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列強借甲午大發戰爭財

2014-11-07 16:53陶短房
閱讀 2014年11期
關鍵詞:沙俄甲午戰爭戰爭

陶短房

雖然甲午戰爭的參戰方是中國清朝和日本,但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西方列強從來沒有袖手旁觀。無論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還是試圖挑戰前者地位的法國、沙俄,或是在亞洲根基未穩的德國、美國,都將中日間的這場戰爭當成謀取本國利益的最好機會。

英國態度搖擺影響戰局

英國不僅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也是首屈一指的軍火販子。甲午戰爭期間,日本聯合艦隊除“松島”號、“嚴島”號、“橋立”號三艦外,其余戰艦要么是英國造船廠建造售給日本,要么是日本引進英國技術和現成裝備自行建造;而北洋水師參戰艦船中,除了定遠艦、鎮遠艦、濟遠艦、平遠艦外,也都是從英國引進??梢哉f從甲午戰爭伊始,英國就脫不開干系。

英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變化,更直接影響戰局走向。甲午戰爭的導火索是朝鮮東學黨事件。最初英國擺出“居間調?!薄皟蛇吀缮妗钡淖藨B。英國和沙俄曾聯合提出,由他們出面協調中日同時從朝鮮撤軍,讓朝鮮自行解決內政問題,這也讓李鴻章和清廷在戰爭開始前和開始之初,將希望寄托在“國際調?!?,尤其英國調停上。

英國的確也有理由介入。作為既得利益方,它希望維持現有的遠東地緣政治格局,讓中國和日本保持均勢。此時中英兩國關系密切,英國人赫德長期把持中國海關,使英國不僅得以從中國汲取源源不斷的利益,而且還能深入影響中國政局;而日本則逐步取代中國,成為英國軍火在遠東的最大買家,這也讓英國在中日間難以取舍。然而沙俄很快改變主意,宣布退出對朝鮮事務的介入,讓英國感到措手不及,并旋即也停止調停工作。

1894年7月爆發豐島海戰時,清軍租用英國怡和洋行“高升”號、“飛鯨”號、“愛仁”號三艘商船運兵。李鴻章當初租用英船的意圖,是希望借助英國商船的特殊身份確保運兵安全,即便被襲擊,也可借機拉英國“主持公道”。這次海戰的結局是滿載清軍官兵的“高升”號商船被擊沉。此事發生初期,英國輿論的確對日本十分不利,但日本隨即不惜投入巨資進行公關,并委托當地國際法專家,以“中國軍艦首先開炮”“攻擊‘高升號時戰爭實際業已爆發”為由,將“‘高升號事件”責任推給中方,此后英國輿論隨即逆轉。

大東溝海戰爆發后,北洋水師損失5艘戰艦,從此一蹶不振,日本則奪取甲午戰爭制海權。深諳海洋戰略奧妙的英國迅速意識到清朝敗局已定,開始不動聲色地傾向于日本。當年11月,英國法院裁定“高升”號事件責任全在中方,中方需向怡和洋行和英國政府賠償一切損失,李鴻章拉英國介入或調停的努力徹底失敗。

10月25日,日本占領旅順并進行大屠殺,一度令英國輿論再度對日本產生反感。此時日軍再施公關故伎,將屠殺歪曲為“基于清軍抵抗的激憤之舉”,并將清軍塑造為“野蠻人”,將日本塑造為“西方的好學生”“最文明的亞洲人”。而適逢此時,清朝下令在天津登上英國船只搜捕日本國民,最終再度令英國輿論轉向。

與清朝笨拙的外交應對相比,日本在戰爭期間非常重視英國的態度。英國最擔心的是自己在中國苦心經營的江南、華南被戰火波及。日本發現這一點后旋即明確表示,不會將戰火擴大至上述地區。英國至此表現出更為消極的態度,任由日本對中國大打出手。

