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視域中的明星真人秀

2014-11-21 14:47
電影評介 2014年22期
關鍵詞:真人秀衛視明星

王 艷

2014年中國電視屏幕上明星真人秀節目可謂是蔚為大觀,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星星的密室》、湖南衛視的《花兒與少年》、江蘇衛視的《明星到我家》、東方衛視的《兩天一夜》、深圳衛視《極速前進》等,各大衛視主打明星牌,一時間明星真人秀充斥熒屏。本文試圖從接受的角度對明星真人秀進行解析。

一、明星真人秀

真人秀節目在我國出現始于廣東電視臺2000年推出的《生存大考驗》,自此之后,真人秀節目在我國獲得了迅猛發展。2004年湖南衛視推出的《超級女聲》將中國的平民選秀推向了高潮。2006年隨著《舞林大會》的出現,明星真人秀開始橫空出世,但是明星真人秀真正成為電視寵兒則是源自2013年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播出。在2013、2014的屏幕上,明星成為綜藝節目的新寵。電視真人秀作為一種電視節目,是對自愿參與者在規定情境中,為了預先給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規則所進行的競爭行為的真實記錄和藝術加工。[1]這里突出了真人秀節目要求的是對自愿參與者在特定規則的約束中競爭行為的真實呈現。明星真人秀節目凸顯的則是參與節目的是明星而非素人,明星成為真人秀的主角,在相對確定的情境中進行著開放性的情節發展,這些確定的情景對于明星來說往往是陌生的。

二、接受視域中的明星真人秀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大眾傳播研究人員就注意到受眾在對媒介信息進行接受時并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有著積極主動的因素在其中。進而人們開始注意受眾對媒介產生的影響。1959年卡茲提出了“需求與滿足”理論,正式提出了媒介受眾在媒介消費中的地位。自此之后,理論界從注重媒介對受眾的影響研究向受眾對媒介的影響研究轉變。受眾在接受媒介時有著自身的主動性,他們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對媒介進行選擇,同時受眾也在對媒介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因此,在當下,節目的制作傳播離不開對受眾注意力的關注,沒有受眾關注的節目也就意味著節目沒有市場,沒有經過受眾消費,因此也不能實現節目的價值。明星真人秀能夠如此熱播熒屏,這與其節目本身注重受眾本身的存在,滿足受眾需求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明星效應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顧名思義,明星真人秀就是由明星參與的真人秀節目。明星真人秀本質上就是對明星的消費。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其自身就是媒介和大眾追逐的焦點。他們在社會上往往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擁有自己的粉絲群,甚至擁有自己的品牌。比如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由七位明星李晨、王寶強、王祖藍、鄧超、鄭凱、陳赫、AngelaBaby主持,明星陣容強大,他們在各自所擅長的領域都有著一定的建樹,比如鄧超,中國一線演員,主演過多部熱播電影電視劇,獲得多項榮譽,在中國乃至亞洲都擁有著重要地位。再比如AngelaBaby,是著名的影星、模特。明星真人秀以明星作為主角,自然能夠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

(二)在受眾審美對平民真人秀疲勞時期出現,滿足了受眾的求新心理

中國的真人秀節目大體分為生存體驗類,平民選秀類和明星真人秀類。生存體驗真人秀在我國發展一直不溫不火,而平民真人秀受2004年《超級女聲》的影響火爆發展,電視屏幕塑造了一批平民明星,然而受眾總是有著求新的心理,當電視屏幕上從中央臺到地方臺都充斥著平民真人秀節目時,受眾就產生了審美疲勞,恰在此時,明星真人秀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以明星為賣點,突出游戲的競爭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受眾的審美疲勞,滿足了受眾的求新心理

(三)將明星放置在其陌生的領域,滿足了受眾的好奇心理

馬斯洛認為,人和動物具有積極探索環境的需要,他們對四周的環境充滿好奇心,對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測的事物心馳神往。[2]明星真人秀以明星為主角,在這類節目中,明星置身于他們所不擅長的領域,除去了身上的星光環,明星這一領域能夠有怎樣的表現,這是受眾想要知道的。比如江蘇衛視的《明星到我家》,張柏芝來到農家,要處理農家主婦要做的一系列事件。在這樣一個大家都比較熟知的領域,張柏芝會是一種什么樣的表現,這極大地吸引了受眾。

