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量技術在丁集礦副井井架糾偏監測工程中的應用

2014-10-21 11:03馬飛
建筑遺產 2014年1期
關鍵詞:監測

馬飛

摘要:副井井架基礎注漿過程中,根據既定的測量方案,按時間周期對井架天輪、平臺及井架基礎進行持續跟蹤監測,掌握天輪、平臺偏移量及井架基礎沉降量,為井架順利糾偏提供可靠的數據保證。

關鍵詞:副井井架;糾偏;監測。

1.引言

丁集礦副井采用凍結法利用永久井架進行鑿井,由于井筒直徑大,穿過沖積層特厚,凍結法鑿井時所需凍結壁厚,凍土范圍大,永久井架四個基礎部分直接坐落在凍結壁范圍內,受土層不均質、凍結壁非均質、土體凍脹融沉差異影響,造成井架基礎沉降的不均勻性。特別是兩個主腿承受的荷載大于兩個輔腿,使得1#、4#的沉降大于2#、3#的沉降,造成東西方向井架偏南60mm、南北方向井架偏東63mm,整個井架受力不均勻,對井架的安全使用產生一定影響,因而需要進行地基處理及井架糾偏。

2.監測目的

通過跟蹤監測,為井架基礎注漿加固施工及時反饋信息,提供有效監測數據,以便于優化設計指導施工。動態分析注漿施工對井架基礎變形的影響,為下一步的機械糾偏提供基礎數據。對臨近的副井絞車房進行現場監測,評價其變形受注漿施工的影響程度。對注漿加固施工可能造成的井架基礎、絞車房基礎及井架意外變形進行預警,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提升安全性。

3.監測方案及方法

3.1監測方案

在井筒十字線上布設監測基點O10和107,其中O10為主提升中心線上基點,用以觀測天輪實際中心和39.34m南平臺中心,監測其東西偏移量;107用來觀測39.34m東平臺中心,監測其南北偏移量。見圖1

在四個井架基礎布設垂直位移監測點,每個基礎4個,共計16個,用來監測井架基礎沉降量;其中每個基礎上3個垂直位移監測點兼做水平位移監測點,用來監測基礎水平位移量。所有的基點布設于注漿影響范圍外區域。見圖1

3.2監測方法及精度

本次觀測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和測量方法,使用同一測量儀器、設備和相對固定的測量人員,并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以此來保證測量的偶然誤差[1]降到最低。施工期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監測點和基準點的被破壞,監測期間,應定期檢查工作基點的穩定性。

沉降觀測,即井架基礎及周圍建(構)筑物垂直位移量。使用水準儀按光學測微法[2]進行觀測,各監測點與水準基準點組成附合水準路線[2](見附圖)。測量精度采用二級變形測量[3],觀測點測站高差中誤差≤±0.5mm。

水平位移監測,井架基礎的水平位移量。根據本工作實際情況,測定水平位移時采用導線法進行觀測。測量精度采用二級變形測量,基準點對中誤差不大于0.5㎜,監測點對中誤差不大于1.5㎜。

天輪及平臺觀測,使用全站儀按測回法[4]進行觀測四個天輪中心和39.34m平臺的刻劃中心。測量精度采用一級導線測角精度要求,測角中誤差為±5″。

3.3監測頻率

注漿施工初期,每3天進行一次觀測,然后根據變形量調整監測周期,當變形量小于2倍觀測中誤差時,降低觀測頻率直至變形量大于2倍觀測中誤差,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當變形活躍時,可加大監測頻率,每天一次。

4.監測過程

4.1 監測成果

監測表明,整個注漿加固施工過程,基礎沉降分為三個階段:在施工注漿孔的過程中,地應力釋放,基礎先下沉,1#和2#基礎下沉約10mm,3#和4#基礎下沉約20mm;在注漿加固過程中,地層受注漿壓力影響,基礎開始抬升,1#、2#和3#基礎上升約30mm,4#基礎上升約60mm;注漿結束后,基礎沉降速度迅速減小,但地層及基礎是否停止沉降還有待于長期監測。

經現場勘測,原四個基礎因凍融引起了不均勻沉降造成井架偏斜,而每個基礎本身也發生不均勻沉降而產生向井筒方向傾斜,造成混凝土基礎面與井架鋼基座面不重合,1#基礎產生1°,2#基礎產生40′的夾角,造成受力不均勻。在注漿加固過程中,單個基礎也產生少量的不均勻沉降,3#基礎顯現最為明顯(見基礎沉降曲線圖)。

對天輪及平臺的偏斜監測表明,先施工北邊1#、2#基礎,在1#、2#基礎注漿的同時,3#、4#在打孔,此時1#、2#抬升,3#、4#下沉,造成天輪平臺向南位移最大達38mm,向東位移24mm,后期隨著1#、2#注漿結束,3#、4#開始注漿抬升,井架平臺回移,向北位移43mm,向西位移29mm。注漿加固工程前后對比,39.34m平臺向北位移5mm,向西位移5mm,相對井筒十字線,39.34m平臺東偏48.6mm,南偏39.5mm。

4.2 機械頂升糾偏后監測結果

2012年6月18日,對副井井架進行了機械頂升糾偏,糾偏主要以機電部門實測鋼絲繩與罐道之間相對關系為標準,地測科全程監測井架39.34m平臺與井筒十字線相對關系,糾偏結束后,對天輪及平臺分別進行實測,基礎灌漿結束,拆除液壓千斤頂后,又進行了復測,前后無明顯變化。

最終地測科實測天輪及平臺相對井筒十字線關系為:天輪1偏東24.5mm,天輪2偏東1.5mm,天輪3偏西18.1mm,天輪4偏西16.7mm,39.34m平臺偏東3.2mm,偏南64.8mm。絞車隊實測提升鋼絲繩與實際罐道中心線關系為:副井雙罐主鉤(+40.2平臺天輪)提升鋼絲繩偏罐道中心線東9.5mm,偏罐道中心線北5mm,副井單罐大罐(+33.6平臺天輪)提升鋼絲繩偏罐道中心線西17.5mm,偏罐道中心線北5mm。

5.結束語

通過在注漿施工過程中對井架基礎及天輪平臺的持續跟蹤監測,準確掌握其位移的動態變化量,為井架的最后機械糾偏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此次監測過程的實施,證明了監測方案及監測方法的可行性,為以后此類工程的監測實施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測量平差教研室。測量平差基礎,測繪出版社出版,1996.5,北京。

[2] 高井祥,肖本林,楊世清等。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4,徐州。

[3] 張國良,朱家鈺,顧和和。礦山測量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7,徐州。

[4] 王丹,陸學智,王雙龍。建筑變形測量規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3,北京。

猜你喜歡
監測
氣囊測壓表在腹內壓監測中的應用
藥師干預作用在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上報中的作用
含軟土高等級公路攪拌樁施工路基沉降監測研究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監測研究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
地下水動態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試論動物疫病監測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高層建筑沉降監測數據處理中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
鷹潭市生態功能監測發展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