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的勝利——簡述人民群眾在車橋戰役中的貢獻

2014-12-07 02:14孫洪斌
大江南北 2014年3期
關鍵詞:車橋蘇中粟裕

□ 孫洪斌

1944年3月5日~6日,新四軍1師在粟裕、葉飛的指揮下發起車橋戰役,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車橋大捷,從而實現了蘇中抗戰形勢的根本好轉,揭開了華中敵后戰場戰略反攻的序幕。

1944年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不斷失利,為保持其本土與南洋的交通線,發動了大陸交通線作戰,并從華中解放區戰場抽走部分兵力,留下的部隊繼續對解放區實行“清鄉”,抗戰局勢形成了有利于我方的重大變化。

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在深刻分析蘇中戰場敵我態勢之后認為,我軍與敵相比,軍事要素特別是武器裝備上雖處于相對劣勢,但在政治上卻占據極大優勢。至1943年11月底,縣以上都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半數以上的鄉有了黨和群眾組織,通過深入開展群眾運動,我軍得到了當地人民的擁護,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軍民團結,對敵作戰,必能取勝。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粟裕決定在淮寶地區的車橋組織一次大規模作戰。車橋地處蘇中、蘇北、淮南、淮北交界處,同時也是日軍華中派遣軍64師團和65師團的結合部。車橋一旦攻下,運河一段從淮安到寶應的封鎖線就被打破,整個華中戰場局勢就會發生質的變化。就自身發展而言,打下車橋,不但可以破壞日軍瘋狂的“清鄉”、“屯墾”計劃,還有利于扭轉新四軍一師主力部隊和后方機關集中于狹小區域的被動局面,為敵后根據地開展練兵、生產、整風學習三大任務提供一個比較安全、開闊的空間。

為了打好車橋一戰,粟裕利用去淮南軍部開會之便,在往返的路上對車橋周圍的地形、通道、水域進行了深入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做了周密的部署。當時部隊要遠距離奔襲車橋,急需修建幾座交通壩便于攻擊部隊行動。寶應縣委接到筑壩任務,立刻組織動員了3萬多民兵和群眾,利用敵人松懈的夜間悄悄施工?;私粋€月的時間,在綿延約15公里的曹甸、安豐等地共打了5座頂寬1丈、高出水面5尺、穿越湖蕩的交通壩。在一些水網地帶,我軍組織發動廣大群眾把固定橋改為活動橋,河上筑了多種多樣的壩,如群眾發明的明壩、暗壩、斷頭壩、阻塞壩等,敵人的水上交通和運輸工具一遇到這些壩就會“此路不通”了。為了把部隊、云梯和其他器材以及擔架隊運送到車橋附近,動員征用了近千條民船。車橋戰役戰前的準備工作,正是在人民群眾密切配合之下完成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車橋戰役也同樣需要強有力的后勤物資保障。戰前一個多月,蘇中區黨委開會強調指出:仗要打好,后勤工作要保證。為此,淮安縣委和寶應縣委成立了支前委員會,由淮安縣委書記許亞和寶應縣委書記曾濤掛帥,并召集了各區委書記、區長會議,討論和落實各項具體支前任務,保證做到“一切服從前線,一切為了前線的勝利”。為保證支前任務的完成,各區、鄉紛紛成立支前機構,并進行了深入動員,喊出了“新四軍要什么,我們就給什么”的響亮口號。

在開展支前工作的過程中,共產黨員和廣大干部沖在一線,用自己的行動鼓舞群眾,起到了模范作用。廣大群眾在他們的帶領下,組成了一股氣勢恢宏的支前洪流。大量的支前工作主要包括:(一)供應糧草、蔬菜、油鹽、茶水以及各種日常生活用品;(二)協助部隊制作云梯和其它攻堅器材;(三)組織擔架隊,達到1000余副,組織車輛船只運送部隊、民工、槍炮彈藥以及各種軍需物資。

以征糧來說,寶應縣僅安豐鎮就籌集了近5萬斤糧食、上百萬斤柴草。有一位李大娘,為了多送些軍糧上前線,晝夜舂米,膀子都掄腫了,雙手磨出了泡,還不肯停歇。安豐鎮商人抗日救國會從寶應城里搞來了煤油、蠟燭、報紙等物資,僅煤油就有三大船。煤油不僅用來照明,更重要的是作為軍用燃料。當時前線需要一門山炮,淮安縣委動員了150多個身強力壯的基干民兵專門負責運送。

