至是失去了獲得健康所帶來快樂的機會。

合理的鍛煉和忙碌的工作本來并不是一對矛盾,而本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健康了,工作狀態才可以更好,效率才可以更高,甚至心情都會放松,進而也可以將這種良好的狀態帶給你周圍的家人和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大家互相良性影響,就可以促進我們的社會和諧。?

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運動中的疲勞感和乏味感,這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就像運動同樣會給我們帶來興奮感和快樂感一樣。極端的例子就是職業運動員,他們很多時候的訓練生活都非常辛苦,但只有這樣才能超越其它人,站到最高的領獎臺上。這時,他們不會后悔,而會深深體會和享受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雖然運動的目的基本上不是為了名和利,但如果想達到保持健康的目的,也同樣需要一定程度的付出,例如運動強度和時間。健康的身心不會平白無故地落到我們的頭上,都是需要真心地、合理地付出,收獲是必然的結果。

如何控制運動量?

在此之前,大家應該明確一點:普通人跟運動員對運動的目的和要求是明顯不同的,說的通俗點,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運動員一般需要以運動作為養活自己的主要方式,而普通人對運動則是額外的需求。所以,運動員和普通人對運動量的控制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楊渝平

普通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在業余時間才能進行體育運動。如果運動地過少甚至不運動,可能會造成健康狀況的下降,而如果運動地過多,又可能引起工作時精力不足,疲勞甚至困倦,降低工作效率,顯然也不是好事。

那該如何控制運動量呢?簡言之,就是幾天進行一次比較好?每次多長時間比較好呢?

根據人體運動能力的積累和疲勞消除的原理,一般2~3天進行一次強度適中的有效運動是比較合適的。也就是說,一般1周可以進行2~3次就可以。那什么是有效運動呢?運動員通常會用運動后心率等標準來衡量,但對于普通人來說,并不是每次都很方便去測量心率甚至是其它指標,所以,可以把疲勞感作為一個比較好的指標。因為,只有達到一定的疲勞,我們的運動系統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當然,疲勞程度也不能過大,否則恢復時間太長,會影響其后1~2天的精力,同時也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一段時間的體會,來制定適合自己的鍛煉時間計劃,把握好量,使運動真正起到最佳的作用。如果想最大程度的做到合理運動,在困惑時也可以找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來幫個忙。

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健康問題,它的地位本不應該比工作低,因為它才真正與你、與你的家人戚戚相關!

工作不適合了,可以更換。請問:我們身上哪個零件不靈了,能夠隨便更換呢?

楊渝平,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臨床醫學博士在讀。專業:運動創傷的治療和康復,微創關節鏡手術。創傷急救與多發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康復中心運動醫療會診專家等。endprint

猜你喜歡
亞健康普通人狀態
普通人的夢
向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拜登
智珠二則
跟蹤導練(一)
跟蹤導練(一)
青年人群亞健康與肥胖的關系研究
亞健康科技工作者
“牛頓第一定律”練習
Mac 30周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