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巷炮掘工藝工序創新優化研究和應用

2014-11-27 04:43李欣韓亞軍
新媒體研究 2014年19期
關鍵詞:研究應用

李欣++韓亞軍

摘 要 通過設備的選型與配備,工序間的緊密銜接及平行作業,成功實現了長距離開拓巖巷的皮帶連續接車排矸,充分利用工序、工時,提高了礦井炮掘巖巷的快速掘進,有利于礦井提升運輸的安全管理,提高了巷道施工進度。

關鍵詞 巖巷;皮帶連續接車;排矸;研究;應用;工序銜接

中圖分類號:TD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9-0161-03

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優化勞動組織和工藝工序,提升單進水平和勞動效率,近期,生產處結合礦區專業特點,首先從巖巷炮掘工藝入手,在施工工藝創新、勞動組織安排、工時工序銜接等方面進行調整優化,并形成了巖巷炮掘快速掘進實施方案。

以蔣莊煤礦南十一采區運輸機下山巷道炮掘施工為例,具體說明如下。

1 巷道施工條件

1.1 基本情況

南十一采區主要運輸機下山,設計長度900 m,布置在3下煤底板至十下灰之間巖層中,穿層掘進,坡度:-10°~-14°,錨網噴支護,掘進斷面12.46 m?,直墻圓弧拱形,凈寬度3.9 m,凈高度3.6 m。

1.2 支護參數

每排布置11根左旋預應力全螺紋阻尼錨桿,規格為φ18×2000 mm,錨固劑型號為CK2870,每根錨桿使用1支錨固劑。錨桿間排距為1000×1000 mm,噴漿厚度為70 mm。鋼筋網規格為長×寬=2000×1000 mm、使用φ6 mm的鋼筋焊制、網格為110×110 mm的鋼筋網,每排5片。噴漿厚度70 mm,初噴距迎頭不得超過6 m,復噴距迎頭不得超過20m,初噴厚度為30~50 mm,復噴后總厚度不低于70 mm。

臨時支護采用3根前探梁,前探梁選用厚壁、無銹蝕、不彎曲、無變形的、規格為3吋(φ89 mm)、長度4.0 m的鋼管。

2 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1 排矸時間長、速度慢

巖巷炮掘施工,采用耙裝機、絞車配合礦車運輸,排矸和出貨速度慢,每班排矸的時間在占到總工作時間的1/2以上。

2.2 工序銜接不緊密、工時利用不緊密

巷道施工中耙裝機扒裝時,人員只能在后路進行等待,無法從事其他工序,在扒裝期間和迎頭打鉆及支護期間未能做到時間上的緊密銜接,出現了時間浪費。

3 擬采用的施工方法

該巷道采用鉆眼爆破法施工,光爆錨噴。采用正臺階方式施工,臺階長度為5 m。耙裝機排矸,后路實現皮帶連續運輸,皮帶機頭接車,上平巷電瓶車運輸。

4 設備配置

1)采用整體托移式耙裝機扒裝,后部配置皮帶實現連續運輸,提高排矸出貨速度,同時移機整修移機時間大大縮短。

耙裝機在每次整修前移過程中,通過耙裝機自身的漲緊絞車的牽引,30 m范圍內快速平穩的將耙裝機自移式移動到迎頭,減少了采用絞車牽引長距離移機時間。挪移耙裝機幾乎不占用生產時間。

2)采用大功率絞車設備。

掘進后路采用JD—55型絞車,每次能提4個重車,而且速度比較快。特別是在噴漿班施工時,后路的提升運輸效率高,為皮帶架管的安裝和皮帶搭接其他工序施工節省了大量時間。

整體自移式耙裝機

皮帶機頭接車示意圖

5 具體實施方案

5.1 勞動組織

正確選用和確定勞動組織形式、工種人數,配備足夠的施工力量,并重點考慮各工種的工時與各工序之間精密銜接,實現多工序平行作業,這對施工速度和效率的提升至關重要。

采用“四六”制正規循環作業方式,三掘一噴(噴漿班與整修班合并),即三個生產班和一個噴漿班(兼檢修班)。

掘進班只負責掘進、支護工作;噴漿班負責噴漿及移機整修工作;運料組負責將料從后路料場運至迎頭料場;檢修班負責設備檢修、接電纜、上皮帶、管子敷設、電纜吊掛等;道工負責軌道鋪設至耙裝機后10m處。各工種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實現了一次成巷。

