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地下快速道路建設中若干關鍵技術研究

2014-12-25 01:25劉東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快速路隧道交通

劉東

摘要: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也隨之不斷的發展,其城市交通也相應的迎來了挑戰。其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設無疑是一種較為突出的方法。此文對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設的規劃以及原則進行相應的探究。在對理論進行討論的同時,對困擾城市地下快速道路建設中的關鍵技術給出了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地下快速道路建設;關鍵技術;探究

中圖分類號:C35文獻標識碼: A

自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其城市化進程不斷的加快,對我國的消費觀念以及交通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給城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特別是在繁華的城市中,道路擁堵、交通環境惡劣的現象逐漸突顯出來。而地下快速道路建設不但能夠緩解其道路擁堵的現象,還能節約一定的能源,促使城市建設擁有寬闊的空間、富裕的陽光,以此來為居民提供一個自然氣候較好的便利交通。這種便捷、高效、舒適、環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新選擇。

一、地下快速道路建設的概念、功能以及特質

(一)地下快速道路建設的概念以及功能

其城市地下快速道路是指將隧道工程作為整個工程的主體,進行封閉以及半封閉的城市快速主干道路網,并且為城市中的中小型機動車輛進行相應的服務。其中地下快速道路建設功能的作用包含了城市快速干道路網;協調城市現有交通設施;優化路網的結構,地下立體交通方式改善城市區域交通狀況等。

這種方法將地下快速道路與地面道路相互融合,并相當于鐵路中的快車以及慢車,其中地下道路好比快車系統,而地面道路則好比慢車系統,車輛在地下時應該以快速長距離區間運行隨后轉入地面慢車系統,以此來到達每個小區以及每棟建筑物,并且不需要進行換乘,且出行速度能夠提升到60 km/h,這也相應的改善了尚未進入地下快速道路的車輛交通運行狀況。

(二)地下快速道路建設的特點

1.地下快速道路以及地面道路都稱為同一種道路,車主們通過利用自己的汽車,而非使用專用的車輛。所以,地下快速道路能夠使其地面道路的拓寬延展。

2.其中,地下是一個整體空間,因此在能夠進行交匯的區域形成相應的立交,將紅綠燈指揮進行消除,以此來提升整體地面道路的路面狀況。

3.地下道路并沒有和地面建筑存在相應的關系,但是它可以依據線路的效益來對出入口進行設置,從而促使停車場轉入到其他快速地下道路中去。

4.地下快速道路每公里的建設成本大致為地鐵系統的二分之一,同時地下快速道路在實際運行中也要比地鐵方便許多,并且也沒有較高的開銷。

5.對于地下快速道路來說,其運行對象可以選取小車,由于小車可以占用較小的地下空間,從而致使斷面可以運行較多的車輛,可以有效地將車輛進行分流。

6.地下快速道路可以降低地面快速道路中所發生的問題,并且地下通車并不會對城市的外觀產生相應的影響,能夠盡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環境的交通污染。

7.地下快速道路存在較好的封閉條件,并且速度較快,能夠容納較多的車輛,存在良好的通行能力。

二、地下快速道路建設規劃原則

地下快速道路其特點為投資金額較多、擁有較強的技術性、建設周期較長、專業知識面較廣,同時地下快速道路一旦修建完成就很難對其進行更改。因此,地下快速道路的合理規劃能夠直接影響著地下快速道路所發揮的作用;同時還會對造價成本造成一定的影響,這樣也關系到地下快速路能否與其他交通相互協調;關系到地下快速道路能否與周邊的環境相互促進。但就目前而言,我國對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的規劃還處于基礎階段,依舊存在著許多需要改進以及完善的方面。

同時在地下快速道路的規劃中應該展現“以人為本”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其中地下快速道路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經濟,因此地下快速道路規劃的模式應該和當地的經濟效益相結合。一旦其規模擴大,這就會與當地的投資能力產生反作用,并加重了人民的經濟負擔,致使整個國民經濟得不到較好的發展。除此之外,同時在堅持設計標準的基礎之下,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并減少拆遷,以此來對環境進行保護,以此來實現建設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環境保護的目的。

