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自身強項 延伸報道鏈條——淺析《中國環境報》食品安全報道

2014-12-21 09:33文/徐
中國記者 2014年2期
關鍵詞:餐廚轉基因食品

□ 文/徐 琦

(作者是《中國環境報》新聞專題部主任)

編 輯 王清穎 wangqy1012@gmail.com

抓現象更要抓本質

《中國環境報》以環境新聞報道見長,而食品安全問題背后往往蘊藏著環境根源?;诖?,環境報的食品安全報道較少涉及片段式、簡單化的動態資訊,不是追著其他媒體后面跑,僅僅熱衷于搶“一手”新聞,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環境與食品安全問題的交叉區域,探究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力爭搶占“第二落點”。

食品安全報道包括食品生產、食品加工技術、運輸儲存技術、政府相關立法、監管執法行動,還涉及宗教、道德、人生的自我選擇、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問題。而《中國環境報》的報道則在此基礎上,繼續拉長這一報道鏈條,以環境問題為切入點,反觀食品污染的原因,給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總的來看,環境惡化是拉低食品安全指數的一大黑手。從源頭來說,一些地區GDP越來越高,工廠越來越多,“三廢”——廢渣、廢水、廢氣排放量越來越大,加上農藥的大量使用,使重金屬元素等有毒物質殘留在土地和水中,且多年難以分解。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產出的農產品難以滿足食品安全要求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從過程來說,食品工業中的食品包裝、餐具等環節存在的環保問題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隱患之一。從末端來說,餐廚/廚余垃圾的處理不當,也將直接造成地溝油橫行肆虐。

如2013年5月媒體曝光“湖南鎘米事件”,《中國環境報》在第一時間刊登評論《鴕鳥還能當多久?》。由于湖南有色金屬礦業發達,初始階段,有不少人懷疑這是當地土壤由于受到工礦企業的污染而將鎘轉移到水稻中。然而,根據我們的分析,鎘米的產地湖南省攸縣并非鄰近礦業,且有湖南省環境監測站的數據支持,那么鎘又是從哪來的呢?在這篇評論中,作者做出大膽推測,鎘主要來自于化肥的過量施用。因為磷肥中含有一定數量的鎘,不當施用磷肥會造成土壤鎘污染,已經得到國際公認,在部分歐美國家,磷肥中的鎘含量被嚴格立法限制。

之后報社派出記者赴湖南當地調查,通過采訪專家,了解到湖南是目前全國土壤酸化面積最大的一個省,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活性較大,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導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農用化學品的大量投入以及不合理耕作等。此次“鎘大米”危機的爆發,便是敲響了環境容量到達臨界點的警鐘。一方面是不斷增長的糧食離不開化肥農藥的支撐,另一方面是化肥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不斷加劇,我們似乎陷入了兩難的抉擇。記者并未停留于此,還進一步介紹了化肥減量化的解決方案和相關研究進展。

既要看病也要抓藥

從“瘦肉精”“染色饅頭”“西瓜膨大增甜劑”“染色花椒”到蘇丹紅、毒奶粉,細數這些被曝光的不合格產品,雖然分布在全國各地,但在經過各級各類媒體競相轉載與爭相解讀之后,受眾從這些報道中推及其余、主觀想象,把“個案”推而廣之到整個行業、整個社會,造成公眾不敢消費、不放心消費,社會誠信體系進一步瓦解、社會焦慮加劇。

誠然,由于我國食品工業企業數量大、規模小且分散,監管體制不順,監管力量不足,食品安全問題確實普遍存在,媒體發揮“瞭望哨”的作用,作為“第三方”進行監督無可厚非,但如果純粹為嘩眾取寵,只報憂不報喜,或是極力渲染夸大而罔顧科學性,不經論證隨隨便便就拋出“有毒”“致癌”等聳人聽聞的字眼,不僅打擊了整個食品工業,也讓媒體自身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隨著政府信息公開和公眾風險意識的加強,再加上媒體一邊倒的議程設置,極易讓人產生不安全感。然而,這些問題都是無解的嗎?當然不是。報道的宗旨在于平衡、客觀,除了報道食品安全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應關注地方的一些實踐經驗,為讀者傳輸正能量。

