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大難當

2014-10-21 20:08朱偉
中國海關 2014年2期
關鍵詞:順差進出口外貿

朱偉

1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T2013年中國進出口數據,盡管外貿增速未達到年初設定的8%的增長目標,但好消息是,中國的貨物貿易量差不多要坐定在頭把交椅上了。

201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為4.16萬億美元,歷史上首次突破4億美元。盡管美國的貿易數據要遲至今年2月份發布,但從美國已經發布的前11個月的數據來看,想要趕超中國,沒門!

另一個好消息是,中國2013年的進口數值為1.95萬億美元,增長7.3%。進口增長表明國內需求依然強勁。在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的今天,這是個多么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這表明國內的經濟形勢可能并非如想象的那么糟糕。

坐上全球貿易頭號交椅,百年來可是頭一遭。有傳聞,中國曾在大清朝國力最鼎盛時,是全球頭號貿易大國,但無證可考。這次可是貨真價實、有數據為證。當老大究竟是好事情呢還是壞事情呢?這是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體積龐大,存在感強,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此巨大的貿易量表明中國的經濟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在全球的貿易地位已經舉足輕重,未來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將獲得越來越大的話語權。

但老大也不是那么好當的,光鮮背后也有辛酸,地位提升了,肩負的責任也就更重了。人民幣升值就是被一直拿來說事的“要負的責任”。

人民幣近期一直處在升值通道,眼瞅著就要進入“5”時代,這個龐大的數據再加上全年高達2597.5億美元的順差,更給人民幣升值提供了須負責任的“口實”。人民幣升值對于利潤微薄的中國外貿行業來說不啻雪上加霜,而不斷增加的順差也會助推國內的通貨膨脹,形成人民幣外升內貶的局面,造成出口就是以國內民眾的福利補貼國外消費者的行為。在比較優勢的原理下,進出口貿易本應是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才對,如此損己利人的辛酸只有當老大才能體會。

此外,人民幣升值也造成了“熱錢”的流入。去年一季度,廣東進出口的異常增長被質疑為很多進口企業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操作“園區一日游”賺取匯差,這種虛增的出口除了催肥貿易數據,把中國推到老大的位置上外,對實體經濟一無好處,同時還可能造成外貿繁榮的假象,蒙蔽市場參與者。

當老大另一個要肩負的責任就是,老大有肉吃,也須得給兄弟們一口湯喝,但事實上,老大真的有肉吃嗎?

早些年,中國出口的商品多以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的同時還消耗了很多資源,損害了環境,簡直是“以命博增長”;近些年,出口商品不斷升級換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商品種類從之前的紡織品、衣服、石油產品轉變為高科技機械和電子產品,的確是不小的進步。但同時出口這些高科技商品的多是跨國公司,其在中國布局的主要是從事加工制造的工廠,產生利潤的微笑曲線的兩端還是留在國外。盡管出口數值龐大,但中國其實只是賺了一點可冷的加工費。同時,隨著人民幣升值和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這些企業有可能就像候鳥一樣,隨時向成本低的地方遷徙。而因為巨大的貿易量和順差,中國卻常常成為外貿爭端的眾矢之的,發起攻擊者是一臉“你把市場占盡”的仇恨,但巨大貿易數字背后寒酸的利潤數字誰能體會?

更何況這位老大還并非那么強壯,更能顯示經濟實力的服務貿易一直是低位運行。

中國2013年的服務貿易總值約為5200億美元,2012年是4710億美元,不足美國一半。美國服務貿易依然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從全球范圍看,服務貿易約占國際貿易比重的20%左右,發達國家還要高于這個比重,而中國只占到9-10%。同時,中國的服務貿易還停留在比較傳統的服務業上,如旅游、運輸,這兩項大概占到整個服務貿易的50-60%,而金融、保險等高附加值的服務貿易占比很小。

和貨物貿易有順差不同,中國的服務貿易存在逆差。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的服務貿易逆差是1100億元左右。服務貿易是提升國際貿易質量的關鍵構成,這表明中國在提升國家貿易品質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要做一個金玉其內、負責任、講義氣的“老大”,中國還需在平衡國際貿易結構、有效處理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關系、以及提升服務貿易的種類及比重上多用力。

猜你喜歡
順差進出口外貿
我國外貿進出口連續14個月同比正增長
2018年1至11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已超2017全年
5月出口超預期中國外貿為何如此抗壓
70年外貿大事記
2017年2月熱帶作物及其成品進出口情況(續)
11月全國進出口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