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情快樂護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與作用

2014-12-08 16:07盧靜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33期
關鍵詞:親情康復患兒

盧靜

兒童親情快樂護理是指患兒住院的整個醫療護理過程中, 以恢復患兒身心健康, 滿足其健康需求為內容, 以幫助減少痛苦和增進快樂為目的, 是優質護理活動中, 整體護理和舒適護理理論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具體應用。使患兒無論在生理、心理上達到最愉悅的狀態或降低其不愉悅的程度增加快樂元素這一核心理論在兒科優質護理中的具體應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293例2~6歲的患兒實施了親情快樂護理, 其中男171例,女122例;1~3歲183例, 3~5歲110例。

1.2 方法

1.2.1 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在“護理札記”中就明確了環境與疾病的發生、發展的密切關系。建設適合兒童就診和診治的環境[1], 溫馨、童化的家化的環境可使患兒產生愉快、親近信任感。

1.2.1.1 結合兒童心理特點, 將病房走廊墻壁、窗戶等處粘貼上富有童趣、故事情節的水晶貼畫, 將病房布置成的溫馨而具有童趣、家化[2]。并設有圖書角及圖畫板, 并跟隨節日的變化粘貼圣誕老人像及年畫。樂園式的就診環境減輕患兒緊張, 恐懼心理, 對患兒的心智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并利于疾病的康復縮短疾病康復時間[3]。

1.2.1.2 選擇粉色及花色的護士服, 卡通圖案的發夾固定護士帽, 各類有趣的卡通粘貼裝飾在胸卡上, 用以吸引患兒的注意, 引發患兒的興趣, 分散患兒對處置、查體治療的注意,從而能消除其緊張、焦慮的心理, 可以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1.2.1.3 使用兒童化的語言和溝通方式, 強化患兒的信賴,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融合的護患關系是兒童快樂配合治療的基礎。

1.2.1.4 護士運用親切的話語和肢體動作與患兒溝通, 營造患兒快樂、愜意的氛圍。

1.2.2 使用適合兒童心理需求的快樂方法。拉近與患兒的距離 , 密切護患關系[4]。

1.2.2.1 禮貌待患, 微笑服務, 規范服務。減輕家長的心理負擔和煩燥情緒, 能讓患兒與護理人員盡快熟悉起來, 消除陌生感 , 增進親近感[4]。

1.2.2.2 建立健康宣教園地。色彩艷麗的卡通圖案配上相應的護理知識, 并設有“兒童快樂園地”粘貼患兒生活照及患兒折紙、自繪畫等, 用以吸引兒童及家長注意, 并能達到健康宣教的目的。

1.2.2.3 合理利用休閑時間, 將同類疾病患兒集中在一起,進行游戲、做操、折紙、繪畫等有益活動, 能培養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集體主義觀念。

1.2.3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兒童的神經系統有巨大的習慣性, 夸獎和鼓勵能強化兒童的獨立性, 能對疾病治療引起的不愉快因素起到抑制作用[5,6]。針對兒童心理特點, 將鼓勵、賞識教育運用到臨床護理中, 能開發患兒積極向上的潛能, 培養其應對挫折、困難的信心。

1.2.3.1 獎勵積極勇敢配合治療的患兒, 尤其在進行有創、致痛性操作時, 會給配合治療的患兒發放卡通粘貼, 作為患兒配合治療的獎賞, 貼到額頭上或手背上, 積極配合治療的,收集5張后, 可換取更大、更好的貼畫。許多患兒出院帶回家珍藏。這樣做使患兒的成就感得到了體現自信心得到了滿足。

1.2.3.2 對于2.5歲以上的患兒, 在住院期間綜合表現優秀的患兒發放“勇敢小戰士獎狀”, 激發患兒的勇敢和榮譽感,培養了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2 結果