如《中國環境報》2013年7月15日頭版頭條刊發了一篇報道《種田新理念 蛙聲唱豐年》,介紹了上海積極探索種植業面源污染防控模式,在這里,有不施化肥農藥、全靠青蛙捉害蟲的生態“蛙稻田”,有利用茭白——水稻體系減少氮磷污染的養分梯次利用水田,有變廢為寶利用秸稈減少白色污染的藍莓基地。2013年5月2日頭版頭條的《引來“治土草”解去“環江毒”》則詳細介紹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縣推廣種植“治土草”修復中毒土壤的經驗,通過“邊生產、邊修復、邊監測”,使農田產量恢復到原有水平。而2013年6月11日生態版的報道《播種無農藥的明天》則從陜西省洛川縣的一位普通果農的親身經歷入手,為讀者指出又一個新路徑:停用三氯殺螨醇等有害農藥,通過應用新技術,同樣可以大幅提升農產品的內涵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

經常在媒體中看到大量打擊地溝油的法制新聞,而《中國環境報》力主從推動餐廚垃圾資源化的角度,從源頭上防止地溝油的產生,并長期關注各地餐廚垃圾的管理經驗。如2013年8月29日的城市版刊出整版報道《廚余/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路在何方?》,深入剖析地溝油背后利益鏈條的同時,還介紹了一些小區的成熟經驗,得出的結論是:之所以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在全社會難以推廣,根本原因在于尚沒有哪種工藝在成本控制、循環利用、安全低碳等方面實現較為適宜的綜合效益。實際上,這已經為解決問題指明了努力方向。

更通俗才更專業

專業,是環境報多年來風格年建設的一大訴求。一份專業的報紙,并非要把報道做得高深莫測、晦澀難懂才叫專業,恰恰相反,如何把原本非常小眾的專業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向廣大讀者傳播,才是體現專業的試金石。

食品安全關乎國計民生,食品安全報道自然也要讓老百姓讀得順口、看得明白。當前食品安全報道一直以告知性消息為主,即所謂的“爆料”,這樣的報道雖然富于爆炸性,但卻容易浮于表面。但現實是,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并非簡單的造假制假,往往涉及復雜的專業知識。許多媒體只傳播信息而不作解釋,往往會讓公眾接收到無效信息;或是解釋不到點上,簡單傳播“每天吃1000顆蘇丹紅鴨蛋才能致癌”“每天6顆鉻膠囊才會有危害”等言論,看似闡明了食品安全的量效關系,卻絲毫沒有考慮到公眾的心理接受力。

科學的報道需要通俗、生動,同時,要把主要內容用中心思想的方式提煉出來。在報道食品安全問題時,環境報把科普作為體現媒體社會責任的重要抓手,在“應知”版中用大量篇幅對食品質量安全衛生相關知識進行介紹,同時結合突發性食品安全事件等社會熱點,對相關媒體報道中涉及的科學參數和專業術語作通俗化解釋,做到知識性和時效性的完美結合。

“有機食品”憑什么這么貴?雜草全憑拔,蟲子靠人捉?!坝袡C食品如何認證?認證過‘三關’,耗時幾個月?!眱H從以上兩個問與答,環境報食品安全知識科普的輕松活潑的特點可見一斑。

針對近期社會對轉基因食品產生的懷疑態度,《中國環境報》推出專題《什么是轉基因食品?》,在介紹轉基因食物的“前世今生”、分類、優劣外,把正、反方意見擺出來,讓讀者自己判斷。同時還把各國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進行介紹,尤其是有力澄清了“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的錯誤說法進行澄清。報道除了引用袁隆平、顧秀林等國內一流專家對轉基因食品的觀點外,還進行客觀中立地評述:“對于一種新生事物,爭議是不可避免的,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好事,可以促進新生事物不斷完善?,F在應該做的工作是,盡快完善現有技術,爭取在最短時間里取得更準確的科研結果;同時,要加強轉基因食品的市場管理,嚴格審批,強化標識等,讓民眾明明白白購買,放放心心消費……至于轉基因食品到底吃還是不吃,把選擇權交給公眾自己吧?!?/p>

而在4家乳制品進口企業被曝光其產品可能受肉毒桿菌污染后,《中國環境報》也及時推出專題報道《對食品污染,你了解多少?》,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猜你喜歡
餐廚轉基因食品
探秘轉基因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轉基因,你吃了嗎?
餐廚垃圾厭氧發酵熱電氣聯供系統優化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廚垃圾連續堆肥的性能試驗
食品造假必嚴懲
餐廚垃圾的微生物處理技術
我國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行業分析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天然的轉基因天然的轉基因“工程師”及其對轉基因食品的意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