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體國家安全觀”解讀

2014-12-17 22:51李敏
領導文萃 2014年24期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非傳統安全觀

李敏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美元儲備國,在當今全面開放的大背景下,存在著各種國家安全問題,而且越開放,面臨的安全風險也越大,因此,如何兼顧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確保國家安全也就越來越重要。今年4月15日,在我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并集中闡述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就如何認識和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及其相關問題,本刊特約記者專訪了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特邀研究員劉躍進。

領導文萃:中國現在正處在從一個地區大國向全球大國過渡的時期,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顯得尤為緊要,請劉教授簡要介紹一下“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的背景。

劉躍進:新一屆領導人執政后,人們發現與前任有很多不同之處,例如加大了反腐力度,打掉了一批大老虎、中老虎、小老虎;例如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作風轉變,遏制了官員貪污腐敗的勢頭。同時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很少被大家關注,就是特別強調國家安全,對國家安全做了緊鑼密鼓的布局。首先是去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還對此專門做了長段說明。其次是今年1月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式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這種情況的出現,當然需要在國家安全觀念上有所改變,有所創新。這可以說是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最直接的背景。

但是,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及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還有其更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這就是改革開放30多年后整個中國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現在不僅需要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越來越需要整個國家的安全。

我們知道,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對國際國內形勢有一個簡潔明了的判斷,那就是:對外,世界大戰打不起來 ;對內,階級斗爭不是主要矛盾,因而要抓住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設、求發展。正是這個判斷,使我們可以不過高增加國防投資,降低了國家安全消耗,把有限的資金用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上,在3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國內生產總值上相繼超過英國、超過德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老二。物質財富的增加和豐富,經濟利益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展,必然形成許多過去沒有的安全問題。

事實上,幾十年來,在社會經濟財富迅速積累的同時,我們的安全問題也在不斷積累。在中國迅速發展或崛起的過程中,不僅外面世界對我們的看法變了,我國對外面世界的關系也實實在在變了,這其中就包括您說的“中國在從一個地區大國向全球大國過渡”。多年來一直在說的“中國威脅論”,其實就反映了一些國家及其學者、政客、軍人、百姓,對中國迅速發展的不適應。就最重要的中美關系來說,一些人就認為中國這個新興大國,對美國這個守成大國提出了多方面的新挑戰。一方面,中國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任何國家也都沒有任何理由阻擋;另一方面,中國的發展的確使一些國家感到不安,或者說確實也引起了一些國家的不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過去沒有力量做的事,現在有力量做了,對此別人不適應;我們過去一忍再忍的事,現在不能再忍再讓了,別人會擔心,會防范。這就形成了一些新的安全矛盾,有時會成為安全沖突,甚至可能會陷入“安全困境”中惡性循環。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國民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扎根發展,他們的正當利益和安全需要,我們的國家和政府也應該給予保障,但是如果保障的措施和手段不適當,又會引起新的矛盾和新的安全問題。因此,如何化解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嚴峻的外部矛盾,走出“安全困境”的惡性循環,打破國際上對我國發展的擔心,以及某些不適當的限制,甚至是某些自以為是的制裁和圍堵,適時、適度、適當、有效地保護國家、企業和國民在整個世界上的利益和安全,這些年已經逐漸成為中國領導人不能不深入思考和仔細謀劃的事。這可以說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的國際背景或外部因素。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還有更重要的內部原因或國內背景。這幾年,通過觀察和研究,我把當前中國國家安全的總體狀態概括為:內憂外患并存,外患不斷升級,內憂甚于外患,社會矛盾加劇,政治生態乖戾,形勢復雜嚴峻,應對措施乏力。與外部問題比較起來,國內經濟、政治、社會甚至軍事等領域的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多年來不斷加劇,解決起來又沒有什么非常得力的措施,有時甚至是顧了東顧不了西,按住葫蘆浮起瓢。此起彼伏的群體事件,到今天人們已經見怪不怪;黨政軍內部的嚴重貪腐,我們也早已習以為常。但是,這些問題并沒有因此不是問題,相反卻越來越嚴重地挑戰我國的國內安全,嚴重威脅和危害著整個國家安全。這些問題發展到今天,需要國家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了。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厲打擊黨政軍各界的貪污腐敗,就是新一代領導采取的比較有力也初見成效的措施;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制定實施國家安全戰略,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如此等等,也是新一代領導在治國安邦上采取的有力措施。

對于這兩方面的背景,習總書記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時,有過簡潔明了的概括。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面臨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而我們的安全工作體制機制還不能適應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個強有力的平臺統籌國家安全工作?!睆亩羁剃U明了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背景與必要性。

除了這些現實背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背景,這就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中國黨和政府對于“新安全觀”的探索和倡導,以及對國家安全認識的不斷演進。中國政府針對國際安全提出的“新安全觀”,其核心最終被概括為“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在對外安全和國際安全領域是具有新意的非傳統安全觀。但是,由于它僅僅針對國際安全和對外安全,不涉及國內安全問題,因而并不是完整的國家安全觀。為此,就需要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國家安全觀來替代如上的“新安全觀”。事實上,從2006年起,中國黨和政府就很少再提“新安全觀”,起碼在中共黨代會的報告和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黨政重要文件中,很少再用“新安全觀”了。但是,黨和政府對國家安全問題的探索,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而是在不斷推進和深化對國家安全的認識,特別是在不斷加強對各種非傳統的國家安全問題的認識。為此,就需要一種新的國家安全觀來填補“新安全觀”退隱后的空缺。這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產生了重要的催生作用,同時也提供了某些可以借鑒的材料。

