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走轉改”中把主題報道做得更好看

2014-12-21 09:33唐務遜
中國記者 2014年1期
關鍵詞:走轉改原生態民生

□ 文/唐務遜

(作者是大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

編 輯 吳長偉 mailv@xinhuanet.com

走基層:讓記者養底氣,讓報道接地氣

走基層要“走下去”,更要“沉下來”,具體體現到報道中有三個方面:

一、民生視角。主題報道離不開宏觀、歷史和成就,但要很好地用電視語言表達出來,最好的新聞由頭或切入點則是微觀、當下和問題,而最有說服力的是民生變化,用百姓的真情實感、基層的發展變遷、記者的所見所聞,來以小見大、由點到面,體現新聞真實性。2013年10月是東北振興戰略實施十周年,大連臺推出10集主題報道《振興十年·大連紀行》,但每篇報道都沒有宏大敘事、宏觀說理,而是通過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普通勞動者或普通市民工作和生活的變化來微觀、平實展現,以東北振興戰略給人們的實惠來說明相關政策和措施的實施效果。比如:在講與民生最不貼邊的東北亞航運中心建設時,報道只選取大連港的一位集裝箱吊裝司機,通過他從最初活少、到港外國人少、裝箱產品“傻大黑粗”、技術要求不高、個人收入不高到現在忙不過來、到港外國人司空見慣、裝箱產品“名優新特”、技術要求高、個人收入翻番上升,來很“民生”地全面、真實體現大連集裝箱吞吐量從十年前不足200萬標箱到現在年1000萬標箱的跨越。

二、動態呈現。主題報道的一大頑癥是經常在“過去完成時”中表述,不符合“新聞是對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的定義,要強化“新聞性”,從“歷史梳理”變為“觀照當下”,就要讓報道回歸“現在進行時”,從當下最新進展中破題,從基層中新鮮的具體人和事入手,折射歷史變化和宏觀成就,體現新聞的生動性。其中有個誤區需回避,就是動態僅是局部動態,僅以動態事件為由頭引入后就萬事大吉,其他都是政策措施和成就數字的堆砌。大連臺的做法是,動態是連貫性的,通過事物發展邏輯把一系列最新發生的新聞事件及典型當事人有機串聯,來展示報道主題的發展變化軌跡,其中的政策措施和成就數字則是粗線條的,點到為止,詳細內容見隨后的附屬報道。

三、正視問題。當前正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主題報道要宣傳成績、激發正能量,也不能回避問題、消除負能量,有些報道從負面切入,更可以彰顯各級黨和政府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和艱苦努力,有問題、有曲折,有理性思考、有解決路徑,更顯得成績來之不易,報道也會更好看。當然報道要有“問題意識,建設心態”。比如:每年年初,大連臺都會推出“情暖濱城”和“民生愿景”兩個主題專欄,分別報道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上年完成情況和當年部署,這兩個專欄并不全是“歌功頌德”,都以采訪同期聲發出百姓呼聲,指出哪些項目做得不好、哪些項目沒有列入,督促政府改進工作。

轉作風:讓記者下力氣,讓報道聚人氣

主題報道要產生好的效果,需要記者從以下三個方面轉變作風。

一、從刻意導演向原生態呈現轉變。聲畫一體是電視的最大特點和優勢,原生態呈現也是確保電視新聞真實、鮮活的最好方式,但要捕捉到原生態,需要下“笨功夫”、花“大力氣”,首先記者要靠真誠贏得采訪對象的信任,讓他放下戒備,在鏡頭面前真實展現,其次記者不能用導演、擺拍去刻意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要靠過程呈現來得出結論,而不是按結論來選擇過程。

二、從通稿向原創轉變。這要求一方面在策劃選題時,選題是原創的,真正“人無我有”,主動地創新議程設置,為報道的原創性提供空間;另一方面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增強創新意識,對采訪中介紹的情況或材料不能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而要敢于質疑、認真求證,用獨特的視角、語言和方式表達。

三、從跟風向獨創轉變?,F在新聞界有一種風氣,就是“一哄而上”,許多報道是“你有我有,全都有”,報道內容和形式同質化嚴重,真正自己獨自挖掘的第一手獨創東西很少。要避免這種狀況,就得以差異、特色、深度取勝,同樣的事,比拼角度好、了解真、形式活、體驗深,也就是第一落點有新意、第二落點更有味,從“在場”向“發聲”轉變。