其地下快速道路的分布應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快速路所擁有的密度應該依據當地的交通需求。一旦交通流較小的地方其密度較大,那么就會造成浪費的現象,相反的,如果在交通流較大的地方布網過于稀疏,相應的也就無法滿足交通的需求。

并且其地下快速路的規劃應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及系統性,它能夠影響著整個城市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地下快速路的發展不但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同時也關系到我們的子孫后代的生活,因此在規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其它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對周圍環境所造成的一系列影響。在地下快速道路沿線興建的城市應該建設立交橋、管線設施以及軌道交通等,并應該和地下快速道路的設計相互協調配合,并做到統一規劃、綜合設計、分步建設,以此達到事半功的效果。地下快速道路的規劃還應該具有階段性,將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當地交通流量的增加來進行分析討論,并且分階段來進行建設,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滿足人們出行的需求,又達到了節約經費的目的。

地下快速道路的規劃同時還應該具備可改性,其快速路的規劃是隨著人們的認識以及經濟水平的因素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在規劃編制完畢后,應該依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完善以及修正,同時還應該留有一定的保留空間。

三、關鍵技術

(一)功能設計

地下道路與地下車庫應該相互連接,并且其車輛并不需要直接進入地面交通系統,就能夠快速進出城市的中心,可以通過大型垂直電梯或自動扶梯來實現乘客快速的進出地面現象,以此來構建地下道路的快速通行,并且在路線交叉的位置創設互通式地下立交。

(二)結構設計

平交分岔部結構設計:對于主線隧道而言,它可以和匝道進行平交從而形成地下分岔部結構設計,并且采取小距離的隧道過渡,同時還應該與拱隧道相聯合,而后再由連拱隧道過渡到大跨隧道,最后由大跨隧道過渡到正常的隧道之中。

交疊段洞身結構設計:為了降低立交對路線縱坡所造成的一系列影響,應該大大降低其施工的難度,同時還應該在上下層隧道中創建立交,并運用兩洞合一的設計思路。

隧道鄰近既有建筑物的處治:地下快速通道在通常情況下會和既有的高層建筑、地下人防洞、地下輕軌隧道存在較近的相距。從實踐的經驗中表明,應該借鑒國內較為成功的工程實例,并且采取適當的結構方案以及施工手段,并以此來保證隧道與既有建筑物的安全。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城市地下快速道路建設能夠有效的解決我國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城市地下快速道路建設符合我國建設社會的原則,同時對于我國城市交通而言,其發展確實需要地下快速道路建設。而城市地下空間具備較為豐富的資源,其城市地下道路建設能夠緩解城市中心所出現的交通問題,可以盡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利用豐富的實踐經驗,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地下道路建設規劃系統,以此來促進我國城市地下交通建設的快速發展,并為其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豐曉.地下快速道路建設中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2012.

[2] 李素艷.地下道路通行能力及交通設計研究[D].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2013.

[3] 林志,郭軍,潘建平等.淺談城市地下快速路規劃[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3(06).

[4] 張景蘭.地下快速路的分析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2(24).

[5] 楊阿榮.地下與地上快速路車輛運行特征對比[J].中國市政工程,2012(3).

[6] 程崇國,林志,蔣樹屏等.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網的功能規劃與關鍵技術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24).

猜你喜歡
快速路隧道交通
城市快速路瓶頸區可變限速反饋控制方法研究
“主路型”快速路與周邊道路的交通銜接模式研究
隧道橫向貫通誤差估算與應用
隧道橫向貫通誤差估算與應用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進擊,時空隧道!
大城市快速路規劃與設計關鍵問題研究
圖說交通
發達交通之磁懸浮列車
閱讀理解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