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育秧技術推廣遇到的問題及措施

2014-10-23 07:47李月美
農機使用與維修 2014年10期
關鍵詞:軟盤盤根秧齡

李月美

機械化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營養土為載體的標準化毯狀秧苗。機插秧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育秧,沒有標準化的秧苗,很難實現機插秧的成功,在育秧過程中,常常遇到以下問題。

1.床土問題

如果取土便利,建議按要求選取比較肥沃的菜園土做營養土為宜,這樣有利于苗期管理、有利于機插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秧苗在大田盡快恢復。

使用床土需要特別注意幾點:多年使用草木灰的菜園土不能用;當年噴灑過除草劑的土質不能用;沙質的土壤不能做床土,不利于盤根;沒有提前培肥的土壤不可臨時培肥,容易燒苗。使用的床土一定曬干(含水分4%)、打碎、過篩。

2.秧田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是秧板寬度太窄,秧板的兩頭易出現坍塌,使軟盤兩頭出現懸空現象;二是板面不加平整,直接把軟盤放秧板上,出現高低苗;三是秧溝不通暢,如遇大雨,排水不暢,水漫秧床淹沒秧心,易發生爛秧及病蟲害。指導農民播種前10天對秧田耖田耙地,開溝做秧板,秧板面寬為1.5 m左右,秧溝寬為0.25 m,板深0.15 m,播種前兩天鏟高補低,填平裂縫,充分拍實秧板不平的地方,使秧板達到實、平、光、直。

3.床土厚度不合要求

控制好床土是育秧中的關鍵環節,平常不易引起重視。機插要求土層厚度2~2.5 cm,厚薄均勻,土面平整。底土太薄影響盤根,盤根不好的秧苗既不能機插也不利于手插,造成損失耽誤農時;底土太厚影響機插。最簡單可行就是,當用營養土做床土時,先鋪一標準盤,厚度2 cm,而后將標準盤的土倒入事先準備好的固定容器確定盛土位置,再按該容器盛土標記裝土依次倒入事先鋪好的軟盤中,用木尺刮平。當用淤泥做床土時,淤泥厚度與軟盤高度一致均可。

4.床土底水問題

易出現的問題是播種后在牙谷或蓋子土上灑水,致使出苗不整齊、床土板結和秧苗出土帶帽現象。正確的辦法:一是播種前一天灌平溝水,待床土充分吸濕后迅速排水或在播種前直接用噴壺灑水;二是撒播結束后,放溝水濕潤秧板后再排放,彌補秧板水分不足,使土壤飽和含水率達85%~90%。

5.播種量少,播種不均勻

每盤用種量少,撒種不均,造成漏插或分株不均勻,甚至盤根困難。機插常規稻要求每盤播芽谷150 g(干谷種120 g)、雜交稻每盤牙谷120 g(干谷種90 g),保證2~3粒/cm2。撒種時做到3~5次細播,力求到邊到角,減少漏插率。

6.秧田期常見青(黃)枯死苗現象

由于水稻機插育秧較常規手栽育秧密度高,苗質素質較弱,特別是2~3葉期,秧苗正處于離乳期前后,遇低溫冷害后,易造成青(黃)枯死苗。主要預防措施:遇低溫寒潮時,要灌水保溫。冷后暴晴要及時灌深水護苗,緩和溫差,后逐漸排水。切忌在天晴時立即排干水。

7.小面積無秧苗問題

在秧苗成長過程中,常常遇到鼠吃、鳥啄、燒苗、死苗等一片一片無苗問題。在秧齡很小,根系盤結不是很牢的情況下,可以把同樣秧齡的秧苗切成形狀大小一樣的秧塊補進去,使其在慢慢成長過程中連成一體。

8.苗期不能施肥

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苗期施肥,常常是“十施九害”。避免肥害的方法:一是在床土不肥沃的情況下,采取秧田施肥:每畝秧田施70 kg復合肥,旋耕后與土充分混合做秧床,秧板上的肥力通過軟盤滲透到床土里,使秧苗茁壯成長。二是后期發現秧苗葉色褪淡發黃,用尿素和水1∶100的比例,于傍晚均勻撒施或澆施,施后并灑一次清水以防肥液燒苗

9.秧齡超長問題

機插秧齡要求20天左右,由于天氣或機械等原因,不能在計劃時間內移栽的,為了不影響機插,可以手工把秧苗頭揪去一部分。

10.起運秧苗問題

機插季節,經常遇到農戶開著動力車,車上疊放滿滿一車卷好的秧苗,造成大量的秧塊變形和秧苗折斷。正確的方法是,軟盤秧先起盤后卷秧,疊放于運秧車,堆放層數一般2~3層為宜。

經過幾年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水稻插秧機技術已十分成熟,它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及降低農民勞動強度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只要我們農業工作者堅定不移地把這項技術傳播下去,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一定會實現。endprint

猜你喜歡
軟盤盤根秧齡
保存圖標也出手辦了?
稀落谷長秧齡對機插水稻秧苗素質、栽插質量及產量的影響
水泵盤根加工裝置的制作和應用
旱育秧秧齡與產量關系試驗
秧齡對機插早稻秧苗素質、分蘗能力及產量影響
井口密封器盤根專用扳手的研制應用
高壓閥門密封盤根的選用與更換
水稻淤泥軟盤育秧技術要領
機插秧移栽秧齡對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
READING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