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洼貍鎮之病

2014-11-28 03:03張翠麗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暴力人性農民

張翠麗

摘 要:暴力因素和千百年被壓迫和奴役的人性的爆發,使土改偏離了歷史的初衷,成為了歷史的錯誤。趙四爺和趙多多是洼貍鎮暴力土改中的暴力施加者,他們在新的社會變革中人性扭曲。在鄉村宗法制度和家族權力機構中,他們形成了一種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使得土地改革運動中的暴力具有掩護性和頑固性?!豆糯窡o情揭露暴力事件,批判土地改革運動中人性的扭曲,使得這個作品超越了以往作品對歷史事件是非功過的思考層面,直面人性。

關鍵詞:土改;暴力;人性;農民;精神奴役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23-0001-02

張煒的《古船》以洼貍鎮自土改至改革開放40余年的歷史作背景,講述了隋、趙、李三個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豆糯肥且徊侩[喻性很強的小說,除了小說中以古船為主所組成的意象群之外,人物所說某些話語也顯示了很強的隱喻性,值得思考。其中之一,就是關于“病”的述說,如在小說的第二章寫到隋不召喝醉了以后,發酒瘋,“他(隋抱樸)告訴叔父是病了,叔父的小黑眼珠卻驚訝地瞪圓了,嚷著:‘我病了?是洼貍鎮病了!你聞聞他的臭味兒。聞見了么?”①之后在小說中陸續提及到李其生有狂病,含章有病,隋見素有病,隋抱樸也有病。在小說的第十六章,隋抱樸與見素的談話時說:“……你沒有這個病,可你有另一種病,你的病我眼下還記不出名來,可我敢肯定你有病。咱們都是病人,老隋家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病。我幾十年都設法戰勝它,默默地咬住牙抵擋著。它和我婚姻的不幸連在一塊兒?!雹谛≌f中所說的各種各樣的“病”都帶有隱喻作用,這些“病”與洼貍鎮的人民所受的苦難惜惜相關。為什么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會受到如此深重的苦難?洼貍鎮之病是什么?本文立足《古船》中有關于土改的內容,試圖探究以上問題。

一、土改中的暴力記憶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運動具有普遍的暴力傾向,而四五十年代的有關土改的小說中,如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和趙樹理的《邪不壓正》等,都沒有直面這種暴力事實。四五年代的土改小說,只是政治的傳聲筒,著力于對土改運動的宣傳,還來不及對土改當中的錯誤傾向進行深刻的反思。相比之下,寫于八十年代的《古船》中有關于土改的內容不僅不回避暴力的描寫,而且還把血淋淋的暴力事件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表現了《古船》對土改中的暴力的深刻反思。

在《古船》中張煒用了很大的篇幅寫隋抱樸這個人物的內心剖析過程,在整篇小說中也只有隋抱樸能夠對自己的“病”進行自我剖析。從隋抱樸的自我剖析過程來看,在第十七章當中他說:“我知道病根已經扎得很深很深了。我被病折磨著,又不敢仔細探究這種病……”③之后隋抱樸就開始轉入土改中的暴力事件的回憶當中。由此可見,隋抱樸的“病”是與土改中的暴力記憶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說,隋抱樸的“病”其實就是土改中的暴力記憶對隋抱樸所造成的精神戕害。土改中的暴力記憶不僅是隋抱樸的“病”,也是含章、見素、李其生等人的“病”,也是洼貍鎮之病。

隨著隋抱樸的有關于土改的暴力回憶的展開,洼貍鎮在土改當中的暴力事件血淋淋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小說中,既寫了民兵對地主階級的暴力壓迫,也寫到了地主階級的武裝勢力還鄉團對人民的反抗和殘忍報復。正如隋抱樸所說:“鎮上的人就是這么撕來撕去,血流成河?!雹茉谶@里,作者沒有明確的階級立場,而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借隋抱樸之口敘述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殘忍的、血腥的斗爭以及在這場政治運動中人性的扭曲。無論是農民階級對地主階級的暴力,還是地主階級的還鄉團對農民的暴力報復都不具有正義性。作者在《古船》當中所顯示的政治立場也是模糊的,他批判的不是在土地改革這一政策,而是對在執行土改政策過程中的人的人性批判。

在建國之初,土地改革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開展的,而我們今天看來,土地改革運動卻成了歷史錯誤。暴力因素,是土改成為歷史錯誤因素之一。造成這種錯誤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原因。正如隋抱樸所說的:“我常常想,人哪,你到底能走多么遠?就一直走下去嗎?讓人最害怕的絕不是天塌地陷、不是山崩,是人本身……洼貍鎮曾經血流成河,就這么白流了嗎?就這么往鎮史上一劃了結了嗎?不能,不能輕易忘記,得尋思到底是為什么。大人小孩、男男女女都要尋思,輩分最高的和輩分最低的都要尋思。人要好好尋思人?!雹菟?,洼貍鎮之病的病因也要從人身上找。