掘進班每班定員人數11人。其中迎頭支護工5人(包含爆破工1人)、耙裝機司機1人,后路輔助工按需要定員,出勤率按80%計算,實際出勤9人,噴漿班(兼檢修班)每班定員14人。

生產班組定員11人,人均月休班5天,班組全共休班55個天,平均每天休2人次(55÷30=1.83≈2人),實際生產班組每天出勤9人。

5.2 爆破參數

根據巖性條件設計爆破參數?,F場施工中,嚴格執行爆破圖表,實施光面爆破,使炮眼利用率達到最最佳,巷道成型達到設計要求。

結合該巷道特點,炮眼深度選擇1.7 m,循環進尺不低于1.5 m。有條件的地點要堅持中深孔爆破。

5.3 多工序平行交叉作業

在實際掘進施工過程中,鉆眼、排矸、支護等工序工作量大、用時最長(鉆眼約用時130分鐘;正常1.5 m進尺的支護和裝巖約用時110分鐘是主要工序,分別占總工時的36.1%和30.55%;第二班次進尺1.5 m需支護2排錨桿,支護用時為150 min)。解決好這三個主要工序平行作業問題是提升效率的

關鍵。

具體做法如下。

1)交接班、安全檢查、開工前準備平行作業。

2)施工炮眼,上下臺階定人定鉆、平行作業。

3)爆破后,迎頭臨時支護與防塵灑水平行作業。

4)上部臺階頂板錨桿支護與下部臺階裝巖平行作業(扒裝區域始終距離迎頭6 m以上安全距離)。

5)下部臺階幫部錨桿支護與下一班組交接班時間平行作業(掘1.5 m需支護2排)。

6)迎頭噴漿與后路檢修、掘砌水溝平行作業。endprint

5.4 工序工時利用

主要工序時間安排如下。

1)炮眼施工(130min):共計78個炮眼,炮眼深度1.7 m(掏槽眼1.9 m),迎頭定人定鉆安排三部鉆打眼(如果人員充足也可安排4部鉆),每個巖石炮眼從定炮開始計時,到炮眼成型結束平均每炮眼用時5分鐘,合計用時約130分鐘左右。

2)裝藥放炮環節(20 min):炮眼裝藥、封泥、連線、檢查瓦斯用時約20分鐘;迎頭班長安排警戒人員站崗,并清點人員到躲炮地點;班組長、瓦檢員、放炮員嚴格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3)放炮通風(10 min):人員在警戒線外新鮮風流中躲炮,待炮煙吹散后,班長通知撤崗,人員方可進入迎頭施工。

4)臨時支護(20 min):臨時支護與防塵灑水可以平行作業,用手稿找型,頂網要提前鋪設在前探梁上并與用鐵絲連接牢靠。

5)扒裝迎頭(30 min):迎頭回頭輪固定,扒裝迎頭矸石,為迎頭支護造條件。

6)頂板及幫部支護:

①正常掘進1.5 m,頂板及幫部支護1排錨桿(110 min):耙裝機回頭輪挪移至后路,迎頭支護可以與后路排矸平行作業。頂板、兩幫聯網用時10分鐘,每棵錨桿從打眼到安裝完畢用時9分鐘左右,平均用時110分鐘。。

②接班迎頭控頂0.5 m后,掘進1.5 m,頂板及幫部支護2排錨桿(150 min):耙裝機回頭輪挪移至后路,迎頭支護可以與后路排矸平行作業;與下一班次交接時,利用與下班施工交接班時間和此班組支護下部支護平行作業,兩幫聯網用時4分鐘,施工4顆錨桿,每棵錨桿從打眼到安裝完畢用時9分鐘左右,平均用時40分鐘,共用時150 min。

7)后路排矸(110 min):將矸石扒出迎頭后,在不影響迎頭支護的情況下進行后路排矸作業,本工序可以持續至下個生產班交接時間。

按每日循環數3個,循環進度1.5 m,循環率為90%,日進度4.5 m,月進度為:30×4.5×90%=121.5(m)。

6 保障措施

1)巖巷掘進進度,還主要受制于后路排矸系統的順暢程度,在確保迎頭工序工時充分利用、合理銜接的同時,保證礦車充足供應也是提升掘進單進水平的關鍵因素。礦井要統籌安排,協調好生產、運輸的關系,避免造成車皮供應不足、人員浪費現象。