車橋戰役采取攻點打援的戰法,即攻擊車橋據點,同時在蘆家灘伏擊援敵。但車橋據點處于敵中心區,是敵人的心臟,而且設伏地點蘆家灘距離車橋12華里。車橋戰役是大區域奔襲作戰,對支前工作要求很高。廣大人民群眾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克服長距離大范圍支前的困難,保證了車橋戰役的勝利。

一是協助運送部隊到達作戰區域,完成對敵人的攻擊部署。當時,我參戰部隊主要駐扎在車橋以東的蔣營地區。從蔣營到車橋,中間隔著很大的馬家蕩和綠草蕩。當地群眾來往一般都走水路,比陸路抄近十幾里甚至幾十里。因此,我大部隊宜實行水路行軍以贏得有利的戰機。寶應縣委發動和組織了一千多條小木船運送部隊和民工、運送云梯和其它攻堅器材,送過馬家蕩、綠草蕩后,再沿著河道向前行駛,直到接近車橋時,部隊才舍船陸行。

二是協助主力部隊攻擊、包圍車橋周邊據點,保證1師攻點打援部署的實施。當主力部隊攻擊車橋時,地方武裝帶領當地廣大群眾同時把周圍的曹甸、涇口等10多個據點也包圍起來,并把據點與據點之間的通道、橋梁等全部破壞掉,有的敵人一出據點就被打回去,有的則遭到民兵埋設地雷的殺傷。這樣,車橋之敵只能退縮在據點內困守待援。蘆家灘地區南有澗河,北有蘆葦沼澤地,中間公路通過的地方是敵軍增援車橋的必經之路,也是伏擊聚殲敵人的有利地形。日偽軍看到車橋被攻,心有疑慮,躊躇不前,但又不能見死不救,直到戰斗發起十幾個小時之后才趕到蘆家灘,不料正好鉆入新四軍布置的口袋陣。戰役的發展完全按照既定的設想進行,這既體現了粟裕等新四軍指揮員的用兵如神,同時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全力配合。

三是地方黨組織全力以赴,人民群眾舍生忘死,投身到具體戰斗任務中。車橋戰役由1師副師長葉飛任前線總指揮,當時寶應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委曾濤就跟葉飛一起行動。在寶應縣委和淮安縣委的領導下,從澗南到澗北,廣大基干民兵和人民群眾,迅疾行動起來,匯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支前大軍。戰役發起的一刻,安豐、崔渡等鄉鎮的基干民兵,遵照前線指揮所的命令,埋伏在車橋東北角日偽軍一個小據點呂舍的東南角上,以防止和阻擊敵人向涇口方向潰逃。不久,呂舍據點被攻克后,這批支前大軍,即由安豐區委書記兼區長杜文白率領,從車橋北邊繞道到西南角去破壞敵飛機場。3月6日清晨,蘆家灘打援戰斗基本結束。

3月7日,車橋鎮殘敵在援軍接應下狼狽逃竄。早已動員好的寶應、淮安40多個鄉的3萬多民兵、群眾立即進入車橋,迅速平毀工事,拆除圍墻、碉堡,打掃戰場,徹底摧毀敵人的巢穴。蘇中新四軍部隊乘勝威逼車橋周圍敵據點。曹甸、涇口、塔兒頭、張橋之日偽軍如驚弓之鳥,退守淮安。12日,蘇中新四軍收復望直港、蛤拖溝、魯家莊、螞蟻甸、受河。13日,又收復周莊。至此,車橋戰役取得完全勝利。蘇中根據地的黨政軍領導機關進入淮安、寶應以東地區,一直到全面反攻時,這里成了蘇中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領導中心所在地,一塊穩定的戰備基地。

車橋戰役的勝利是蘇中反“清鄉”斗爭中的重要勝利之一,在日偽軍的封鎖下打開了一個大缺口,開辟了進出的通道。

車橋戰役及之后的一系列戰斗,是聲勢浩大的人民戰爭。粟裕在回憶這一段歷史時指出:“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蘇中抗日根據地是在同敵人艱苦頑強的斗爭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蘇中人民是經過戰爭烈火考驗的,因而是最堅強的。這是一條最寶貴的經驗?!?/p>

猜你喜歡
車橋蘇中粟裕
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被授予“揚州市華僑文化交流基地”
汽車車橋結構的有限元分析
蘇中少年英雄——周銀海
蘇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第一次開飛機
凝僑心 聚僑力 助推鹽城高質量發展走在蘇北蘇中前列
粟裕:“圖癡”與“槍迷”
粟裕: 『圖癡』與『槍迷』
粟裕:“圖癡”與槍迷
汽車車橋結構有限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