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物聯網的電臺智能化管理

2014-10-21 11:09方向麗
電子世界 2014年12期
關鍵詞:電臺物聯網管理

方向麗

【摘要】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研究,著眼于目前電臺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的發展,現提出基于物聯網的電臺智能化管理,集中管理,節約成本,在保障電臺安全傳輸發射工作的基礎上,大大提升電臺的信息化水平。

【關鍵詞】物聯網;電臺;管理

1.前言

物聯網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上的泛在網絡,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互聯網網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融合應用,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近幾年隨著物聯網的覆蓋范圍的擴大化,各基層臺站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各臺站“有人留守、無人值班”值班模式的探討,現提出基于物聯網的電臺智能化管理。

2.智能化管理初探

作為中短波發射臺站,發射機房發射機的工作狀態,節傳機房的節目接收與傳輸系統,變電站的高低壓配電系統,以及各機房的UPS電源、供配電系統、消防設施、安防系統、溫濕度、視頻監控系統等一系列機房軟硬件設施的安全運行,是安全播出的重中之重。裝備和嵌入傳感器并運用物聯網技術對機房進行管理,實現對機房的立體監控,當機房設備出現故障、溫度過高、供電不足等異?,F象時,值班留守人員將第一時間收到預警信息,從而保障各設備、業務系統的高效運行,大大降低了業務系統運行中產生的風險,為“有人留守、無人值班”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3.物聯網技術概述

3.1 物聯網的技術架構

從技術架構上來看,物聯網可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由各種傳感器及感知終端組成,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二維碼標簽、RFID 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GPS等。感知層的作用相當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膚等神經末梢,它是物聯網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來源,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采集信息。

網絡層由各種私有網絡、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網絡管理系統和云計算平臺等組成,相當于人的神經中樞和大腦,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

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的接口,通過結合行業需求及特點,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物聯網的行業特性主要體現在其應用領域。對于廣播發射臺站,由于受到發射機電磁輻射的干擾,在傳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平臺搭建過程中,雖然在接地、屏蔽、濾波方面做了一些處理,但應用系統還是存在一定的干擾,但借助物聯網技術及智能平臺,由原來的有線連接改為無線通信網絡連接,不需要布線,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在節約布線成本的同時,通過擴展實現了各種子平臺的耦合,使發射臺站的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

3.2 RFID射頻技術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就是RFID射頻識別技術,RFID 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的數據處理。

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的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簡單實用,操作快捷方便。特別適用于自動控制系統。

4.基于RFID的機房智能化管理

現在好多發射臺站都建有自己的中控機房,集中值班,統一管理。利用目前的工作平臺,加上現在日益成熟的物聯網技術,構建一個統一的、集成的機房監控平臺,匯聚各種分散的、獨立的自動化系統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值班檢修維護嚴格分開,提高機房的值班監控水平、檢修維護力量,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維護人員,全力保障臺站的安全傳輸發射工作,優質完成臺站安全傳輸發射任務。同時智能化的管理平臺要具有可擴展性,為各種需要監控的部位提供便于接入,易于擴展、安全有效、靈活設置等特性,整個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實現從數據的采集到機房的統一監控管理以及平臺的異態報警及遠程控制功能。

4.1 數據的采集

物聯網的數據采集是在現有2M局域網的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將所有物品鏈接起來。其過程分為三步:

(1)將物品屬性進行標識,屬性分為靜態和動態兩部分,靜態屬性可以直接存儲在標簽中,動態屬性需要傳感器實時探測;

(2)識別設備完成對物體屬性的讀取,并將信息轉換為適合網絡傳輸的數據格式;

(3)將物體的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到中控機房,由中控機房完成物體通信的相關計算和處理。

4.2 統一監控管理

發射臺站的統一監控管理平臺要求能夠在統一的管理界面內完成對全臺網上所有服務的監控和管理。在服務器和客戶端做了“心跳”處理,任意一端由于死機等異常情況與通訊另一端斷開時,兩端都可自動發現,并嘗試自動重新部署連接。通過B/S或C/S界面的統一用戶認證,并提供統一用戶行為的日志記錄與審計。實現值班與巡檢的自動化和故障預警智能化,當故障發生時能準確定位和綜合診斷臺站系統異常的原因,最大程度的實現集中操作,減少運行維護的成本。

4.3 告警通知體系

當系統檢測到設備狀態異常時,系統將會觸發一系列報警動作:設備及異常狀態保存到數據庫,通過網絡通訊模塊通知已接入的遠程查看系統,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報警的位置及內容,并啟動廣播系統通知技術區所有人員火災發生地理位置及滅火器所在位置。在事發后,用戶可通過查詢設備狀態得到歷史信息。例如在消防監控區域進行煙霧、氣體、溫度、消防視頻的信號采集過程中,當檢測到火警時,通過物聯網網關的無線射頻模塊、告警信息處理模塊,實現設備和系統信息的編碼、協議轉換,以及實現網關告警信息的接收,并將火情發生地、滅火器材放置地點、使用滅火器材的類型、需要聯系哪些人員、疏散通道等等必要的信息以語言、短信等方式發給值班維護人員,將火情進行有效控制。

維護人員通過局域網、手機上網等方式能對全臺相關設備實現遠程控制、狀態查詢,定期定時對相關設備進行巡檢,發現告警信息時能及時定位并排除異態進行處理,將故障最小化和對相關設備進行管理等功能。

5.基于RFID的行政車輛管理系統

行政車輛的有效規范管理一直是一個難題,出車登記、加油管理、車輛駕駛這些在原來的行政管理中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的規范管理,這些工作全靠工作人員的自覺性來完成。非專職司機駕駛臺站公務車輛,無駕駛證的駕駛臺站公務車輛,利用公差出車辦私事,用公家油卡給私家車輛加油,這些情況都屢有發生。

現在利用物聯網技術,在外出車輛配置RFID讀寫設備及GPS定位設備,及時記錄駕駛人員的活動軌跡及工作時間,車輛駕駛人相關信息,車輛出入場所及位置,有效管理,規范管理。合理調配資源,使車輛管理工作開展得更加有序化、正規化、規范化。

6.基于RFID的安全保衛管理

電臺的安全保衛工作對保障廣播電視設施的安全播出,保護所有職工的生命安全以及電臺的財產安全,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任務。為做好安全保衛工作,各單位從硬件設施到預案修訂都做了許多具體實在的工作,提前做好應對暴力恐怖事件突發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時提高自身對恐怖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

為使安全保衛工作更加智能化,有效控制外來非本單位內部工作人員,可以在門房處發放臨時RFID出入證,及時記錄進出時間及所在位置,機房重地禁止入內,電臺場景禁止隨意拍攝并在網上發布,為全臺的安保工作提供便攜。

7.結束語

利用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電臺需求,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本文提出了相關的一些技術應用,以實現電臺智能化監測、定位、監控和管理,系統運行更穩定、更可靠,為我臺“有人留守、無人值班”的值班模式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為電臺內部精細化管理提供信息化創新管理手段。

參考文獻

[1]孔彬.物聯網在廣電行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數字電視,2012,93:45.

猜你喜歡
電臺物聯網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鹿先生的年味電臺
基于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的思考分析
中國或成“物聯網”領軍者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老年聽眾需要電臺長篇連播
做好電臺新聞的采訪之我見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管理的另一半
我軍的第一部電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