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危害及土壤修復方式

2014-11-06 10:37徐長營葛善欣徐哲明金玄吉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4年10期
關鍵詞:土壤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

徐長營 葛善欣 徐哲明 金玄吉

摘要:吉林省土壤重金屬的污染情況正在不斷惡化。本文介紹了吉林省重金屬主要污染物鉛(Pb)、汞(Hg)、鎘(Cd)、鉻(Cr)和砷(As)的來源、存在形式、危害方式及治理方式。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夠引起業內外人士對吉林省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治理吉林省土壤重金屬污染。

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

中圖分類號: Q938.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74

土壤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自然條件之一。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的不斷增多、現代農業的不斷進步,土壤污染已經成為除了土壤流失以外,最大的土壤問題。土壤污染情況已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農產品生態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人們現在倡導綠色農業、低碳出行,但還遠遠認識不到一個小小的電子元件對土壤的污染程度,因此重金屬污染已經成繼農藥和有機污染物等多種類型污染之后最主要的,也是最難修復的土壤污染方式。

1 吉林省主要重金屬污染物及其危害

吉林省土壤的主要金屬污染物為鉛(Pb)、汞(Hg)、鎘(Cd)、鉻(Cr)和類金屬砷(As)。

鉛(Pb):鉛是重金屬污染土壤中分布較廣、具強蓄積性的環境污染物。土壤中的鉛主要來源于頻繁的人類活動。雖然世界各國和地區都開始認識到鉛已成為土壤污染的主要成份之一,并開始有組織的治理。但隨著采礦業、冶金業、IT業、農業、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各種污水的排放,鉛污染的情況并沒有得到好轉,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在進入土壤后,鉛大部分只停留在土壤表層,與土壤中的有機物結合,極難溶解。過量的鉛會導致植物的葉綠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造成植物生長發育停滯。大田表現為植株矮小,葉片偏黃,產量明顯降低。鉛的富集性很強,當人食用帶有過量鉛的食物后,體內的鉛會不斷富集,然后與人體內的多種酶結合,從而破壞正常的人體機能。

汞(Hg):汞,又名水銀,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極其豐富,大氣、水體和土壤中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汞并可相互傳播。人類排放汞的形式主要是燃燒,包括生活垃圾、醫療垃圾、石化燃料等,其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含汞化合物,已占人類汞排放的80%。絕大部分的汞在進入土壤后都會很快的被固定,積累在表層土壤和耕層中,不再向下遷移。

對動植物及人體構成直接威脅的通常是甲基汞(MeHg),其不僅可以造成作物產量降低甚至死亡、造成皮膚灼痛、肌肉運動失調、神經損傷,還可以造成胎兒出現嚴重的缺陷,如失明、大腦性麻痹、智力遲鈍等癥狀。歷史上汞中毒的事件已經屢見不鮮,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鎘(Cd):鎘在土壤中存在形式多樣,如水溶態、還原態、殘渣態、交換態等,能夠顯著影響植物對鎘吸收的為可交換態和碳酸鹽結合態兩種。土壤中的鎘基本上都來自于工業的廢水、廢氣,含有鎘的水一旦用來灌溉農田,便開始在土壤中富集,被作物吸收進而危害人體。鎘主要通過呼吸道吸收,主要積累在腎臟和肝臟內,對腎的危害尤為明顯,還可導致骨質疏松和軟化變形。

鉻(Cr):鉻與其他土壤污染元素不同,它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譽為是糖尿病的“克星”,而且近視的形成也和鉻缺乏有極大的關系。但是鉻過量同樣會對人體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土壤中的鉻主要來自于工業廢水。對人體有直接危害的為六價鉻化合物,有報道說可誘發肺癌和鼻咽癌。其次是三價鉻,對人體有至畸作用。實際上在自然環境中三價鉻和六價鉻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砷(As):砷元素的毒性極低,但含砷的化合物均有毒性,土壤中的砷除了來自工業生產的廢渣外,含砷農藥的使用也是主要的來源。砷在自然條件下可以被作物吸收,而進入人體。日本歷史上曾發生過砷中毒的惡性事件,當時有12100多人中毒,130人因腦麻痹而死亡。

