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計劃在工程進度管理及控制中的應用

2014-12-25 01:25趙大鵬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趙大鵬

摘要:在大型特大型工程施工中,工序繁多,相互之間關系復雜,對進度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利用傳統的計劃管理和控制方法往往難以適應現場施工的需要,因此出現了計劃和施工脫節的現象,造成很多工程拖期,給施工單位、業主、乃至國民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因此如何做好大型特大型工程的進度管理與控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首先概述了工程進度管理的概念和目的以及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因素,然后研究了利用動態的網絡計劃對大型工程的進度進行管理與控制,以及如何在大型特大型工程中編制科學可行的網絡計劃并投入使用,最后介紹了P3項目管理軟件,對現行工程施工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工程進度管理與控制 動態網絡計劃 P3項目管理軟件

中圖分類號:E271文獻標識碼: A

一、 動態計劃技術的起源與沿革

動態計劃技術是二是五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科學的計劃管理技術,它是運籌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網絡計劃最早出現在美國,在網絡計劃技術出現之前,人們一般使用。在我國,六十年代中期,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就在全國宣傳和推廣,并稱之為“統籌方法”或“網絡計劃技術”

二、網絡計劃的表現形式

1)單代號網絡

單代號網絡用節點反映作業情況,節點間帶箭頭的連線反映作業間的邏輯關系。箭尾節點為緊前作業,箭頭所指節點為后續作業。它支持四種邏輯關系:

完工-開工(FS):后續作業的開工取決于緊前作業的完工,只有緊前作業完工,后續作業才能開工。比如說設備的安裝就位,總要等到設備基礎完工后才能開始。這種關系反映了工程中大部分作業的工藝工序關系。

開工-開工(SS):后續作業的開工取決于緊前作業的開工,只有緊前作業開工,后續作業才能開工。例如:主體結構施工前的施工作業準備,只要施工準備作業開始并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才可開始主體工程結構施工,并非要等到施工準備全部完成,但施工準備肯定在主體工程施工前開始。這種關系常用來反映工程作業間的組織關系,以及作業間的約束關系。

完工-完工(FF):后續作業的完工取決于緊前作業的完工,只有緊前作業完工,后續作業才能完工。例如:公路隧洞中路面施工只有等到公路隧洞開挖作業完工以后,它才能完工,雖然其他公路路面施工與隧洞開挖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但是整個公路路面施工的結束受到隧洞開挖的制約。我們常用這種邏輯關系來反映作業間的完工約束關系。

開工-完工(SF):后續作業的完工取決于緊前作業的開工,只有緊前作業開工,后續作業才能完工。例如:某水壩施工在壩基開挖時,基坑開挖與基坑排水作業的關系就可以這樣表達。因為水上部分開挖與基坑排水作業沒有關系,而水下部分開挖則必須等到基坑排水結束才結束。至于基坑排水何時開始與基壩開挖作業沒有什么直接關系。

單代號網絡表達邏輯關系簡單明了,能夠反映出各種邏輯關系。隨著網絡計劃技術的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大部分基于網絡計劃技術的項目管理軟件都采用單代號網絡計劃。

2)雙代號網絡

雙代號網絡是節點僅反映編號,節點間帶箭頭的連線反映作業與邏輯關系。邏輯關系僅有FS(完工-開工)。有時為了確切的反映作業間的邏輯關系往往需要增加虛作業,因而表達比較繁瑣,尤其不能表達“完工-完工”這種實際上經常要用到的邏輯關系。雙代號網絡的優點是計劃表現形式比較直觀。

網絡計劃的參數及計算在各種計劃統計教材中都有詳細的敘述,在此不再介紹。

(二)網絡計劃的編制

工程項目的計劃工作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個項目管理的龍頭。由于工程的其他管理工作都是圍繞著如何實現工程總進度計劃所制定目標而展開的,因此是否有一個全面、優質的進度計劃幾乎成為工程項目成功的關鍵。

1.進度計劃的編制的組織

如前所述,工程的其他管理工作是圍繞著如何實現工程進度計劃所制定的目標而展開的。一個企業的完整的進度計劃體現了其對所承攬的項目的時間、資源、費用安排。承包商的進度計劃是其完成合同工作內容具體步驟與過程的闡述,也是從某種意義上的對項目業主的承諾。因此,進度計劃都反映了企業的意志,也是企業的行為準則。這一點對于承包商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項目是靠承包商來完成的,承包商的進度計劃是真正體現項目具體實施過程的項目進展模型。

承包商在編制進度計劃時,首先要從內部統一認識,認識到編制項目的進度計劃是企業行為,而且是重大的企業行為。企業的上下都應認識到這一點。決不能認為,編制進度計劃是某一部門某些人的事,更不能把編制進度計劃當成“應付管理”。

從工程實際來看,對一個大型工程,如果要編制一個切實可行的、科學合理的網絡計劃必須要項目經理的大力支持。編制項目管理計劃一般由項目計劃管理部門來牽頭,項目總工,各個專業技術人員參加,計劃管理人員對軟件、編制方法比較熟悉,但對于現場施工工序不是很清楚,因此需要各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才能把計劃編排好。另外,在網絡計劃中,可以將質量控制點、安全控制點、物資材料需用日期等都加入整體計劃中,這些方面的職能管理人員參加也是必不可少的。

2.進度計劃的編制程序

一般來說,在工程開工之前就要編制工程的網絡計劃,有些承包商在工程已經進行到一定程度才進行網絡計劃的編制,這是不好的,因為工程一旦開工,參與工程建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往往時間非常緊張,組織編制計劃變得比較苦難,另外工程開工后到編制計劃這一段時間現場已經發生較大變化,這段時間發生的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安排非常難以改變,因此,要想在整個工程中實行動態網絡計劃管理,計劃編制應當在開工前完成。

1.作業工藝關系與組織關系分析。

作業的工期與邏輯關系是決定網絡計劃參數正確與否的關鍵,在考慮某作業的順序安排時候,一定要對該作業的緊前/緊后工序作出客觀、科學的分析。既要避免出現多余的邏輯關系,又不要漏掉必需的邏輯制約關系。要用合適的方法區分施工組織關系和工藝關系,要避免使用一些邏輯關系不強的開工開工性質施工組織關系。

可用延時來反映緊前緊后工序間的搭接關系后必須的時間間隔。延時數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要區分開工開工加正延時與完工開工負延時在邏輯關系上的差異。

2.作業所需資源、費用分析作業工期測算,工程量統計。

資源主要有勞動力、混凝土、土石方、機械等。費用主要包括設備費、附材費、人工費、機械費、主材費、其它費等。這些都需要技經部門配合才能夠完成。這也是計劃編制的難點,往往有些單位僅編制一個純進度的計劃是沒有問題的,一遇到資源費用加載就不行了,其關鍵還是沒有注重以往工程的積累,對完成一個項目需要多少資源心中沒數,但萬事開頭難,只要能夠認真做一個工程下來,就會積累很多對企業非常寶貴的原始數據,這對一個施工企業來說是一種財富,所以務必要踏踏實實做下去。

四、結語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工程項目規模越來越大,一些大型、特大型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原有的進度管理手段已經不能適應工程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動態網絡計劃技術是解決管理難題的關鍵。本文從工作實際出發,詳細闡述了網絡計劃的編制和實施,并介紹了優秀的項目管理軟件P3,希望能拋磚引玉,推動現代化項目管理在大型工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