在執行土改的過程中,導致土改偏離初衷成為歷史錯誤的人為因素有二:其一是陳思和所說的土改干部當中混入了壞人,⑥這類人在《古船》以趙四爺為代表;此外,筆者還認為在土改運動中,在利益和欲望的推動下,農民壓抑了幾千年的精神奴役的爆發,并且被某些反動分子煽動和利用,這類人在《古船》當中以趙多多為代表。同時,這兩個人也成了洼貍鎮土改中暴力因素的核心。

二、不倒的“精神領袖”——趙四爺

《古船》中的趙四爺是一個在波濤洶涌的時代浪潮中屹立不倒的人。盡管經歷了多次政治運動和時代變遷,無論是土地改革、合作化運動、還是文化大革命,趙世爺都是以一個權威者、領導者的形象出現的,可以說是這些政治運動的操縱者。盡管作為黨員和族長的他在這些政治運動中玩弄權術作惡多端,是陳思和所提到的“干部中的壞人”,趙四爺在洼貍鎮的威望和地位依然穩如泰山。

趙四爺“何德何能”能夠抵擋得住時代的變革和浮沉屹立不倒?

首先,“精神領袖”身份是趙四爺在社會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根基。

洼貍鎮作為一個有著古老城墻和古老傳說的鄉村,它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積淀。作者在小說的開頭就不吝筆墨地描繪洼貍鎮的歷史和風貌時已說明了這一點。在中國現當代的社會變革的沖擊下,傳統文化的根基以及鄉村特有的宗法倫理制度難以被徹底清除。在土改時期的洼貍鎮,農村當中的宗法倫理制度以及血緣家族觀念依然根深蒂固。正是基于這一點,由于輩分高且接受過中國傳統教育,趙四爺成了洼貍鎮德高望重的“族長”式的人物。endprint

表明趙四爺這種不倒的“精神領袖”的例子,在《古船》中比比皆是。當有人來挖洼貍鎮的城墻時,“四爺爺當年不過三十出頭”“在老趙門里輩分最高”,鎮上人第一時間就要找趙四爺來作主?!八臓敔斅犃?,輕輕哼了一聲,吩咐道:‘閑話沒有,先把領頭那個人的腿砸斷?!雹呷缓?,鎮上人真的可以不顧安危去打挖墻的人。如此輕松發號施令,鎮上人就言聽計從,足見趙四爺的地位。又如,洼貍鎮疑似地震,鎮里人不敢回家,“四爺爺說,老少爺兒們都回家吧,沒有‘第二次了!”⑧事關自身安危的事,只要出自四爺爺之口鎮上人就相信了。足見趙四爺的權威性。即使是鎮上的重大決策,趙四爺的宗法地位似乎也越過了政治地位的干部。例如,洼貍鎮要安裝發電機,“高頂街主任欒春記和書記李玉明跟四爺爺商量過”,⑨四爺爺說好,這事才能實施。四爺爺真的“成神了,管天管地”。[10]

正是由于趙四爺這種“精神領袖”地位的迷惑作用,那么由趙四爺帶領的土地改革運動,也具有了權威性,很少人在當時能去反思這個政治運動的合理性,盡管知道不合理也未必敢反抗。

其次,干部身份是趙四爺作惡多端卻依然“德高望重”的掩護。

像趙四爺這樣“德高望重”的“精神領袖”,利用權術成為黨員,混入干部隊伍中人是最難提防和剔除的。這種沒有接受過中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也沒真正認識土地改革運動的目的和意義,只是想趁國家變革之時混水摸魚,謀取個人私利?!白彘L”式的人物再加上干部身份,使趙四爺身上集中了許多權力,他有權力為所欲為。同時,為了維持他高大尚的形象,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正派分子的干部形象作為掩護。表面上,他是老隋家三十余年的守護神,然而實際上,對老隋家的守護是以犧牲含章的青春為代價的。他曾經為救被民兵毆打的李其生而沒能見妻子最后一面,而正是趙四爺本人派民兵毆打了李其生。他就是這樣一個狡猾而恐怖的人。正是像趙四爺這樣的腐化的“偽干部”,使土地改革偏離歷史正義的軌道,而成為歷史錯誤。

最后,利用農民被壓抑已久而爆發的扭曲的欲望是趙四爺為所欲為的手段。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農民階級是備受壓迫、奴役的階級。在專制的社會當中,他們還不足以反抗封建專制的勢力。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農民的反抗意識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如《水滸傳》中所反映的英雄好漢思想,《三國演義》中所反映的帝王將相思想,《西廂記》中所反映應的自由戀愛的思想等等。這些思想,表達了農民不想被壓迫的愿望,但沒有跳出封建專制的窠臼,只知道自己成了帝王將相、英雄好漢才能擺脫這種壓迫和奴役,卻不知道如何讓整個社會達到民主、平等和自由。所以,當這些思想遇到一定的社會契機,就會爆發,激發成一種“不正常的權勢欲望”,成為一種“扭曲的社會狂想[11]”。在《古船》當中,洼貍鎮里的農民正是深受專制度的壓抑和奴役的人。新中國成立,讓人民當家作主,土地改革運動,讓農民有權利分得地主的財富。這正是一個促使農民爆發這種不正常的權勢欲望和扭曲的狂想的社會契機。農民根本沒有意識到此次土地改革的目的和意義,為了自己的利益就盲目聽從指示。趙四爺利用了農民的這一弱點,讓農民成了他為所欲為的棋子。