(四)明星受挫后的堅持滿足了受眾的情感需求

在當下消費主義時代,受眾對于電視商品的消費還會追求情感上的滿足,希望得到情感上的刺激和愉悅的審美體驗。明星真人秀以明星為主角,他們靚麗的外形本身就給受眾帶來美感享受,而明星在其不熟悉的領域進行的活動,他們經歷了挫折,但仍將繼續奮進,這給受眾帶來的情感上的刺激和追求。明星所不熟悉的領域恰恰可能是受眾所熟悉的領域,明星在受眾所熟悉的領域呈現的不足的一面能夠讓受眾的反差心理得到滿足。

(五)節目設置懸念叢生,在滿足受眾期待視野的基礎上又不斷修正著受眾期待,吸引受眾觀看

20世紀60年代接受美學開始研究受眾對文本產生的影響。接受美學的創始人之一姚思提出了期待視野這一術語。他認為,一部文學作品,即便它以嶄新面目出現,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絕對新的姿態展示自身。但它卻可以通過預告、公開的或隱蔽的信號、熟悉的特點、或隱蔽的暗示,預先為讀者提示一種特殊的接受。它喚醒以往閱讀的記憶,將讀者帶入一種特定的情感態度中,隨之開始喚起“中間與終結”的期待。[3]

從受眾對媒介的接受來看,受眾在觀看電視節目之前和之中會受到自身性別、年齡、學歷、閱歷等方面的影響,而對節目有所期待,有著自己的某種預期。因此,我們的電視節目,一方面要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滿足受眾的心理預期,這樣受眾才會能夠對節目有所理解;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節目只是一味地滿足受眾期待,不能打破期待,則無法引起受眾繼續觀看的興趣,所以,對于當下的電視節目來說,就需要注意這兩面面的結合。

明星真人秀往往設置了固定性的情境,但是在這固定性的情境中,卻包含著非固定性的情節安排,這樣一來,一方面符合受眾的某種預期,但另一方面它的非固定性的發展卻往往出人意料,不斷打破受眾期待,進而修正受眾期待。這可以說是明星真人秀的一個重要優勢。明星真人秀節目往往在節目中設置重重懸念,比如,浙江衛視《星星的密室》節目,作為一檔益智類明星真人秀節目,它打破了常規的敘述模式,對其進行影視化的處理。節目每期設置一位關主和六位明星,節目進程中有許多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從而極大地吸引了受眾的注意。

結語

從接受視域的角度看,明星真人秀的熱播有其必然性,但是這種熱播也引起我們的反思。

首先,電視屏幕上的明星真人秀往往都是從國外購買的版權,比如《奔跑吧兄弟》引自韓國的Running man,《兩天一夜》引自韓國綜藝節目《兩天一夜》,《極速前進》引自美國The Amazing Race,《星星的密室》也借鑒了日本、美國同主題綜藝節目。熱播的明星真人秀大多是從國外購買的版權,中國自身的原創力不足,長此發展下去將不利于增強中國節目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其次,明星真人秀主打對明星的消費,而為了能夠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許多節目頻頻出現虐星現象,不少明星疾呼吃不消,這樣單純地對明星的消費而忽視對節目本身的深層次內涵的追求,造成娛樂淺表化的現象,這樣的明星消費還能走多遠?

[1]尹鴻,冉儒學,陸虹.娛樂旋風——認識電視真人秀[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6.

[2]李楠楠.明星真人秀節目的受眾心理分析[J].東南傳播,2007(8).

[3]姚斯.走向接受美學[C]//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周寧,金元浦,譯.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29.

猜你喜歡
真人秀衛視明星
火衛一上的真人秀
部分衛視下半年待播劇
一場史無前例的樂隊真人秀
明星們愛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們的
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
天津衛視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