2)施工工序和工時安排也不是一成不變,要及時根據現場條件、生產環節、施工人員的變化,要及時調整勞動組織,確保人員配備最佳化、工時利用最大化。

3)加強職工的日常性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出勤,確保迎頭直接工的正常出勤;在薪酬考核上要向主要工種、艱苦崗位傾斜,提高職工積極性。

4)加強設備管理是保證開機率的重要保證。堅持正常的設備維護和檢修,嚴格執行班檢、日檢、旬檢、月檢制度,對耙裝機、皮帶機等設備進行強制檢修,保證機械設備在完好狀態下運行,從而保證快速掘進,不發生中斷事故。

5)加強職工的業務培訓,著力提升職工隊伍素質。通過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員工的技術素質、操作水平;實施金藍領以師帶徒工程,培養出一批業務精素質高的人才。

作者簡介

李欣,1997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工程測量專業,一直從事煤礦生產掘進工作。

韓亞軍,2002年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從事煤礦掘進生產多年,曾發表《巖巷皮帶連續接車排矸的技術研究與成功應用》等多項科技創新型論文。endprint

5.4 工序工時利用

主要工序時間安排如下。

1)炮眼施工(130min):共計78個炮眼,炮眼深度1.7 m(掏槽眼1.9 m),迎頭定人定鉆安排三部鉆打眼(如果人員充足也可安排4部鉆),每個巖石炮眼從定炮開始計時,到炮眼成型結束平均每炮眼用時5分鐘,合計用時約130分鐘左右。

2)裝藥放炮環節(20 min):炮眼裝藥、封泥、連線、檢查瓦斯用時約20分鐘;迎頭班長安排警戒人員站崗,并清點人員到躲炮地點;班組長、瓦檢員、放炮員嚴格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3)放炮通風(10 min):人員在警戒線外新鮮風流中躲炮,待炮煙吹散后,班長通知撤崗,人員方可進入迎頭施工。

4)臨時支護(20 min):臨時支護與防塵灑水可以平行作業,用手稿找型,頂網要提前鋪設在前探梁上并與用鐵絲連接牢靠。

5)扒裝迎頭(30 min):迎頭回頭輪固定,扒裝迎頭矸石,為迎頭支護造條件。

6)頂板及幫部支護:

①正常掘進1.5 m,頂板及幫部支護1排錨桿(110 min):耙裝機回頭輪挪移至后路,迎頭支護可以與后路排矸平行作業。頂板、兩幫聯網用時10分鐘,每棵錨桿從打眼到安裝完畢用時9分鐘左右,平均用時110分鐘。。

②接班迎頭控頂0.5 m后,掘進1.5 m,頂板及幫部支護2排錨桿(150 min):耙裝機回頭輪挪移至后路,迎頭支護可以與后路排矸平行作業;與下一班次交接時,利用與下班施工交接班時間和此班組支護下部支護平行作業,兩幫聯網用時4分鐘,施工4顆錨桿,每棵錨桿從打眼到安裝完畢用時9分鐘左右,平均用時40分鐘,共用時150 min。

7)后路排矸(110 min):將矸石扒出迎頭后,在不影響迎頭支護的情況下進行后路排矸作業,本工序可以持續至下個生產班交接時間。

按每日循環數3個,循環進度1.5 m,循環率為90%,日進度4.5 m,月進度為:30×4.5×90%=121.5(m)。

6 保障措施

1)巖巷掘進進度,還主要受制于后路排矸系統的順暢程度,在確保迎頭工序工時充分利用、合理銜接的同時,保證礦車充足供應也是提升掘進單進水平的關鍵因素。礦井要統籌安排,協調好生產、運輸的關系,避免造成車皮供應不足、人員浪費現象。

2)施工工序和工時安排也不是一成不變,要及時根據現場條件、生產環節、施工人員的變化,要及時調整勞動組織,確保人員配備最佳化、工時利用最大化。

3)加強職工的日常性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出勤,確保迎頭直接工的正常出勤;在薪酬考核上要向主要工種、艱苦崗位傾斜,提高職工積極性。

4)加強設備管理是保證開機率的重要保證。堅持正常的設備維護和檢修,嚴格執行班檢、日檢、旬檢、月檢制度,對耙裝機、皮帶機等設備進行強制檢修,保證機械設備在完好狀態下運行,從而保證快速掘進,不發生中斷事故。