總之,“精神領袖”身份是趙四爺在社會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根基,干部身份是趙四爺作惡多端的掩護。再加上,趙四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善于利用洼貍鎮人長期被壓抑而膨脹起來的扭曲的欲望,不顧及“左”的錯誤,給洼貍鎮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由于“精神領袖”地位對洼貍鎮人的思想麻痹,干部身份的掩護,善于利用農民膨脹的欲望,趙四爺作為暴力土改中的幕后黑手,他對洼貍鎮人所施加的暴力行為是具有遮蔽性的,是不動聲色的。這種不動聲色的暴力連同趙四爺丑惡的人性一同掩蓋。這就是土改暴力因素難以剔除的原因之一。

三、壓抑與爆發——被利用的趙多多

前文已述,趙四爺善于利用農民被壓抑已久而爆發的扭曲的欲望在洼貍鎮里為所欲為,且使得他的暴力行為具有隱蔽性。而趙多多正是被趙四爺所利用的農民當中的一員,成為趙四爺手中的重要棋子。

首先,趙多多也是苦大仇深的被壓迫和奴役的一員。他是無產者,是孤兒,從小流浪為生?!叭藗冇∠笾兴€一直是個躺在亂草堆里的孤兒,可憐巴巴。那會兒他像鬼魂一樣在街上飄游,連老趙家族里的人也不怎么管他。他是靠吃亂七八糟的東西長大的,肚里裝的最多的野物大概就是螞蚱。他膽子很小,不敢看殺豬的?!盵12]這個“躺在荒草堆里的孤兒”甚至膽子很小,連殺豬也是不敢看的,一次殺黃狗的經歷使他的內心漸漸發生了變化,當了民兵之后“慢慢的膽子才大了起來”。他一生都缺乏安全感,即便是睡覺,也離不開床頭上的一把刀。同時,趙多多也是流氓,也是混入干部中的壞人。他最早加入民兵團,并日漸進入高位;他以職位之便,做過無數傷天害理之事,例如在土改期間因貪戀茴子的美色不得而對茴子殘忍虐待和殺害。

作為殘忍與暴力化身的趙多多,讀者無不對他咬牙切齒。然而,必須承認,他的大奸大惡并非與生俱來。作為地位地下受專制社會壓抑的趙多多,當土地改革大張旗鼓地開展時,農民翻身作主人,頓時獲得了階級性的權利,于是內心的反抗意識也激發成一種“不正常的權勢欲望”,成為一種“扭曲的社會狂想”。曾經是被壓迫者的趙多多覺得在這個時候有機可乘,濫用權力,把這種壓迫、奴役別人的欲望發揮到極致。趙四爺正是利用這一點,使趙多多成為他的走狗。張王氏稱趙多多是“老趙家的的一條公狗?!睂嶋H上應該說他是四爺爺趙炳的走狗。他是在趙炳的庇護和默許下完成了對洼貍鎮的掌控。

趙多多作為“流氓無產階級”與其他普通的無產階級區分開來。他們都是屬于土改中被保護的對像。對于他們的暴行有時很難防范。這也是洼貍鎮土改中暴力因素之所以頑固的原因。

趙多多是特殊年代的產物,也是傳統小農文化滋生出來的一種人格變態,扭曲,非人道的傾向?!豆糯分泵嫒诵?,對土改過程中的暴力行為和人性扭曲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四、結語

洼貍鎮之病正是人性在千百年來的專制社會壓迫、奴役之后,面對新的社會制度,自由和民主開始露出苗頭之時,農民的反抗欲望異化成一種“不正常的權勢欲望”和一種“扭曲的社會狂想”,而導致的一系列社會悲劇。土地改革運動之所以偏離歷史的初衷,成為歷史的錯誤,也正是因為這種人性扭曲而爆發的暴力運動?!豆糯窡o情揭露暴力事件,批判土地改革運動中人性的扭曲,使得這個作品超越了以往作品對歷史事件是非功過的思考層面,直面人性。

注釋:

①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24頁.

②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219頁.

③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220頁.

④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215頁.

⑤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223—224頁.

⑥陳思和.土改中的小說和小說中的土改——六十年文學話土改[J].南京大學學報.2010.4.第80頁.

⑦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7頁.

⑧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11頁.

⑨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34頁.

[10]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12頁.

[11]吳培顯.“沉默”與“爆發”的雙重憂患——阿Q、王秋赦、趙多多形象并論[J].湖南社會科學.2007.第153頁.

[12]張煒.古船[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第234頁.endprint

猜你喜歡
暴力人性農民
反性別暴力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逼近人性
“暴力”女
暴力云與送子鸛
向暴力宣戰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