1895年2月,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一度表示將與沙俄等國組織調停。但由于擔心清朝在絕望中會與沙俄結盟,英國最終選擇緘默,這成為迫使中國接受《馬關條約》的重要因素?!恶R關條約》談判期間和其后,英國并未參與“三國干涉還遼”等國際行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根據片面最惠國條款,《馬關條約》中日本獲得的新開放口岸,英國都可以分享。戰后英國還選擇和日本結盟,共同對抗沙俄,英日同盟一直延續到1921年華盛頓條約簽署后才結束。

法俄假借調停獲取利益

法國和沙俄是當時英國在遠東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甲午戰爭爆發后,法國和沙俄拒絕仿效英國,既未發布中立聲明,此后又拒絕金伯利的列強介入調停建議。法國當時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趁火打劫,利用清日交戰、未遑它顧之際,在越南等地獲得更多便宜。為此法國特意在開戰前夕更換駐華公使,并給新公使施阿蘭“要求中法重新勘界”的使命,但并未得逞。

出于和英國的競爭關系,法國對英國調停失敗幸災樂禍,因此多次拒絕和英國“搭伙”——只要英國參與,它就不參與。但隨著戰事蔓延,法國意識到介入調停將提升自己在遠東的行動力和號召力,因此在1894年11月對清政府表示,愿意介入調停。1895年1月,隨著戰事蔓延至中國本土,法國擔心英日坐大,加大了干預力度,并和沙俄協調行動,試圖阻止日本獲得更多利益。

出于對臺澎的覬覦,法國一度試圖阻撓日本割取,隨即又和俄德聯手,發起“三國干涉還遼”,阻止日本割取遼東半島。借此機會,法國還迫使清朝簽署《續議界務專條附章》和《續議商務專條附章》,從中國割取中越邊境多地,增開思茅、河口商埠,允許法國在中國西南各省享有開礦優先權,從而不戰獲取了豐厚利益。

沙俄在甲午戰爭中是個雖未參與、卻十分重要的角色:因為沙俄因素,英國在介入調停時始則瞻前顧后,繼而偏袒日本;也因為沙俄因素,日本在將戰火燃向中國時總是力求穩扎穩打,避免刺激這只“北極熊”。在戰爭前期,沙俄力圖將戰火控制在朝鮮半島范圍內,宣布只要不蔓延則不加干預;而在戰火蔓延后,沙俄則和法國協調立場,力圖一方面限制日本獲得更大戰果,另一方面為自己謀取在中國東北的利益。為此沙俄暗中慫恿日本覬覦臺灣,目的是借此將日本注意力南引,便于自己染指中國東北和朝鮮。

在“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中,沙俄同樣獲得極大利益。它逼迫清朝簽訂《中俄密約》,在中國獲得修筑鐵路等特權,此后更占領旅順、大連,在東北建立霸權。這些做法直接導致俄日矛盾激化,埋下此后日俄戰爭的導火索。

美德縱容日本戰爭行為

德國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微妙:最初堅決拒絕調停,希望中日大打出手,借機謀取軍火貿易的巨利;繼而發現日本勝局已定,唯恐英國獲得好處,就積極參與“三國干涉還遼”,并扮演三國中對日最強硬的一方;當它發現俄法在“還遼”后都能得到大宗好處,而自己一無所獲時,就轉而偏向日本,試圖對“還遼”從中作梗。由于德國缺乏在遠東的堅強實力,雖然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最終卻所獲無幾。不過德國人后來還是乘人之危,從中國手中強租膠州灣、威海衛和劉公島,而那里正是戰前北洋水師的大本營。

美國自始至終都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拒絕參與一切列強調停,但事實上卻縱容了日本的戰爭行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沒能趕上殖民“末班車”的美國,一直推行“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原則,試圖在沒有殖民地的情況下,更多獲得商業利益。在美國看來,通過戰爭迫使在對外開放方面態度相對消極的清朝進一步開放門戶,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摘自《環球時報》)

猜你喜歡
沙俄甲午戰爭戰爭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沙俄勢力研究
淺談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象牙戰爭
美國在甲午戰爭中偏袒日本的經濟原因
戰爭催生的武器
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對三姓地區赫哲族的安邊政策
中俄伊犁交涉清廷成功原因探析
戰爭
沙俄第一屆國家杜馬解散原因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