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用紙膜破損試驗

2014-11-28 23:52詹崇杰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4年6期
關鍵詞:氣泡直徑

詹崇杰

摘要:為了解地膜替代品——農用紙膜在水田中應用過程中的破損情況,采用模擬試驗的方法,對造成紙膜破損的氣液泡大小進行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在不考慮泥面不平度的情況下,能夠引起紙膜破損的最小氣泡直徑為9 cm,最小液泡直徑為6 cm。

關鍵詞:農用紙膜;破損;氣泡;液泡;直徑

中圖分類號:S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6-0047-02

近年來,為減少聚乙烯等高聚塑料地膜對土壤造成的破壞,人們開始使用地膜的替代產品——農用紙膜。農用紙膜是使用廢紙和農作物秸稈等制作的一種厚度較厚、具有一定遮光性的紙膜。其本身易于分解,且分解產物對土壤無影響。但相對于地膜來說,紙膜的強度較低,容易破損。遼寧地區主要在水稻生產上應用農用紙膜。在水田中鋪設紙膜后再插秧,可以抑制雜草生長,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良好環境。紙膜開始腐爛時,水稻已具備一定的生長優勢。

農用紙膜鋪設在水田表面后,會因吸水而使強度變得更低。同時,水田表面的一些氣泡和充滿水的凹坑(即液泡)也會造成紙膜破損。由于不是所有的氣液泡都會造成紙膜破損,因此對能夠造成農用紙膜的破損的氣液泡大小進行試驗測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設備

農用紙膜為永豐余生物科技公司生產,規格為100.00 m×1.26 m×0.1 mm,根據需要裁成2.00 m×0.25 m的長條。

土槽規格為2.0 m×0.5 m×0.3 m,由厚度為5 mm的有機玻璃制成。為防止泥土對土槽壁的壓力造成土槽變形,在土槽四周安裝角鐵制作的護架。

土壤取自沈陽農業大學水稻試驗場,去除根須、莖稈以及小石塊等雜物后,放入土槽中進行泡田處理。泡田時間為5 d,然后進行翻耕,耙平后再靜置1 d。

1.2 試驗方法

去除土槽中的多余水層,保證土壤表面無積水,用三角尺將土壤表面劃平。在土壤表面挖出直徑為1~9 cm的一排圓形凹坑,用來模擬膜下的氣泡。另外,再挖出一排同樣的凹坑,在其中加滿水,用來模擬膜下的液泡(見圖1),并依次編號為1—9。然后,將裁好的紙膜平整的鋪在土壤表面,使氣泡和液泡處在紙膜的正中間位置,同時保證紙膜與泥面貼合緊密。用紅色記號筆在紙膜上原來氣泡和液泡的位置畫出相應大小的圓圈,進行位置標定,以便后期觀察(見圖2)。每天觀察紙膜的破損情況,由于紙膜在水田表面40 d左右就會分解,所以持續觀察一個月。在觀察期內,確保土槽中的泥土一直處于半固體狀態。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現象及結果

鋪膜時間為2013年10月2日。10月9日紙膜上開始出現白色絨毛,后生長成為菌斑,菌斑多為白色,少部分為灰色。10月12日液泡6和液泡8破損。10月13日液泡6,7,8,9全部破損。10月25日氣泡9出現破損。直至一個月觀察期滿,其他氣泡和液泡也未見破損。

2.2 結果分析

能夠造成紙膜破損的最小圓形氣泡尺寸為9 cm,最小圓形液泡尺寸為6 cm。在一個月觀察期滿后,土槽中已經出現一些雜草嫩芽,液泡9破損處也有一株雜草生長。雖然土槽中的紙膜輔設一周后逐漸腐爛,但紙膜下并沒有雜草生長,說明紙膜對雜草具有抑制作用。

