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語文識字教學法

2014-12-02 12:07吳秋連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反思

吳秋連

內容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基本環節,也是促進學生進一步有效閱讀的關鍵環節。而當下傳統的識字教學已不能激發廣大兒童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筆者從一堂優質課中,認識到正確引導學生識字,開發有效的識字教學法,使認字、寫字、讀字三個識字過程有機結合,對提高有效的語文識字教學以及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是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會走路的樹》 識字教學法 反思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以及教學方式,故呈現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但是,從當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語文教學似乎只有一種教學模式:字詞段落篇章的階梯式教學模式。而識字教學也出現嚴重的問題:第一,教師不太重視識字的教學;第二,學生通過簡單地記誦來識字。識字教學應走出就識字而識字的錯誤教學觀,應該加強識字的內容教學,創新識字教學方法,并使認字、寫字、讀字三個識字過程有效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有效的識字目標。筆者從優質課網觀看了山東省青島嘉峪關學校張臻老師的《會走路的樹》,從這堂公開課中,筆者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法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

《會走路的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童話故事,張老師以生動易懂而不乏趣味性的語言,帶動班上大部分學生投入到神奇的童話世界中去,筆者認為這是一堂非常具有借鑒價值的語文課。因為張老師重視了識字的教學,她巧妙地采用多種的識字教學方法,把識字教學貫穿與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教師的魅力、學生的活力以及知識的張力。接下來筆者從張老師的教學過程當中歸納出以下三大方面的識字教學方法并對其進行反思。

一.識字教學法

認字方法

1、開發認字法

從這堂公開課可以看出,張老師在最開始引導學生認字所采用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怎么認字,而是把發言權交給了學生。她通過提問的方式,開發學生自身的認字方法,從而讓學生進入學習的思考。如,她用“路”字,引發學生對認識這個字的方法索引、路徑索引。部分學生發表了自己認識這個字的方法,筆者歸納為偏旁認字法、詞組認字法、單字拆分法等。激發學生對字詞最先的認識,不但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而且可以鼓勵學生自我開發認字方法,進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拼字游戲法

游戲往往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最好幫手,因為在游戲中,孩子們能夠自由地開發自身的學習潛能,并且能使他們感受到在游戲中獲得知識的快樂。張老師意識到游戲對二年級學生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拼字游戲法,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愉快地認字。很多學生都拼出了這些生字,并認識了這些生字。這種認字方法充分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聯想法

聯想法,是思維的一種方式,有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和對比聯想三種。通過聯想,可以進行區別認識,同時加深了對某事物的認識。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相似聯想,如她在講解“路”字的時候,提問學生并呈現了一些偏旁一樣且學生已認識的字。這種聯想的教學思維方式,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識字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寫字方法

1、糾錯法

糾錯的方法,往往比直接講解正確的思路更有效。讓學生預先知道可能發生錯誤的所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有意識避免錯別字的生成。在這堂課中,張老師通過ppt展示一個寫在田字格里的錯誤的字,如“趣”字,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所在,在老師的引導下,把錯誤的筆畫糾正過來,同時,她也強調了所有筆畫應該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關系,教會學生書寫規范和工整漂亮的字。

2、示范與模仿

創立示范法的Bandura認為,兒童的許多行為是通過觀察、模仿等,從而增加良好行為的獲得或減少。教師往往是學生心目中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行為的楷模。張老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也巧妙地采用了示范的方法,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一筆一畫地教會學生寫字,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紙上模仿書寫規范的生字。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老師會走下講臺觀察學生書寫的情況的同時,還給部分學生做出詳細的指導。

3、獎勵法

獎勵也稱為正強化,“是指當學生表現出某一令人滿意的反應之后,教師呈現學生所喜歡的事物,其目的是提高學生該反應的發生概率”。1學生按張老師詳解的寫字要求,各個都很認真地在學習紙上寫上該生字。于是張老師把班上寫得最好的字挑出來,在黑板上展示,同時具體地點評了該字寫得好的理由,哪個地方寫得好就獎勵一顆小紅星。張老師利用這種獎勵措施 ,不但鼓舞了寫字好的學生,還給寫字不好的學生樹立了好榜樣。

讀字方法

1、生生互教

1932年,陶行知從實踐中總結了“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的方法,創立了“小先生制”2。陶行知認為,小孩有著難以想象的力量,小孩能做先生,小孩教小孩,小孩也可以教大人。張老師注意到了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讓學生利用學習紙,同桌之間互為小先生,你不會的字,我教你,我不會的字,你教我。生生互教,形成一個非常和諧、有愛的學習環境,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搭檔朗讀法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加深理解文本思想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識字教學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搭檔朗讀法在語文課堂中不斷出現。它是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有效的配合,可以提高學生之間學習的凝聚力、協調力、自信力等。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張老師通過學生之間配合朗讀,及時糾正了學生讀錯的字詞,同時特別指出句末不同標點符號代表了不同的語境,其相關字詞的音調就有所不同。

3、個別朗讀法

讓學生開口朗讀,是有效識字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為只有讀正確、讀準了,學生才能真正熟練地掌握生字詞。張老師在識字教學中很注重學生的朗讀,在搭檔朗讀之后,她又巧妙地設計了個別朗讀。她采用“火車式”的小組個別朗讀法,任選一列學生,學生一個接一個朗讀不同的段落,教師一個接一個認真指導讀錯的地方。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配合游刃有余。

二、反思不足

縱觀張老師的識字教學過程,她的成功之處首先在于運用了多種不同的識字教學法,使認、寫、讀三個識字過程有機結合;其次在處理師生關系方面,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的師生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筆者認為在這個識字教學過程還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

首先,在引導學生認字方面,張老師通過提問,讓學生索引自己認字的方法,教師不但了解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而且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思考與探索。筆者認為,不足的是,張老師在賞識學生的想法的同時,并沒有對該字進行認字的說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更為科學的認字方法,如教師可以對該字的字義進行認字教學,挖掘更富有深刻意義的認字方法,從而加深學生對該字的內在意義的了解,而不是簡單的對外在字形的認識。

其次,在進行搭檔朗讀和個別朗讀環節中,張老師在學生朗讀完之后直接指出學生讀錯或讀不標準的字詞。筆者認為,教師指出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在教師指出之前,讓班上其他學生來充當“小先生”參與到糾錯的教學活動中,再由教師做簡單的小結,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這樣不僅僅使朗讀的學生意識到讀錯的地方,還能有效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避免發生類似的錯誤。教學設計的每一個小環節都要從整體出發,成功的課堂是使大部分學生都能投身于學習的舞臺中去,而不是個別學生的表演舞臺。

有效的識字教學是奠定學生日后有效語文學習的關鍵環節,所以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要重視識字的教學,結合學情,開發更多的有效識字教學法,使學生在打好語文基礎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參考文獻:

1.肖鋒.學會教學—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9:154.

2.國家教育委員會人事司組織編寫.中國教育思想史專題[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215.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師范學院)

猜你喜歡
反思
寧養社會工作服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反思
由GS地產服務質量事件反思電力工程管理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淺議縣域經濟在招商引資中面臨挑戰和機遇之探析
后現代視域下的網絡綜藝節目及其反思
高職《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