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蒙古族長調的地區性風格

2014-10-21 20:04王紅艷
北方音樂 2014年7期
關鍵詞:長調蒙古蒙古族

王紅艷

【摘要】蒙古族長調是蒙古族融合其他民歌在漫長的歷史中演化出來的獨特民族音樂形式,進行蒙古族長調的研究有利于挖掘蒙古族傳統文化優勢,還有利于豐富音樂教育的資源與內容。文章以蒙古族長調的地區性為研究重點,在探討蒙古族長調歷史沿革和文化特點的基礎上,對于不同地區蒙古族長調的文化特質進行了闡述,展開了蒙古族長調的風格研討,希望能在更好地揭示蒙古族長調內在聯系的同時,加深蒙古族長調的研究層次。

【關鍵詞】蒙古族長調;風格;地區性

蒙古族長調是蒙古民族的文化精品,開發蒙古族長調的藝術、教育、文化價值是當前一個核心的任務,應該從端正對蒙古族長調的態度出發,理解蒙古族長調的價值,研究蒙古族長調的生成、發展和演進歷史,在利用藝術和音樂獨特視角的基礎上,形成對蒙古族長調的深層次認知。地區性是蒙古族長調的一個特征,也是更加深入研究蒙古族長調的切入點,應該從蒙古族長調的歷史和特色出發,對蒙古族長調的地區性進行再次深入研究,挖掘蒙古族長調的核心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為社會、教育和藝術所深入利用。

一、歷史上的蒙古族長調 蒙古族長調經過蒙古族歷史上的興衰,與蒙古族人民已經形成了內化的關系,成為蒙古族人思想中最為核心和最具召喚力的藝術形式,研究蒙古族長調必須從蒙古民族歷史的講述開始。蒙古民族興起于13世紀的蒙古高原,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征服了歐亞大部分土地,在融合了諸多民族的基礎上,成為了一個跨地區、多民族的國家,這一過程中很多民族相繼融人蒙古族,這使得其他民族的文化與藝術對蒙古族音樂起到了極大的豐富、改進和提高作用,這一時期蒙古族長調得到了蒙古民族的認同,成為連接整個民族的核心而基礎的藝術形式和詠唱形式。在明清時代,蒙古族被逐出中原地區,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現狀的新疆、內蒙古、青海和外蒙古地區,這一時期蒙古族內部出現了領主和封建主,形成了狹義上的蒙古族分化,廣義上蒙古族與其他民族的融合,這時各種兄弟民族的藝術相繼融合在蒙古族音樂中,使得蒙古族長調的發展向前推進了一步,同時也就具有了地區性特點。進入新中國時期,蒙古族長調有了一個新的創作與發展的契機,不同地區,因生產、勞動、環境的不同而出現了各自不同的蒙古族長調表現與演唱形式,這不但加速了蒙古族長調的創新,而且也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藝術和音樂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和新的生命力。

二、蒙古族長調的特色 蒙古族長調承載著歷史和文化,是蒙古這一游牧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征戰中形成的民歌形式,它既是蒙古族長期口耳相傳的藝術精品,同時也是蒙古族音樂的結晶與代表。蒙古族長調具有豪放、古樸的特點,給人一種遼闊而蒼勁的感覺,凝結著蒙古人們感情、道德、思想、心靈的認同和共識,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種藝術與文化形式。

三、蒙古族長調的地區風格

由于歷史上的民族融合,也由于地域和自然環境的不同,蒙古族長調在不斷發展和演進中產生了變化,在不同經濟形態和語言條件下,蒙古族長調形成了風格上的調整與改變,這就導致不同地區蒙古族長調在演唱方式、表達方式上的不同,這使得蒙古族長調具有了鮮明的地域特色,根據長期的研究和蒙古族自身的認知,我們可以將蒙古族長調劃分為如下的地區:

(一)錫林郭勒地區蒙古族長調

這一區域主要包括錫林郭勒盟、赤峰市、大興安嶺北麓、烏蘭察布等草原區域,這一地區是內蒙古的核心地帶,不但幅員遼闊,而且保留傳統蒙古文化也最為徹底,特別是北元的上都就坐落于區域中心,這里不僅是蒙古族長調的發源地,而且也是蒙古宮廷音樂的主要傳承地,錫林郭勒蒙古族長調堪稱典范,吟詠錫林郭勒蒙古族長調讓人感受到莊嚴、恢弘、肅穆的起始,能夠通過蒙古族長調讓人們進一步領略自然的壯麗、生命的永恒。錫林郭勒蒙古族長調的代表作是《走馬》和《老人與大雁》,在音樂中表現了清新而華麗的思想與情感,同時也表現了蒙古民族對超越自然的氣勢。

(二)巴爾虎地區蒙古族長調

巴爾虎地區主要是指呼倫貝爾草原,這一地域非常遼闊,蒙古族在演進過程中統合鮮卑、室韋和契丹等古代民族,形成了這一區域蒙古族長調獨特的特點,巴爾虎地區蒙古族長調的特點在于對生活的歌頌和對大自然的贊美,因此,這一區域蒙古族長調的節奏自由、旋律多樣,更講求利用悠長的詞語和詠唱來傳達出深層次的意境,巴爾虎蒙古族長調的代表作為《遼闊的草原》《巴爾虎的牧馬人》,在這些蒙古族長調中讓人們感受到自然的廣闊、蒙古人的胸懷,是重要的蒙古族長調典型代表。

(三)科爾沁地區蒙古族長調

科爾沁地區泛指廣闊的松嫩平原和科爾沁草原,這一區域是傳統蒙古族軍事發達的地區,因此,軍旅歌曲對于蒙古族長調的影響非常大,科爾沁蒙古族長調主要表現是下行經過式、上行跳躍式居多,在延長風格上主要以簡潔的音調為主,追求曲調的悠揚??茽柷呙晒抛彘L調的代表曲目有《高高的興安嶺》《威風矯健的馬》。

(四)衛拉特地區蒙古族長調

衛拉特地區主要是指新疆、青海、甘肅等區域,這是蒙古族長調的非常重要的色彩區,這一地區畜牧業經濟迅猛發展,加之受到蒙古中部發達地區的影響,其草原長調牧歌亦隨之得到長足進步,并占據了音樂生活中的主導地位。衛拉特地區蒙古族長調特點是古樸蒼勁、性強平直、華彩性裝飾音較少,代表作品是《富饒的高山》《北和布克賽爾》。

四、結語

綜上所述,蒙古族長調是整個蒙古族的文化代表,是凝結成蒙古民族共同體的藝術粘合劑,也是中華民族民歌和聲樂中珍貴的瑰寶,應該做好蒙古族長調的整理、研究和傳承工作。在蒙古族長調教學和開發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地區性,從風格、方法和技巧上形成對蒙古族長調的進一步認知,這樣才能在豐富多彩的蒙古族長調中找到一個切入點,更深層次地挖掘蒙古族長調的魅力,形成對蒙古族長調更為完整而全面的繼承、挖掘和振興。

猜你喜歡
長調蒙古蒙古族
蒙古靴
馬背長調
諾恩吉雅隨想
長調歌王
蒙古族長調在地方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現狀及策略
蒙古正式廢除死刑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候補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內蒙古東部區蒙古族民歌的音調及旋法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