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吾爾族的伊斯蘭信仰與民族認同

2014-11-24 05:52茹斯坦木江·阿不都沙地克
黑龍江史志 2014年7期
關鍵詞:民族認同伊斯蘭教維吾爾族

茹斯坦木江·阿不都沙地克

[摘 要]維吾爾族作為在當今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必然要受到主體民族漢族的影響,同時作為穆斯林,本民族的一些文化特征也將受到影響,必然會形成意識強化自己與漢族的不同,以及與其他穆斯林民族的差異,并會自覺不自覺的選擇一些象征符號,比如語言文字、社會文化習俗、共同的歷史記憶等,來表明他們的維吾爾族身份,并將伊斯蘭教的某些文化進行適當調試,史伊斯蘭教信仰出現了一些鮮明的維吾爾族特點。

[關鍵詞]維吾爾族;伊斯蘭教;民族認同

一、語言文字

維吾爾族是有自己語言文字的民族。在中國少數民族宗教信徒里,因為沒有本民族的文字,而用漢語做禮拜,使得一些敬拜、講道和贊美上都使用的是漢語,例如回族;也有像朝鮮族這樣有語言,文字的民族,在信仰基督教時所用語言是朝鮮語而非為漢語,保證其教會活動完全是朝鮮族的,強化了其朝鮮族認同;但是在維吾爾族的伊斯蘭信仰中,有自己的文字、語言,但在誦讀古蘭經及做禮拜時所使用的都是阿拉伯語,只有在講解時使用的是維吾爾語,古蘭經也是阿拉伯語的。在今年國內舉行的乙級聯賽,新疆隊主場賽時,位于烏魯木齊市二宮體育館舉行的比賽,新疆隊屢次刷新了乙級聯賽的上座紀錄,觀戰球迷人數達到了驚人的幾萬人次,微博中便出現“能把我們維吾爾族男人聚集在一起的兩種場地及口號是:清真寺——Allahuakbar;二宮體育館——Urra”(urra是維語前進、加油的意思)”。正是這樣的語言文字上的堅持,也使他們和其他民族區分開來,是他們堅持自己是維吾爾族的強有力的符號之一。

二、社會文化習俗

(一)社會制度

維吾爾族社會是一個典型的家長制及男權社會,穆斯林是要絕對遵從父母的,而男性作為一家之主,決定著家里的重大事務,女性則處于從屬的地位,一般宗教活動場所是以男性為主導的,所以女性的宗教活動多處于家里舉行。一方面也促使女性蘇菲的發展(女性為了尋求宗教學問以及訴苦的方式訴說自己的痛苦或不幸,而聚在一起舉行的一些儀式)。

(二)宗教信仰

維吾爾族的伊斯蘭教在堅持《古蘭經》和“圣訓”當中的“六大信仰”和“五功”基礎之上,還融入了很多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東西,形成了與阿拉伯地區伊斯蘭教相比不同的民族特色。例如麻扎朝拜活動就是伊斯蘭教信仰中所沒有的。新疆的麻扎主要有像薩圖克·布格拉汗這樣對宗教傳播有貢獻的人物的麻扎;穆斯林大學者、智者《福樂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普的麻扎;還有包括無名人士、動植物命名的麻扎。人們為了驅邪避災對其朝拜、獻祭使自己所求的事進行得順利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求醫治病、求子傳宗接代,當然也包括升官發財等等。

(三)節日慶典

維吾爾族在信仰的同時還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在幾大宗教節日之中比較重視宰牲節(古爾邦節),慶祝節日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伊斯蘭教的宗教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宰牲節等。這一天里,男人聚集在大清真寺里,舉行盛大的禮拜儀式然后回到家里宰牲獻祭,在禮拜結束,人們聚在一起,合著嗩吶、“納格爾鼓”開始跳起薩滿舞。這和其他穆斯林的宰牲節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保留著大量的原始宗教遺留的氣息,而且伊斯蘭教并不提倡歌舞,但在維吾爾族的宗教節日當中并不排斥歌舞活動,反而有著“擅長歌舞的民族”的稱號。其他禮節與肉孜節相當。還有一個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是,維吾爾族有著和其他幾個少數民族共同的節日但非伊斯蘭教的節日——努肉孜節。努肉孜節是維吾爾族民間傳統的歲時節日,而非伊斯蘭教固有的節日。

三、共同的歷史記憶

我們對陌生的東西和事務常感到恐懼,以至于對陌生的事物包括人的不理解,使我們對其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這里就是對其他民族的不理解,使我們在交往的選擇上選擇和我們膚色相近、相同文化背景、相同宗教信仰及相同民族甚至相同種族。所以大多數少數民族同學在第一選擇上優先選擇本民族的人來交往。一直沿襲到現在,使我們保留了大量本民族的特色,使我們共享著一個遙遠而清晰的的記憶。

總得來說,維吾爾族對宗教身份認同是很明確的,但并沒有在伊斯蘭信仰中否認維吾爾族的身份,反而由于信仰的緣故強化了他們的民族身份,使用維吾爾語對《古蘭經》的解說及勸誡,在伊斯蘭教和維吾爾族傳統文化之間尋找到某種契合點,是他們比非穆斯林有了更多的維吾爾族文化環境,反而有助于維吾爾族認同。同時,作為一種民族文化,伊斯蘭教既是維吾爾族的內聚力和保守力,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般民族所顯現出的獨特性。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族中傳播和發展,對維吾爾族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行為方式、生活習俗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參考文件:

[1]王希恩.民族認同與民族意識[J].民族研究,1995(6).

[2]郝時遠.西方學界有關族群釋義的辨析[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4).

[3]周慶智.文化差異,對現存民族關系的一種評估[J].社會科學戰線,1995(6).[4]管志翔.宗教信仰與族群邊界以保安族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4(2).

[5]趙志裕,等.社會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香港回歸中國的研究范例[J].社會學研究,2005(5).

[6]厲聲,主編.中國新疆歷史與現狀[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7]潘志平,主編.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8]維吾爾族簡史編寫組.維吾爾族簡史[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9]齊清順,田衛疆.中國歷史中央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民族認同伊斯蘭教維吾爾族
新疆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情況調查
淺析新疆維吾爾族舞蹈表演
論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和諧關系建構取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疆民族問題的特點
法治變革中的法律移植
伊斯蘭教消費觀與回族穆斯林消費行為研究
中國西北伊斯蘭教門宦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響研究
伊斯蘭教蘇菲派人神和諧關系探究
伊斯蘭教純屬躺著中槍(點評)
維吾爾族老人長壽三要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