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體會

2014-12-25 01:25王達海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施工質量控制

王達海

摘要:本文結合筆者進行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的實際經驗,提出了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時較易出現的標高、平整度、裂縫等問題,這些質量問題需要在工程施工前進行細致策劃和準備,同時合理的材料選取,通過一系列合理方法在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

關鍵詞:混凝土地面,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V331文獻標識碼: A

在建筑機房或工業廠房的施工中,常常會進行大面積地面混凝土的施工,因為建筑功能的特殊需求,對施工質量控制的要求也相當高,整個地面的強度以及平整度均要達到規范要求,同時不得有開裂、局部沉降等質量問題出現。筆者結合親身經歷的許多大面積混凝土實際工程,對工程實體質量進行跟蹤,對施工質量控制的效果總結,認為大面積混凝土會產生質量問題存在于以下地方:第一,地面平整度與標高的誤差超過規范要求;第二,地坪表面局部反砂、起灰;第三,地坪表面出現裂縫;第四,地面分隔縫處有局部變形及沉降現象。

針對以上的各種質量問題,以某工程地坪混凝土的施工中進行了科學的質量管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工程交付投入使用后,至今仍沒有地面質量問題出現。

一、工程概況及混凝土原料說明

某工程地坪混凝土面積為34000m2,該地面工程的基層為200mm厚的C25抗滲細石混凝土,水灰比0.5,含砂率是41%,混凝土表面散1:1的水泥砂子邊打邊抹光,混凝土中配置直徑為6mm的@150*150雙向鋼筋。由于整體地坪等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還要做環氧樹脂耐磨面層,這樣就對大面積混凝土的表面抗裂性和平整度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更嚴的要求,需要加強對大面積混凝土整體面層質量控制與施工管理,以防止其出現翹曲、龜裂、裂紋等現象。

大面積的混凝土地坪工程,其所用混凝土強度等級通常是C20~C30,如果預先對混凝土配料中的水泥用量進行了控制,則可以比較容易按照規范要求使混凝土達到期望的指標值。結合筆者做過的同類混凝土地面工程經驗,在混凝土的配料中不能讓水泥用量太低,因為如果這樣的話會造成施工完成后的地坪表面出現浮漿,并伴隨著反砂和裂縫的出現。就通常情況而言,水泥用量不低于60%,混凝土中的含砂率為40%為宜,這樣就能夠防止以上質量相關問題的出現。

二、大面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1、分隔條設置

大面積混凝土分隔條的設置主要是從分隔條的間距以及固定兩個方面進行質量控制。結構框架柱的中心線作為分隔條的縱橫縫,其縱橫間距設置每隔6m米一道,且把12m*12m的軸網尺寸進行平均分割,同時混凝土地面也可被分成若干個等大的6m*6m方格。根據混凝土面層的標高,將玻璃分隔條進行固定,以起到找平沖筋的作用。這時質量控制的關鍵就是把分隔條用靠尺靠正,確保上口的平直,把嵌條下邊用素水泥漿粘結牢固,并抹成均勻凹角。分隔條必須牢固、通順且平直,其標高要和規定的地面頂標高相等,不能出現縫隙及接頭不嚴密的情況。

2、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中首先要將水準儀架設好,并在每一個柱與墻都要布置點位,以準確定位水平控制線,這樣就可以量出與地面之間的高差,從而控制地坪表面標高。然后,要在地面檢查地漏、預留孔洞的方位,是否按照施工圖紙已經放置完好。如果有超過直徑100的預埋孔洞時,則需要在四周加設500mm鋼絲網以增強洞口的強度。由于在設計圖紙中明確了在地面混凝土中配置直徑4mm,間距200的鋼絲網,并于混凝土澆筑之前放好于分隔區域中,務必要在下方安放呈梅花狀布置的混凝土墊塊。在混凝土澆筑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有意識的將鋼絲網片提起,使其處于混凝土的中部為宜,讓混凝土變形應力效果的影響效果最小。

