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

2014-12-25 01:25程興社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檢查井放線管材

程興社

摘要: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質量優劣影響著城市建設的諸多方面。一方面,它影響城市功能的發揮,另一方面,它對城市環保及防洪排澇等都有重要影響。故在本文中主要對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字: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 S276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市政工程項目主要包括市政設施建設項目。其中市政設施一般是指由政府所提供的主要為了方便市民出行、生活而建設的各種基礎公共設施與各種公共產品,比如說器材、設備、橋梁、排水管道以及建筑等。其中排水系統作為市政道路項目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響到城市的發展建設,關系到路面以及橋面的使用年限,直接影響到城市交通運輸的通暢、正常。所以有必要充分認識市政道路工程各排水系統結構,同時使用有效的手段開展市政道路工程項目排水系統施工建設,在根本上保障排水系統施工建設的質量安全。

一、在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1、 回填土沉陷的現象?;靥钔脸料莠F象常出現在管槽內土質質量較差的地方,再加上沒有選用合適的壓實機型號。施工方明知出現沉陷,并沒有及時彌補處理,會造成更大范圍的沉陷,最后造成管道變形甚至是破損。

2、管道滲水現象。在購買排水管材時有些施工方節約成本,購買那些劣質廉價的有裂縫的管材,造成管道有滲水的現象。另外,導致管道滲水的另一原因和地基的質量、強度有關。

3、管道偏移和積水的現象。在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建設過程中,對于管道偏移和積水是常見的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測量時出現了偏差,并且在施工的時候走了樣,再加上一些突發的狀況。

4、井體錯位和變形的現象。在施工中由于沒能準確的測量控制井口以及井室的標高和中心坐標,再加上砌筑時所選用的砂漿的質量不好。以上這些問題如果沒能及時解決,將會為檢查井的下沉和變形留下隱患。

二、 市政道路項目排水系統施工技術

1、 施工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項目排水系統施工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一般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第一,準備施工材料、圖紙,以及特殊地質條件下的施工方案; 第二,要求施工人員做好準備工作。盡管市政道路工程項目排水系統非??粗赜谑┕べ|量,但是相對而言其施工工藝難度較小,所以對施工人員也沒有過高、過于強硬的技術要求; 第三,做好施工組織準備工作。因為排水系統施工技術難度較低,同時市政道路工程項目排水系統施工需使用的機械設備有限,所以做好施工組織準備工作難度較小。

2、測量放線

測量放線施工一般需要通過四個操作步驟完成,也就是: 首先,測量技術人員需要以施工設計圖紙為基礎進行放線操作工作,在放線操作完成之后為了提升控制點的可靠性、科學性以及正確性,測量技術人員還需對放線結果施以嚴格的核對; 其次,放樣測量工作完成之后,需選擇基準點位置,管道的中線以及井的位置是較為常選擇的基準點位置; 然后,工程監理人員需全面檢查、檢測放線結果,以確保最終的放線結果誤差保持在規定或合理范圍之內; 最后,需對井面的高度進行檢查,井面的高度一般需要保持在與其所在路面水平的狀態。在進行測量放線施工時,一定要注意: 必須按照圖紙選擇放線路徑; 井的高度必須跟路面相互水平,同時在蓋上井蓋之后,使井蓋略微向下,使雨水能夠順利的流入到井中;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項目排水系統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線路的最終狀態一定要保持閉合,若已存在閉合誤差,需保證閉合誤差處在規定允許或合理的范圍內。

