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B超診斷分析

2014-10-24 12:06袁煥勤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28期
關鍵詞:刮宮正確率宮腔鏡

袁煥勤

8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B超診斷分析

袁煥勤

目的 觀察B超檢查對子宮內膜息肉(EP)診斷正確率、假陰性率等, 探討其診斷價值。方法 8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經病理檢查確診, 于月經前后行B超檢查, 觀察B超表現, 并結合病理檢查結果分析其敏感度、特異度等, 并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 患者月經前后子宮內膜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厚, 1.2~2.4 cm不等, 可探及呈舌狀、乳頭狀等實質不均勻的回聲光團, 單個、多發均有;經分析, 73例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 診斷正確率為91.25%, 假陰性率8.75%。經分析, 76例(95.00%)患者針對檢查的簡便性、費用低廉、診斷準確性等較為滿意。結論 B超檢查對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正確率較高, 且無創、安全, 患者易于接受, 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B超檢查;子宮內膜息肉;正確率;假陰性率

據相關調查[1]表明, 目前, 子宮內膜息肉(EP)患者臨床并不少見, 且發病率逐年升高。EP患者子宮因雌激素的長期刺激導致內膜腺體、纖維間質呈增生隆起, 形成帶蒂瘤樣病變, 臨床表現主要為子宮異常出血, 且常伴有腹痛、不孕等,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 并給患者、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及心理壓力。正因如此, 臨床極為重視EP的診斷、治療, 目前, 隨著技術、儀器、理念的逐步發展, 臨床已有多種診斷方式, 如B超、宮腔鏡檢查、診斷性刮宮等。相關研究[2]表明, B超診斷EP具有多方面優勢, 診斷正確率高, 且無創、損傷小。本研究旨在探討B超診斷價值,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科室收治均經病理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且符合倫理委員會基本要求?;颊吣挲g20~65歲, 平均年齡(43.9±11.2)歲, 入院前病程1~37個月, 平均病程(17.9±9.7)個月, 其中絕經患者27例, 不孕9例;80例患者均經病理診斷為EP, 且未合并子宮內膜癌等相關婦科疾病, 均未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嚴重顱內損傷及腹部損傷、精神類疾病。

1.2 方法 80例患者檢查前均排空膀胱, 本研究使用B超儀(日本Aloka SSD-1100扇掃超聲儀)行腹部B超檢查及陰道B超檢查, 設置探頭頻率3.5 MHz。檢查完畢針對術中是否引起疼痛以及操作時間、簡便性等多方面進行滿意度評價。

1.3 療效評定標準 B超下患者子宮內膜息肉突起, 多數呈強回聲, 也可呈中、低、不均勻回聲或者蜂窩狀回聲[3]。

2 結果

2.1 80例患者B超表現 經檢查患者月經前后子宮內膜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厚, 1.2~2.4 cm不等, 可探及呈舌狀、乳頭狀等實質不均勻的回聲光團, 單個、多發均有。

2.2 診斷結果 8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經B超檢查, 73例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 診斷正確率為91.25%, 假陰性率8.75%。

2.3 滿意度調查 80例患者均經病理學檢查, 進行滿意度調查后發現76例(95.00%)對檢查簡便性、無痛操作等較為滿意。

3 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臨床常見, 為臨床常見病、高發病種,子宮內膜基底層、間質增生[1]。相關研究[4]表明, EP發生機制可能與機體炎癥性疾病、分泌代謝紊亂等相關。部分研究從基因學方面進行, 分析絕經后婦女發生EP可能與某些基因的表達過度具有相關性, 但仍未明確。EP患者主要表現為子宮異常出血、腹痛, 部分患者不孕, 調查顯示, 部分患者并無陽性體征出現。陽性體征的缺乏常導致患者重視不足, 耽誤診斷、治療。長期、慢性失血常引起患者貧血,出現貧血貌, 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 長期的求醫問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 并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 不孕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目前, 臨床極為重視EP的診斷、治療, 并對其發病機制進行細致研究。以往,部分學者認為子宮內膜產生息肉多由于慢性炎癥或者機械性因素所導致。但隨著國內外對EP研究的深入, 結果發現雌激素在息肉的發生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內膜雌激素受體并不唯一, 局部內膜雌激素的過度分泌導致息肉的發生、發展。

正確的診斷對EP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 隨著理念、技術、儀器的逐步發展, 臨床已有多種診斷模式可供應用, B超、宮腔鏡、診斷性刮宮等臨床均有所應用。宮腔鏡、診斷性刮宮為有創操作, 術中疼痛刺激、情緒波動等變化均對患者有所影響, 尤其對于機體衰弱、年齡偏大、合并危重疾病患者, 操作風險尤為加大。有創操作引起的疼痛、患者對診斷的不了解而導致的情緒緊張、恐慌常造成嚴重的心血管反應, 如心率增快, 增加心臟做功, 增加心臟負擔,血壓升高,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風險, 不利于維護患者生命體征平穩。B超檢查具有無創、無痛的優點, 可有效避免疼痛引起的一系列風險, 且操作簡便、檢查時間短, 對患者心理改變影響較小, 有利于老年患者維持安全, 另外, B超檢查對子宮內膜無損傷, 不同于刮宮等檢查方式, 有效避免了因刮宮等有創性操作造成子宮出血。B超檢查還具有費用便宜的優勢, 相對于宮腔鏡, 其費用更為實惠, 對緩解患者的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 利于患者的后續治療[4]。本研究中采取B超檢查, 結果發現, 子宮內膜息肉多呈現舌狀、乳頭狀、桑葚狀實質不一的光點、光團, 且與內膜分界清晰, 部分患者可見蒂與宮腔壁相連。經分析, B超檢查8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 73例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正確率為91.25%, 假陰性率8.75%, 可見B超診斷正確率較高, 對疾病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 于小紅.子宮內膜息肉的宮腔鏡和B超診斷結果比較.中國鄉村醫藥, 2013, 20(13):56-57.

[2] Martínez-Rubio MP, Alcázar JL.Ultrasonographic and pathological

463200 河南省確山縣人民醫院影像科

猜你喜歡
刮宮正確率宮腔鏡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標本正確率的影響
觀察宮腔鏡在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中的應用
門診分診服務態度與正確率對護患關系的影響
宮腔鏡下清宮術與常規清宮術治療人工流產不全的臨床效果
子宮動脈化療栓塞聯合宮腔鏡下刮宮術治療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敗宮腔鏡檢查的意義
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刮宮治療子宮瘢痕妊娠的護理干預探討
生意
生意
宮腔鏡電切術治療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