3、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控制

通過模板對其控制,在鋼筋網片下方放置規范規格的方管,以確保施工縫處的保護層符合標準。模板上表面的標準與基層設計標高相等,且國家及行業標準規定的誤差值為±1mm,且模板的側向彎曲規定誤差值為±2mm。對模板進行加固時需要借助已焊接好的鋼筋支撐,其設置在鋼絲網中鋼筋縱橫交接點為宜,在模板支撐體系中還需要按照規范設置足量的斜撐和水平撐,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同時,拆除模板支撐時不能破壞地面混凝土的棱角。

4、施工質量控制

對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于混凝土應力造成的開裂等隱患需要消除,可以借助“跳倉”法進行澆筑作業,即倉寬六米,沿每倉長四十五米進行一次混凝土澆筑。澆筑的方向可以由東山墻往西進行,也可由磚混結構往北進行。其二,將地面防水層上的浮漿、雜物等清除干凈后才可澆筑混凝土,而澆筑的時候需要由一端向另一端進行,且厚度稍高于提前做好的灰餅,振搗棒快插慢拔,隨即隨振,不能漏振任何一部位,且要注意混凝土表面的提漿操作,使混凝土要密實。其三,振搗施工結束后,要參照之前設置好的地面灰餅,用刮尺將混凝土刮平整,標高同灰餅標高,再用機械壓光機打磨混凝土表面,壓光施工分兩次進行,使混凝土表面的凝結盡量消除,防止混凝土內部泌水現象而強度降低。水泥達到初凝之前就應當進行完地坪混凝土的抹平施工,而在終凝之前進行完畢壓光施工。其四,對地坪的細石混凝土面層澆筑時不要留置任意施土縫,由于澆筑的體量過大,那么就需要根據分倉縫來有規律的留置施土縫。對于另一側的混凝土進行澆筑時,需要在初凝的混凝土面層鋪上塑料薄膜,避免新澆筑的混凝土漿溢出,進而對成品地面造成污染。其五,對于構造細部需要進行人工壓光,包括地漏口、管根、柱根、墻根、地坪接搓處等部位。同時要注意二次收光施工。其六,澆筑混凝土的同時需要有專人看守現場管線、地漏口等設備,并對其標高進行隨時復核,需要對相關偏差進行糾正。其七,對于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需要在完成壓光施工后的24小時進行,用鋸末或者塑料薄膜覆蓋混凝土表面,然后濕水以保持濕潤,連續養護操作時間不能低于七天,待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之后才可以上人。

5、成品保護工作

由于混凝土地面的面積較大,同時又是在室內空間,往往會用到泵管來打混凝土,混凝土泵管不能直接放于地面上,需要借助加砌塊架設,并且在砌塊底部放置合適大小的聚苯板,以減緩澆筑混凝土時泵管由于劇烈震動而引起的沖力,從而對防水層起到保護作用。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了地坪面層,這就需要隨時抹平腳印,把施工現場相關區域暫時封閉,在對混凝土地面的養護階段禁止過往人群隨意通過,防止出現表面起砂。另外,還要關注對于相關設備的保護工作,即不能移動已經鋪設好了的地面管線,不能讓砂漿堵塞地漏等洞口等。不能在混凝土表面上儲備砂漿或是拌合砂漿,如果需要刷油漆等操作,則不得對混凝土面層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務必要及時覆蓋已經施工完畢的混凝土地面。

三、結束語

在大面積混凝土整體面層施工時,需要詳細策劃,并且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根據合理的施工工序安排進行施工,這樣才可以實現質量控制目標。當然,在施工時會經常遭遇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包括停電、下雪、下雨等等,這些也需要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并制定科學的措施進行彌補,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控制質量問題。對大面積混凝土地面質量控制一方面是要使其達到使用要求和觀感要求,還需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和規范標準,這樣就務必要對各個影響質量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管理與監控。

參考文獻

[1] 趙滿全.對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質量控制的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2,5:74-76

[2] 田愛芝.大面積混凝土地面施工的質量措施和工藝[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10:126-128

[3] 王利生,趙成.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建筑技術,2013,5:17-20

猜你喜歡
施工質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簡述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實踐
淺析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
會計預算控制現狀及方法
淺談高層建筑沉降監測關鍵環節控制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