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檔案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價值實現

2014-11-24 17:45翟英華
黑龍江史志 2014年3期
關鍵詞:檔案文化檔案價值

翟英華

[摘 要]檔案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檔案文化由表及里的影響對推動社會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本文介紹了檔案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指出了經過整理編纂的檔案廣泛流傳之后成為了對文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和檔案文化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化的文化不斷融合,逐漸趨同,最終形成檔案文化共同體。簡要介紹了我國檔案文化價值沒能得到良好發揮的原因,指出了檔案文化價值實現的方式。

[關鍵詞]檔案;檔案文化;價值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經過長期創造所形成的產物。檔案作為記錄歷史事實的產物,也具有文化價值,因此從古至今不斷發展,為豐富中國文化做出貢獻。檔案萌芽在我國歷史中出現的很早,如口耳相傳的原始方式到刻契記事、結繩記事等方式。直至文字出現,為真實意義上的檔案出現提供了前提,而后國家的產生為檔案的形成奠定了社會條件。而檔案作為維護政權的產物,得到統治階級的妥善保護,完整性和安全性得以保障。但是存在階級就會有爭斗,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不斷,大量保存在統治階級手中的檔案散落到民間??鬃痈鶕魃⒌臋n案文獻整理出了《六經》。有學者認為檔案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歷史上經常出現官修和私修的形式對檔案不斷進行編纂整合,使檔案具有修復性,對中華文化的積累有著深遠的影響。

檔案文化的結構分為表層、中層、深層三個層次[1]。表層結構屬于檔案物質實體層面,包括檔案機構的設置,檔案的管理制度,檔案成品等。中層結構屬于檔案精神層面,包括在檔案工作中形成的經驗、理論、知識,人與檔案之間的關系等。深層結構包括觀念、思維等。這種文化影響由表及里,同時深層結構也反過來影響表層的進步。文書是檔案的前身,自唐宋以來負責文書工作的機構逐漸增多和細化,職權分工日漸明顯。明清時期的文書制度不斷健全,規定嚴密詳細。到了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制定了《公文處理暫行條例》,使我國檔案工作有所依據。1954年設立了國家檔案局。經過長時間的檔案機構演變,檔案工作在實踐中不斷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檔案與人們之間的關系,也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經驗與知識。并逐漸深化上升到思維層次。由此可見,檔案文化由表及里的影響十分明顯。與此同時,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當人們認識到了檔案文化帶來的便利后,則會重視檔案工作,不斷完善管理方法和機構設置,檔案文化繼續發揮作用。正是這種循環的影響,使檔案文化在歷史中不斷發展進步。

檔案文化的未來發展是多元化的,多元文化不斷融合,逐漸趨同,最終形成檔案文化共同體。首先,檔案文化的發展不僅停留在感性認識上,而且會趨向理性,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矛盾沖突,檔案文化若想發展必然會經歷人們的反思與批判。其次,檔案文化意識將會自覺化,而且檔案文化影響的范圍擴散。長時間的檔案文化精神造就了一種文化模式,這種文化模式蘊含著檔案工作者的文化特質,體現了相同的心理、標準和價值。檔案文化在批判與繼承中發展,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持有相同的心理、標準和價值的人群擴大,并且在意識逐漸自覺化。隨著自覺化的深入影響,人們就會主動尋求檔案文化,主要表現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思想上會去尋找并建設檔案文化的核心,也會產生積極發展檔案文化事業的想法并爭取發展檔案文化產業,用以提高檔案文化的地位。思想上的變化促使行為發生改變,人們會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是檔案文化適應當前社會,與市場經濟體制相融合。同時,還會深入挖掘檔案文化的價值,讓更多的人感受檔案文化的魅力,獲取更多知識。

但目前檔案文化價值的開發沒有達到理想程度。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群眾對檔案的認識單一,只注重其行政作用,忽略文化價值;二是檔案機構對檔案的開發和和宣傳不到位。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實現檔案文化價值。

首先,普及檔案宣傳,讓群眾樹立檔案文化價值觀念。

我國目前正在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卻對檔案文化的建設力度小,因為人們自動將檔案劃分為保密區,不主動了解并使用,長此以往使社會對檔案事業的發展比較漠視。因此,需要讓檔案以一種貼近人們生活的姿態出現在視野中,其文化價值就是最好的切入點。所以,通過定期舉辦檔案展覽、開展檔案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媒體宣傳等方式使人們體驗到檔案文化的新鮮與活力,逐漸將檔案文化價值觀念內化并接受。

其次,檔案工作更新觀念,進行創新,樹立主動服務意識。

目前的檔案工作仍然偏重于收集、整理與保管,而檔案文化的作用需通過傳播實現,這就需要檔案工作人員多與外界溝通,通過信息咨詢和定向服務及時主動了解社會各種層次和類型的檔案信息需求,進行整合劃分類別,形成專題以便于利用。還可以建設檔案網站方便信息查詢也是很好的方式。

再次,建立豐富的館藏,加強編研。

檔案機構所接收到的檔案資料來源和內容比較單一,所以其蘊含的信息面相對窄,與群眾的生活聯系的不緊密,若想存在檔案文化價值就必須要有廣闊的知識輻射面和深厚的積淀。因此,應該多開展檔案征集活動,努力豐富館藏。相關檔案機構還可以通過錄音、影像等方式記錄難以固定在載體上的非物質文化,使之成為檔案。檔案部門還應對其所保管的檔案進行編研,針對不同的利用需求進行多方位編研,力求貼近生活,編研的成果是傳播檔案文化的工具。

最后,建設檔案文化產業,建立檔案文化品牌。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檔案除了是一種公益性文化外,還應具有一定的商業性,檔案館有著相對豐厚的館藏,可以與其他企業聯合開發出與檔案文化相關的副產品,既弘揚傳統檔案文化又滿足消費者需求,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為社會效益奠定了經濟基礎,為更好地推進檔案文化公益傳播服務。檔案文化品牌可以通過經濟性和非經濟性兩種方式建立來提高檔案的知名度,有助于檔案文化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李美宏.檔案文化發展論[J].山東檔案, 2008(1):49.

猜你喜歡
檔案文化檔案價值
促進檔案文化創新增強校園文化活力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檔案的開發利用在供電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淺談北京衛視《檔案》的敘述方式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高校檔案文化公共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2013年我國檔案學研究的結構特征與熱點透視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