2 吉林省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首先要做到減少甚至停止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要盡量注意垃圾特別是富含重金屬污染物的垃圾處理。有關部門也應該盡職盡責,加大監督力度,盡可能地減少重金屬污染物進入土壤的方式和數量,爭取從根本上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對于已經污染的土壤,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土壤修復。目前世界上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工程技術措施

治理重金屬污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原有的土壤換成新的無污染的土壤,或者把有污染的表層土壤深翻到下層,減少與作物根系的接觸。也可將無污染的土壤混入受污染土壤以達到稀釋污染物的效果。該方法具有穩定、徹底的特點,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破壞土壤結構,而且還要對置換出的土壤進行處理,治標不治本,僅適合于小塊污染田使用。

2.2 物理技術措施

可采用加熱、電動修復技術,這種措施主要是使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發生移動,離開或者轉移到其他土壤中。與工程技術措施相比,物理技術措施無需大量人力、不會改變土壤結構,但其熱、電等能源的供給是制約該項技術的關鍵,如果能夠開發太陽能加熱和風能發電技術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化學技術措施

向土壤中加入特定的化學試劑或藥品,通過土壤淋洗、土壤固化以及離子拮抗作用等方式,改善土壤環境。但化學方法的局限性大,且目前還很少有人將各種修復技術相互結合,形成一個綜合的體系,不能相互彌補,極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和資源浪費。

2.4 生物技術措施

2.4.1采用超積累植物進行土壤修復 所謂超積累植物簡單講就是對某一種或多種重金屬具有強吸收富集能力的植物。目前已經有大量研究證實了超級累植物的存在,如遏藍菜是常見的超積累鎘植物、蜈蚣草是常見的超積累砷植物、苧麻是常見的超積累汞植物。

2.4.2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 一些微生物對重金屬具有吸收、沉淀、還原—氧化等作用,能夠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毒狀態重金屬的含量?,F在已經有相當多的人開始重視微生物修復,并且不斷發現微生物對土壤的修復機理。與其他修復方式比微生物修復具有費用低、效果好和操作簡單等優點,尤其是對環境的影響極小。

吉林省已經將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納入了“十二五”的規劃,說明已經對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引起了高度的重視。結合我國整體的重金屬土壤污染修復來看,還遠遠達不到世界先進水平,絕大多是還是靠工程技術措施來體現。但隨著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大和西方成熟技術的不斷引用,土壤修復將慢慢形成產業化、規?;?,并進一步細分化和有序化。

參考文獻

[1] 吳軍年,劉鑫.鉻污染土壤修復方法比選[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4):21198-21200,21264.

[2] 任瓊美.鎘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探析[J].綠色科技,2013,(4):162,163.

[3] 趙金艷,李瑩,李珊珊,張爽.我國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產業現狀[J].中國環保產業,2013,(3):53-57.

[4] 高文謙,陳玉福.鉛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J].有色金屬,2011,63(1):131-134.

[5] 李東旭,文雅.超積累植物在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1):177-180.

[6] 黃益宗,郝曉偉,雷鳴,鐵柏清.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其修復實踐[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3,32(3):409-417 .

[7] 林帥.重金屬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初探[J].科技信息,2012,128,124.

[8] 安霞.微生物在生物防治和土壤修復中的研究進展[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1,26(5):136-138.

[9] 韓張雄,王龍山,郭巨權等.土壤修復過程中重金屬形態的研究綜述[J].巖石礦物學雜志,2012,31(2):271-278.

作者簡介:徐長營,碩士,長春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水稻栽培育種研究;葛善欣,碩士,長春市農業科學院園藝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蔬菜栽培育種研究;徐哲明,長春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水稻育種研究;金玄吉,博士,長春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水稻育種研究。

猜你喜歡
土壤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
靈感的土壤
識破那些優美“擺拍”——鏟除“四風”的土壤
靈感的土壤
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耕地修復的挑戰與市場化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