5)加強職工的業務培訓,著力提升職工隊伍素質。通過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員工的技術素質、操作水平;實施金藍領以師帶徒工程,培養出一批業務精素質高的人才。

作者簡介

李欣,1997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工程測量專業,一直從事煤礦生產掘進工作。

韓亞軍,2002年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從事煤礦掘進生產多年,曾發表《巖巷皮帶連續接車排矸的技術研究與成功應用》等多項科技創新型論文。endprint

5.4 工序工時利用

主要工序時間安排如下。

1)炮眼施工(130min):共計78個炮眼,炮眼深度1.7 m(掏槽眼1.9 m),迎頭定人定鉆安排三部鉆打眼(如果人員充足也可安排4部鉆),每個巖石炮眼從定炮開始計時,到炮眼成型結束平均每炮眼用時5分鐘,合計用時約130分鐘左右。

2)裝藥放炮環節(20 min):炮眼裝藥、封泥、連線、檢查瓦斯用時約20分鐘;迎頭班長安排警戒人員站崗,并清點人員到躲炮地點;班組長、瓦檢員、放炮員嚴格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3)放炮通風(10 min):人員在警戒線外新鮮風流中躲炮,待炮煙吹散后,班長通知撤崗,人員方可進入迎頭施工。

4)臨時支護(20 min):臨時支護與防塵灑水可以平行作業,用手稿找型,頂網要提前鋪設在前探梁上并與用鐵絲連接牢靠。

5)扒裝迎頭(30 min):迎頭回頭輪固定,扒裝迎頭矸石,為迎頭支護造條件。

6)頂板及幫部支護:

①正常掘進1.5 m,頂板及幫部支護1排錨桿(110 min):耙裝機回頭輪挪移至后路,迎頭支護可以與后路排矸平行作業。頂板、兩幫聯網用時10分鐘,每棵錨桿從打眼到安裝完畢用時9分鐘左右,平均用時110分鐘。。

②接班迎頭控頂0.5 m后,掘進1.5 m,頂板及幫部支護2排錨桿(150 min):耙裝機回頭輪挪移至后路,迎頭支護可以與后路排矸平行作業;與下一班次交接時,利用與下班施工交接班時間和此班組支護下部支護平行作業,兩幫聯網用時4分鐘,施工4顆錨桿,每棵錨桿從打眼到安裝完畢用時9分鐘左右,平均用時40分鐘,共用時150 min。

7)后路排矸(110 min):將矸石扒出迎頭后,在不影響迎頭支護的情況下進行后路排矸作業,本工序可以持續至下個生產班交接時間。

按每日循環數3個,循環進度1.5 m,循環率為90%,日進度4.5 m,月進度為:30×4.5×90%=121.5(m)。

6 保障措施

1)巖巷掘進進度,還主要受制于后路排矸系統的順暢程度,在確保迎頭工序工時充分利用、合理銜接的同時,保證礦車充足供應也是提升掘進單進水平的關鍵因素。礦井要統籌安排,協調好生產、運輸的關系,避免造成車皮供應不足、人員浪費現象。

2)施工工序和工時安排也不是一成不變,要及時根據現場條件、生產環節、施工人員的變化,要及時調整勞動組織,確保人員配備最佳化、工時利用最大化。

3)加強職工的日常性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出勤,確保迎頭直接工的正常出勤;在薪酬考核上要向主要工種、艱苦崗位傾斜,提高職工積極性。

4)加強設備管理是保證開機率的重要保證。堅持正常的設備維護和檢修,嚴格執行班檢、日檢、旬檢、月檢制度,對耙裝機、皮帶機等設備進行強制檢修,保證機械設備在完好狀態下運行,從而保證快速掘進,不發生中斷事故。

5)加強職工的業務培訓,著力提升職工隊伍素質。通過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全面提高員工的技術素質、操作水平;實施金藍領以師帶徒工程,培養出一批業務精素質高的人才。

作者簡介

李欣,1997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工程測量專業,一直從事煤礦生產掘進工作。

韓亞軍,2002年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從事煤礦掘進生產多年,曾發表《巖巷皮帶連續接車排矸的技術研究與成功應用》等多項科技創新型論文。endprint

猜你喜歡
研究應用
公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