在“走轉改”活動中,大連臺推出了一批原生態、原創性、獨創性主題報道,這些報道既互相借力共同造勢,又差異化定位承擔不同功能,以系列報道、集群播出的形式相繼推出或交互播出,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原生態主要體現在民生類和人物類報道,如記錄新技術、新品種、新政策給農民帶來新生活的《鄉村新亮點》《農家新事》,反映好人好事的《文明的感動》《身邊好人》。原創性報道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像反映東北振興戰略實施成就的《東北行》《大連使命》。獨創性報道主要是由上級統一布置的報道,主題是“命題作文”,報道內容則由自己獨創,比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報道《非常危機非常道》《鍛造競爭力》,反映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效果的《澎湃海岸·動力現場》《藍色激蕩·海岸行》等。

改文風:讓記者長靈氣,讓報道有生氣

“走轉改”重在“改”,使新聞報道的文風由“假長空”改為“短實新”,電視新聞的改文風需要從電視傳播規律出發,用現場、情節、細節表現。對主題報道來說,就是要把時代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溫度、語言親和度有機融為一體,讓報道既好看,又不膚淺;既精準,又不晦澀;既貼近,又不疏遠,讓觀眾愿看愛看。

一、站在時代高度改題材。改題材是改文風的核心,因為新聞好不好看首先取決于題材是否吸引人,站在時代高度改題材就是要緊貼時代潮流和要求,選擇那些具有鮮明時代特點和濃厚生活氣息的題材,去表現社會關切。對主題報道來說,就是要找到宏觀與微觀、理性與感性的最佳切合點,巧妙地把國計與民生、國情與民情、政策與民意有機融合,把報道的時代高度體現到社會關注、民生關切的熱度之中,特別要注重選擇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題材,報道那些發生在老百姓身上的事、老百姓關心的事,努力把“硬”新聞做“軟”,中央電視臺2013年“五一”的《走基層·工人偉大 勞動光榮》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二、蘊含思想深度改內容。主題報道以深度見長,自然離不開宏觀梳理和綜合分析,但深度并不是要記者賣弄淵博的學識和高深的見解,也不是要記者對宏觀梳理和綜合分析進行簡單堆砌,主題報道的思想深度主要體現在記者對報道主題的挖掘深度,對新聞事件的采集深度,對重大問題的分析深度,思想的光輝要靠那些充滿生機、發人深省,具有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新聞事件來展現,也就是要用生動鮮活的人和事,來把抽象的思想、凝煉的文件、宏觀的政策、枯燥的數字,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電視語言,讓思想深度生動可見、微觀可感,明確具體,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三、提升情感溫度改形式。主題報道大多說的是好事,但好事要說好,就必須有好的形式,“基層體”的“原生態反映、紀實化風格、平民化視角、故事性敘述、連續性跟蹤”就是經實踐檢驗、大家一致贊賞的好形式,其突出特點是老百姓當主角、善于講故事、巧妙設議程,用細節來提升情感溫度,體現到主題報道之中,就是要“原生態、紀實化”地從報道主題的最新進展中去破題,從一件件“平民化、故事性”的具體事件入手,通過“點”上典型人物和事件自然表現出的典型細節,來真實、生動、具體地展現“面”上的“好事”,這種“點”上的“好事”既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層層推進,只要報道需要,只要能把它們銜接好,就會好看,就會有穿透力。

四、增強語言親和度改表達。主題報道相對客觀理性,但理性客觀并非冷峻生硬,親切質樸的語言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這就要求報道說實話、說家常話、說親熱話,多使用質樸、親切、直奔主題的群眾語言,去掉文件化、概念化、八股腔的語言。

自“走轉改”活動開展以來,大連臺積極踐行“走轉改”精神,大力改進主題報道的題材、內容、方式和表達。在題材方面,注重把宏觀成就與民生改善相結合,把發展變化與具體人物結合;在內容方面,注重對曾經報道過的人物、事件進行再度跟蹤、持續挖掘;在形式方面,主體報道注重用“基層體”講故事,相關的發展思路、政策措施和成就數字則是附屬報道,主要以新聞背景和數字鏈接的形式出現,用字板或動畫來呈現;在表達方面,在記者編輯中開展學習使用電視語言和群眾語言活動,在新聞主播中開展互動語態培訓,讓所有采編播崗位更好適應“走轉改”要求,增強親和力。

猜你喜歡
走轉改原生態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問飽含為民之情
原生態靜寧蘋果
“錢隨人走”飽含民生期盼
民生銳評
全媒聯動融入、強化責任擔當,把脫貧扶貧作為“走轉改”重要抓手
對“走轉改”活動常態化的幾點思考
故事細節語言
“原生態”土榨油存安全隱患
“天籟”般的原生態自然之美——由《莊子·齊物論》觀原生態自然之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