就紙膜的破損時間而言,大液泡的破損是從10 d后開始的,這主要是由于紙膜在一周后開始發生腐爛,導致紙膜的強度降低。另外,液泡部位的紙膜在液泡中水的張力作用下向下凹陷,增大了周圍泥土對紙膜的拉力。

紙膜的破損位置往往是在氣泡和液泡邊緣與泥土接觸的位置。邊緣一側受土壤的粘附力和支持力作用,另一側受周圍紙膜的拉力作用,從而在邊緣位置產生應力集中。圖3中黑色圓圈處即為紙膜的破損位置,位于液泡的邊緣。

3 結論

在不考慮泥面不平度的情況下,能夠引起紙膜破損的最小氣泡直徑為9 cm,最小液泡直徑為6 cm。試驗結果可為水田中的鋪膜作業提供參考,便于減少農用紙膜在鋪膜之后的破損,為鋪膜機械研制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德志.地膜覆蓋機械化技術[J].南方農機,2007(2):32.

[2] 劉洋,張玉燭,王學華,等.水稻覆膜栽培研究現狀與展望[J].湖南農業科學,2009(2):55-58.

[3] 齊秀華.水稻應用紙膜覆蓋栽培技術試驗[J].中國農業推廣,2003(4):33-37.

[4] 任文濤,辛明金,林靜,等.水稻紙膜覆蓋種植技術節水控草效果的試驗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3,19(6):60-63.

摘要:為了解地膜替代品——農用紙膜在水田中應用過程中的破損情況,采用模擬試驗的方法,對造成紙膜破損的氣液泡大小進行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在不考慮泥面不平度的情況下,能夠引起紙膜破損的最小氣泡直徑為9 cm,最小液泡直徑為6 cm。

關鍵詞:農用紙膜;破損;氣泡;液泡;直徑

中圖分類號:S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6-0047-02

近年來,為減少聚乙烯等高聚塑料地膜對土壤造成的破壞,人們開始使用地膜的替代產品——農用紙膜。農用紙膜是使用廢紙和農作物秸稈等制作的一種厚度較厚、具有一定遮光性的紙膜。其本身易于分解,且分解產物對土壤無影響。但相對于地膜來說,紙膜的強度較低,容易破損。遼寧地區主要在水稻生產上應用農用紙膜。在水田中鋪設紙膜后再插秧,可以抑制雜草生長,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良好環境。紙膜開始腐爛時,水稻已具備一定的生長優勢。

農用紙膜鋪設在水田表面后,會因吸水而使強度變得更低。同時,水田表面的一些氣泡和充滿水的凹坑(即液泡)也會造成紙膜破損。由于不是所有的氣液泡都會造成紙膜破損,因此對能夠造成農用紙膜的破損的氣液泡大小進行試驗測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設備

農用紙膜為永豐余生物科技公司生產,規格為100.00 m×1.26 m×0.1 mm,根據需要裁成2.00 m×0.25 m的長條。

土槽規格為2.0 m×0.5 m×0.3 m,由厚度為5 mm的有機玻璃制成。為防止泥土對土槽壁的壓力造成土槽變形,在土槽四周安裝角鐵制作的護架。

土壤取自沈陽農業大學水稻試驗場,去除根須、莖稈以及小石塊等雜物后,放入土槽中進行泡田處理。泡田時間為5 d,然后進行翻耕,耙平后再靜置1 d。

1.2 試驗方法

去除土槽中的多余水層,保證土壤表面無積水,用三角尺將土壤表面劃平。在土壤表面挖出直徑為1~9 cm的一排圓形凹坑,用來模擬膜下的氣泡。另外,再挖出一排同樣的凹坑,在其中加滿水,用來模擬膜下的液泡(見圖1),并依次編號為1—9。然后,將裁好的紙膜平整的鋪在土壤表面,使氣泡和液泡處在紙膜的正中間位置,同時保證紙膜與泥面貼合緊密。用紅色記號筆在紙膜上原來氣泡和液泡的位置畫出相應大小的圓圈,進行位置標定,以便后期觀察(見圖2)。每天觀察紙膜的破損情況,由于紙膜在水田表面40 d左右就會分解,所以持續觀察一個月。在觀察期內,確保土槽中的泥土一直處于半固體狀態。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現象及結果

