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的建設和管理探析

2014-11-27 04:56吳寒
新媒體研究 2014年19期
關鍵詞:建設管理

吳寒

摘 要 在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在不斷改變。就目前我國的國情來看,地質災害頻發、溫室效益日益嚴重,很大程度上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由于當前高新科學技術水平較低,在農業領域很難精準的預測到長期天氣情況。在這一嚴峻的形式下,關于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的建立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氣候環境、地理位置及耕作制度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分析了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建設中的選址原則,詳細闡述了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的規劃、布局及管理等內容。

關鍵詞 農業氣象站;自動觀測;建設;管理

中圖分類號:P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9-0196-01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氣象觀測還停留在人工目測和簡單器械預測的階段,與一般地面氣象要素觀測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業氣象自動觀測是氣象預測的基本項目之一。加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這就對農業氣象預測的精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改變落后的氣象觀測現狀,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努力的研究農業氣象自動觀測技術,并大力建設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旨在為廣大勞動人民謀福利。通過對農作物發育期、生長狀況等進行研究,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等,對于農業的快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點的選擇

農業氣象自動站是由一個基本要素觀測站和多個可移動的觀測點組成的。為了更精準的得到觀測數據,應根據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耕作制度的不同,進行全方位觀測,將常規的地面觀測和農業氣象觀測有效地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對于站點選址應結合對多個地點的考察情況,整合之后做出合理的評價,以選擇最優地理位置。為了更通俗易懂的描述其重點,以我國江西泰和縣為實例。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氣候條件。我國江西省泰和縣位于贛中南吉泰盆地腹地,靠近井岡山下,屬典型的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較溫和,降雨量約為1800 mm,其熱量較豐富,且雨量豐沛。

2)地理位置。泰和縣東南毗鄰興國縣,西邊與井岡山市接壤,境內地貌特征多種多樣,涵蓋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縣內森林覆蓋面積所占比重極高,達到縣內總面積的一半。

3)耕作制度。泰和縣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和生態條件,其農作物種植很好地順應了地勢,當地農作物主要以水稻為主,還包括大豆和紅薯等。而經濟作物品種較多,包括芝麻、花生、煙草等。其又有“農業盆底”之稱。由于其特殊的地貌特征,在季節交替時,常會出現洪澇災害。因此,精確的測報地下水位和降水量對該地區的農業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已有氣象觀測基礎。2012年底,江西省泰和縣氣象局逐步完善了校園氣象站的建設工作,其干部職工切實落實了十八大報告的內容,全方位認識到氣象事業所面臨的新形式及新任務,而泰和縣現有的觀測方式主要是根據云、天和生成地溫等因素,為農業氣象觀測站提供數據參考,再進行對比之后,得出氣象預測結果。

2 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的建設

1)場地選擇。根據《地面氣象觀測規范》內容顯示,地面氣象觀測站建設的基本要求,應選擇較為平坦,寬闊及環境優質的地段作為安裝點,且不能改變安裝地點本身的自然環境,并選擇能顯現出當地耕作制度的農田建站,以最大程度滿足氣象觀測需要。在全方位考察場地,并經過系統的分析之后,最后選擇的站點在泰和縣氣象局附近的農田邊,四周無建筑物且生態環境保持完整。其他小氣候觀測站點則位于主站附近,便于進行數據反饋和安全監控。

2)觀測站點的建設。觀測站點的建設應滿足觀測儀器的安裝技術,還應在保護周邊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盡量避免產生干擾。持續的電力供應是觀測站建設中的先決條件,所以應保持足夠的供電。在此基礎上,合理利用太陽能裝置,將太陽能轉換成為電能,以輔助觀測站點的建設。在觀測站點竣工后,應著重對其進行安全控管。除了要對觀測站點的電源進行全程監控之外,還要對防雷裝置實施技術防范,在觀測站點周邊安裝檢測探頭和報警器等裝置,以保證氣象觀測站的正常運行。

3 農業氣象觀測站的管理

1)建立管理制度。根據《農業氣象觀測規范》相關內容,詳細制定了農業氣象觀測的規范,并提出應對氣象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積極引進先進管理技術的基礎上,以人工管理作為輔助,確保觀測系統的正常運行。

2)有效地維持系統的運行。氣象觀測站的日常運行中,應實現數據歸納和信號反饋的自動化,相關工作人員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適時監控農業觀測自動站的安全情況。管理員應通過電視監控回傳畫面對農業觀測自動站周邊的各項指標進行監控。當報警器啟動時,應積極地進行處理。②實時查看農業氣象觀測數據。氣象自動站的運行中,各項觀測數據是通過無線網絡反饋到值班室,并自動保存到上位機中的。在這一工作中,應細致入微的查看數據,并根據其動態曲線了解觀測目標的變化。

3)農業氣象觀測站的維護。①氣象觀測站的數據管理。農業氣象觀測站的數據是適時記錄的,通過處理后直接保存在上位機中,最后,由氣象局所屬的專用網絡反饋到遠程控制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再定期取回現場的原始數據,并整理資料、進行備份和存檔,為后期的氣象觀測提供有力的參考。②氣象觀測站的人工維護。管理人員應定期對觀測現場進行清理,并及時檢查傳感器的運行情況及其各設備是否有損壞等。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維修和校驗,以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③氣象觀測站智能系統的自動維護。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系統有自動檢測的功能。當設備正常運行時,這一系統可以及時對數據進行自動檢測,如數據有異常即將其自動傳輸到主機,形成錯誤報告界面,再通過上位機對各個站點的數據采集器發送相應指令,以保證工作人員及時檢測網絡狀態。

4 結束語

加強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的建設和管理,有利于杜絕氣象觀測中一部分誤差的產生,從而減少人工觀測的不確定性。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點地理位置和日常工作管理直接關系到自動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因此,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積極完善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站管理制度,并加大對其站點建設的投入。在站點建設的選址、維護及管理中,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以更快實現農業氣象自動觀測的精確化和現代化。有助于使廣大農業人員及時根據氣象預測,根據農作物的自身特征,因地制宜,并合理調整,促進農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沈軍.氣象自動觀測站數據處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2.

[2]張雪芬,薛紅喜,孫涵,曹治國,李翠娜,金紅偉,余正泓.自動農業氣象觀測系統功能與設計[J].應用氣象學報,2012(01):105-112.

[3]張奎松,鄒士鋒,顏秉芝,王雨.區域氣象自動觀測站的管理與維護[J].寧夏農林科技,2012(09):110-111,133.

[4]任詠夏.淺談我國校園氣象站的建設發展與未來展望[A].中國氣象學會.創新驅動發展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17第五屆氣象科普論壇[C].中國氣象學會,2013:8.endprint

猜你喜歡
建設管理
管理漫畫
淺議5S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管理的另一半
關于在全國城市建設中實行《公共藝術百分比建設》方案的提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