深入開展優質護理, 在兒科臨床護理中實施了兒童快樂親情護理。82例患兒在診治、護理過程中出現恐懼、緊張、不配合、哭鬧、逃避等現象, 211例患兒表現出開始焦慮恐懼, 實施親情快樂護理后表現出愉快配合醫護診治工作。

3 調查分析

3.1 對患兒行入院, 出院以及致痛性操作(包括手術、換藥)前后出現生理、心理反應、面部表情及動作變化, 情緒依賴性等心理反應指標及治療依從性的前后變化來評估患兒焦慮程度的變化。其中82例患兒對環境的改變及致痛性操作仍有恐懼、反抗不配合情況發生。其余211例在住院期間實施親情快樂護理后表現與平常生活中表現大致相同, 在生理、語言、動作反應, 情緒等心理反應指標及治療依從性上表現出沒有不愉悅感, 或開始時有不愉快、反抗表情, 經反復鼓勵、親昵誘導后緩解, 表現出能積極配合治療并有愉悅感[7]。

3.2 患兒疾病康復療程較常期略縮短, 并能有效減少臨床護理并發癥的發生。由于采取獎勵、賞識、快樂親情的護理方法及心理暗示的作用, 使患兒的心理因素對各類疾病的康復起到了促進作用[8]。臨床調查中的患兒表情和動作反應如常并以積極、好奇情緒為主。治療的配合程度和依從性大大提高, 疾病的康復療程不同程度縮短。護士積極鼓勵及患兒的積極配合的心理, 有效地減少了患者臨床護理并發癥的發生。

3.3 通過患者工休座談會及患者滿意度調查分析, 患者滿意度從原來95.8%上升到98.9%。并且家長在調查問卷中對護士言語及操作有文字具體評價。醫生及醫技人員兒童親情快樂護理持贊賞態度, 受到家屬、家庭、醫院、社會的好評。

4 討論

4.1 兒童親情快樂護理的開展, 營造家的溫馨和親情, 降低患兒就醫過程中的不愉快, 使其最大限度達到愉悅狀態, 以達到恢復身體健康, 健全心智的作用與目的。

4.2 兒童親情快樂護理符合兒科患者生理、心理特點, 疾病身體的痛苦而情緒的快樂可使患兒免疫功能增強, 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利于疾病的康復[9]。

4.3 生病住院的患兒, 需要疾病的治療, 家人的寵愛, 童年的快樂, 護理人員在為患兒提供良好醫療照顧的同時制造了快樂, 調動患兒面對困難的積極態度, 塑造了堅強的毅力[10]。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95.

[2] 張艷玲.構建“兒童親情快樂護理模式”的臨床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中旬, 2009(6):19-21.

[3] 陳秀芳,楊秋華.兒童樂園式住院環境對患兒康復影響研究.護理研究, 2002, 16(6):63.

[4] 陳華君,李坤岑.舒適護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臨床合理用藥, 2014, 7(3):155-156.

[5] 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5:72.

[6] 崔燕,韋弘.快樂護理模式在學齡期住院患兒中的應用與體會.吉林醫學, 2010, 31(36):6863.

[7] 周成.應用“快樂護理”提高腎病綜合征患兒激素服藥依從性的實踐.中國護理管理, 2014, 14(3):315-316.

[8] 張秀琴.親情快樂護理在神經外科手術患兒護理中的應用.全科護理, 2014(6):36-37.

[9] 李心天,岳文浩.醫學心理學.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52.

[10] 韓曉虹,馮桂英.倡導“快樂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基層醫藥論壇, 2011, 15(9):218-219.

猜你喜歡
親情康復患兒
KD患兒急性期h-FABP、PAC-1表達與冠狀動脈受損的關系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偽親情何以大行其道
“暖男”石卓:用懷抱安慰患兒
增進親情的項目推薦
特發性矮小患兒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達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親情故事兩篇
中醫康復學教學方法探討與實踐
補陽還五湯聯合康復治療腦卒中3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