鋪膜時間為2013年10月2日。10月9日紙膜上開始出現白色絨毛,后生長成為菌斑,菌斑多為白色,少部分為灰色。10月12日液泡6和液泡8破損。10月13日液泡6,7,8,9全部破損。10月25日氣泡9出現破損。直至一個月觀察期滿,其他氣泡和液泡也未見破損。

2.2 結果分析

能夠造成紙膜破損的最小圓形氣泡尺寸為9 cm,最小圓形液泡尺寸為6 cm。在一個月觀察期滿后,土槽中已經出現一些雜草嫩芽,液泡9破損處也有一株雜草生長。雖然土槽中的紙膜輔設一周后逐漸腐爛,但紙膜下并沒有雜草生長,說明紙膜對雜草具有抑制作用。

就紙膜的破損時間而言,大液泡的破損是從10 d后開始的,這主要是由于紙膜在一周后開始發生腐爛,導致紙膜的強度降低。另外,液泡部位的紙膜在液泡中水的張力作用下向下凹陷,增大了周圍泥土對紙膜的拉力。

紙膜的破損位置往往是在氣泡和液泡邊緣與泥土接觸的位置。邊緣一側受土壤的粘附力和支持力作用,另一側受周圍紙膜的拉力作用,從而在邊緣位置產生應力集中。圖3中黑色圓圈處即為紙膜的破損位置,位于液泡的邊緣。

3 結論

在不考慮泥面不平度的情況下,能夠引起紙膜破損的最小氣泡直徑為9 cm,最小液泡直徑為6 cm。試驗結果可為水田中的鋪膜作業提供參考,便于減少農用紙膜在鋪膜之后的破損,為鋪膜機械研制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德志.地膜覆蓋機械化技術[J].南方農機,2007(2):32.

[2] 劉洋,張玉燭,王學華,等.水稻覆膜栽培研究現狀與展望[J].湖南農業科學,2009(2):55-58.

[3] 齊秀華.水稻應用紙膜覆蓋栽培技術試驗[J].中國農業推廣,2003(4):33-37.

[4] 任文濤,辛明金,林靜,等.水稻紙膜覆蓋種植技術節水控草效果的試驗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3,19(6):60-63.

摘要:為了解地膜替代品——農用紙膜在水田中應用過程中的破損情況,采用模擬試驗的方法,對造成紙膜破損的氣液泡大小進行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在不考慮泥面不平度的情況下,能夠引起紙膜破損的最小氣泡直徑為9 cm,最小液泡直徑為6 cm。

關鍵詞:農用紙膜;破損;氣泡;液泡;直徑

中圖分類號:S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6-0047-02

近年來,為減少聚乙烯等高聚塑料地膜對土壤造成的破壞,人們開始使用地膜的替代產品——農用紙膜。農用紙膜是使用廢紙和農作物秸稈等制作的一種厚度較厚、具有一定遮光性的紙膜。其本身易于分解,且分解產物對土壤無影響。但相對于地膜來說,紙膜的強度較低,容易破損。遼寧地區主要在水稻生產上應用農用紙膜。在水田中鋪設紙膜后再插秧,可以抑制雜草生長,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良好環境。紙膜開始腐爛時,水稻已具備一定的生長優勢。

農用紙膜鋪設在水田表面后,會因吸水而使強度變得更低。同時,水田表面的一些氣泡和充滿水的凹坑(即液泡)也會造成紙膜破損。由于不是所有的氣液泡都會造成紙膜破損,因此對能夠造成農用紙膜的破損的氣液泡大小進行試驗測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設備