領導文萃: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復雜。請您介紹一下 “總體國家安全觀”都包含哪些主要內容。

劉躍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以后,各方面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有不同的概括,有的概括比較復雜,有的概括比較簡單,最簡單的是把它說成是“十一個安全”,即習近平在講“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時提到的“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

我認為,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既不能把它簡單概括為“十一個安全”,也不能局限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時的講話,而必須把習近平關于國家安全的主要論述全面概括進來。當然,主要內容還應以習近平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當時的講話為主。依我的理解,可以用“六個總體設計新思路”、“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五個既重視又重視”、“十二個國家安全要素”、“四個國際安全理念”來概括。

所謂“六個總體設計新思路”,分別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習近平提出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四大職責”,以及“總體國家安全觀”。具體來說就是,第一,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二,制定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第三,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第四,制定國家安全工作方針政策;第五,研究解決國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六,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這里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總體國家安全的內容,表面看好像是“自我相涉”,實質上并不矛盾。習近平在論述總體國家安全觀時,就講到了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這六個方面,是指導當前整體國家安全工作的六個戰略性新思路。

所謂“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就是習近平在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講話中非常明確指出的:“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边@里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安全為宗旨”。這句話體現了人民在國家安全觀中的核心地位和根本目的。

所謂“五個既重視又重視”,習近平在關于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講話中說的也很明確,就是“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這些觀點,體現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全面性、整體性、系統性、辯證性。

所謂“十二個國家安全要素”,是在習近平講“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時提到的“十一個安全”,加上他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論述中講到的“國民安全”。這就成了十二個國家安全要素,即國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這里的“國民安全”,應視為與前面講的“人民安全”相同,因而“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也可以理解為“以國民安全為宗旨”。

所謂“四個國際安全理念”,是習近平在今年5月亞信會議第四次峰會上所提亞洲安全觀包括的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我之所以把亞洲安全的四個理念概括進總體國家安全觀,又超越亞洲范圍把它們稱作“國際安全理念”,首先是因為這四個安全理念事實上不僅適用于亞洲,而且適用于更廣泛的全球國際社會,其次是因為習近平在一個多月前講到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時,明確提出要“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要“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

雖然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有兩點必須首先強調,其一是“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核心理念,二是統合傳統國家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國家安全問題的全面性、整體性、系統性、辯證性思維。

領導文萃:有人說,習總書記首次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是過去提出的“新安全觀”的升級版,是對“國家安全”的再定義。您能否談談“國家安全”、 “傳統國家安全”、 “非傳統國家安全”、 “綜合安全觀”這些相關提法的內涵及其聯系。

劉躍進:我先說一下升級版問題??傮w國家安全觀確實是中國官方在世紀之交提出并長期倡導的“新安全觀”的升級版。大家知道,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只涉及對外安全或國際安全問題,沒有涉及內部安全或國內安全問題,因此,雖然新安全觀在對外安全和國際安全方面具有非傳統的思維特征,可以稱為一種非傳統的對外安全觀和非傳統的國際安全觀,但由于國內視角的欠缺,它難以說是非傳統國家安全觀。如果硬要說它是國家安全觀,那么也是一種片面的國家安全觀。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雖然在對外安全和國際安全方面,“新安全觀”體現了非傳統安全思維,但中國官方當時在國內安全和整體國家安全上,秉持的依然是傳統國家安全觀,依然把軍事安全、政治安全看作國家安全的核心和重心,依然強調軍事政治力量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頭等重要地位和作用。這種思維方式,不是非傳統的國家安全觀。與此不同,“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不僅在強調國家安全的民本性上體現了非傳統思維,而且還通過強調“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統一了國家安全的內外兩個方面;通過強調“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等多方面的論述,統一了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兩個方面的豐富內容,因而它既區別于傳統國家安全觀,又區別于低級非傳統國家安全觀,是一種高級非傳統國家安全觀。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需要區別四個概念,即傳統國家安全觀、非傳統國家安全觀、低級非傳統國家安全觀、高級非傳統國家安全觀。傳統國家安全觀是只強調政治安全、軍事安全、領土安全等傳統安全要素和傳統安全保障手段,而不可能看到或者沒有看到各種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國家安全觀。非傳統國家安全觀則是強調各種非傳統國家安全問題的國家安全觀。但是,如果在強調各種非傳統國家安全問題時,無視或貶抑傳統安全問題,那么這只能是一種低級非傳統國家安全觀。至于高級非傳統國家安全觀,則是在強調非傳統安全問題時,能夠兼顧各種傳統安全問題的國家安全觀??傮w國家安全觀,正是一種統合兼顧了傳統與非傳統兩個方面國家安全問題的高級非傳統國家安全觀。

猜你喜歡
總體國家安全觀非傳統安全觀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王毅:秉持踐行正確的民主觀、發展觀、安全觀、秩序觀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傳統文本批評話語研究
推動國家總體安全觀入腦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慢、輕、微、精”,做傳統行業的非傳統企業……何丹妮
“新安全觀”下高校國防教育新形式探索
關于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思考
論當代插圖藝術的非傳統媒介化
依托國際組織 保障我國非傳統安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