農用紙膜為永豐余生物科技公司生產,規格為100.00 m×1.26 m×0.1 mm,根據需要裁成2.00 m×0.25 m的長條。

土槽規格為2.0 m×0.5 m×0.3 m,由厚度為5 mm的有機玻璃制成。為防止泥土對土槽壁的壓力造成土槽變形,在土槽四周安裝角鐵制作的護架。

土壤取自沈陽農業大學水稻試驗場,去除根須、莖稈以及小石塊等雜物后,放入土槽中進行泡田處理。泡田時間為5 d,然后進行翻耕,耙平后再靜置1 d。

1.2 試驗方法

去除土槽中的多余水層,保證土壤表面無積水,用三角尺將土壤表面劃平。在土壤表面挖出直徑為1~9 cm的一排圓形凹坑,用來模擬膜下的氣泡。另外,再挖出一排同樣的凹坑,在其中加滿水,用來模擬膜下的液泡(見圖1),并依次編號為1—9。然后,將裁好的紙膜平整的鋪在土壤表面,使氣泡和液泡處在紙膜的正中間位置,同時保證紙膜與泥面貼合緊密。用紅色記號筆在紙膜上原來氣泡和液泡的位置畫出相應大小的圓圈,進行位置標定,以便后期觀察(見圖2)。每天觀察紙膜的破損情況,由于紙膜在水田表面40 d左右就會分解,所以持續觀察一個月。在觀察期內,確保土槽中的泥土一直處于半固體狀態。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現象及結果

鋪膜時間為2013年10月2日。10月9日紙膜上開始出現白色絨毛,后生長成為菌斑,菌斑多為白色,少部分為灰色。10月12日液泡6和液泡8破損。10月13日液泡6,7,8,9全部破損。10月25日氣泡9出現破損。直至一個月觀察期滿,其他氣泡和液泡也未見破損。

2.2 結果分析

能夠造成紙膜破損的最小圓形氣泡尺寸為9 cm,最小圓形液泡尺寸為6 cm。在一個月觀察期滿后,土槽中已經出現一些雜草嫩芽,液泡9破損處也有一株雜草生長。雖然土槽中的紙膜輔設一周后逐漸腐爛,但紙膜下并沒有雜草生長,說明紙膜對雜草具有抑制作用。

就紙膜的破損時間而言,大液泡的破損是從10 d后開始的,這主要是由于紙膜在一周后開始發生腐爛,導致紙膜的強度降低。另外,液泡部位的紙膜在液泡中水的張力作用下向下凹陷,增大了周圍泥土對紙膜的拉力。

紙膜的破損位置往往是在氣泡和液泡邊緣與泥土接觸的位置。邊緣一側受土壤的粘附力和支持力作用,另一側受周圍紙膜的拉力作用,從而在邊緣位置產生應力集中。圖3中黑色圓圈處即為紙膜的破損位置,位于液泡的邊緣。

3 結論

在不考慮泥面不平度的情況下,能夠引起紙膜破損的最小氣泡直徑為9 cm,最小液泡直徑為6 cm。試驗結果可為水田中的鋪膜作業提供參考,便于減少農用紙膜在鋪膜之后的破損,為鋪膜機械研制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德志.地膜覆蓋機械化技術[J].南方農機,2007(2):32.

[2] 劉洋,張玉燭,王學華,等.水稻覆膜栽培研究現狀與展望[J].湖南農業科學,2009(2):55-58.

[3] 齊秀華.水稻應用紙膜覆蓋栽培技術試驗[J].中國農業推廣,2003(4):33-37.

[4] 任文濤,辛明金,林靜,等.水稻紙膜覆蓋種植技術節水控草效果的試驗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3,19(6):60-63.

猜你喜歡
氣泡直徑
氣泡的海(外一首)
SIAU詩杭便攜式氣泡水杯
冒泡的可樂
冰凍氣泡
愛虛張聲勢的水
直徑不超過2的無爪圖的2—因子
借助直徑解題的常見方法
奇妙的氣泡運動
溫室番茄果實生長規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