3、基坑的開挖

通?;娱_挖又可以被叫做溝槽開挖。一般,基坑開挖施工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首先對排水管道鋪設所在區域的地質條件以及周圍路徑地形進行考察了解,并著重了解排水管道鋪設所在區域已有的管道布置以及分布情況; 其次在排水管道鋪設施工現場附近挖掘一個臨時排水溝,防止工程由于受到雨水或者是地下水的影響而質量下降,另外還需要在排水溝的兩側各建設一個小水堤,保證地表水不會進到基坑之中進而導致工程施工質量以及進度受到不良影響; 再次,需進行基坑的開挖。雨水管部分的開挖深度通常不超過3. 5 m,同時1∶ 1 放坡開挖是常采用的開挖方式; 最后,檢查以及驗收基坑。相關施工人員需對屬于自己施工范圍內的基坑進行自檢,確保誤差保持在規定允許以及合理的范圍之內。在進行基坑開挖施工時應注意: 在進行管道路線鋪設施工時,應提前了解重要的路線鋪設位置,并在該位置設立較為明顯的標志,像光纜所在位置、其他管道位置以及各種重要位置等,防止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失誤而導致其他重要管線遭到破壞; 在進行開挖施工時,需著重注意技術人員與機械設備之間的相互配合。由于基坑開挖項目的工程量非常大,只靠人工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需要機械設備,如挖掘機的輔助。在使用挖掘機進行開挖施工時,必須要注重技術人員與挖掘機之間的相互配合,想要做到這點,不僅要對挖掘機技術人員施以全面、詳細的技術交底,

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實時監控、監測挖掘工作的進程,防止溝槽誤差超過規定允許范圍; 備用抽水機。在進行基坑挖掘施工時,如果施工所在區域屬于干旱地質條件,含水量不充足、不豐富,幾乎不會使用到抽水機,則可以不備用抽水機,如果施工所在區域屬于地下水較豐富的區域,又或者為雨季施工,為了保證工程得以順利完工,需要配備一臺抽水機以應不時之需。

4、基礎墊層施工

基礎墊層主要的施工步驟有: 第一,需先測定土壓力荷載系統,在土壓力荷載系統符合相關規定或要求之后,才能夠開始基坑開挖施工,若地基的強度等與相關施工要求不符,則需先對地基進行相應處理,確保地基滿足施工要求之后才能夠進行基坑開挖施工; 第二,測量管基。高密度聚乙烯管道一般需配備粗砂管基,預應力鋼盤混凝土管道通常需使用CIO 混凝土管基,同時回填的密實度必須超過90%; 第三,對管道中心軸線等重要標線進行實地測量,并在測量完成之后,將小木樁等標志物放置于溝底處,以提供給后續施工明顯的參照物; 第四,使用細砂或者是碎石進行鋪底,在鋪底完成之后應安裝模板,最后進行澆筑施工。

5、 管材的安裝

在管溝開挖施工結束之前可以把管材運送到施工現場中,待管材進入到施工現場之后需全面檢查管材,主要查看管材是否存在裂縫或者是孔眼漏洞等問題。在管材安裝正式開始之前還需以施工圖紙為基準對井基、邊線以及條基中心線等部位的尺寸以及高程進行檢查。除此之外,在進行兩管接口時,兩個管材的接口部位可能會因為擠壓的作用出現大概3 cm 砂漿凸出接縫問題,若是不對該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可能會出現流水斷面縮短問題,進而出現雜物堆積堵塞問題,最終導致排水的流速以及通暢性受到不良影響,另外為了防止這種問題出現,在進行管材接口對接安裝時,需擠出管材中的多余砂漿,如凸出表面的砂漿,并對管材口抹平。

6、 沉泥井、檢查井的砌筑施工

沉泥以及檢查井的砌筑施工。在進行砌筑之前首先應將基礎雜物清除出去,其次專業的操作人員需要將中心點處找出來,最后以施工設計圖為基礎開始沉泥井或者是檢查井的砌筑施工。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檢查井壁是否是灰縫飽滿的,是否出現裂縫,是否存在空鼓問題,是否存在偏差等等,井底以及井面的標高是否與相關規定要求相符。一個合格的沉泥或者是檢查井應當是砌筑誤差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不存在裂縫以及空鼓,同時井壁的灰縫均為飽滿的,井底以及井面的標高與相關規定的要求相符合。

7、 回填土方以及石粉

在完成管道以及檢查井部分的施工,同時各隱蔽工程已通過驗收之后,即可開展回填土方以及石粉施工。一般可選用人工對稱分層施工方式對管頂上部50 cm 以及管溝兩側進行回填,并保證每次填土方厚度應不超過30 cm,在回填完成之后還需使用電動打夯機牢固夯實管道兩側所加入的回填土,這樣就能夠確保管頂上部50 cm 左右以及管溝胸腔部位的壓實度滿足規范要求以及相應的設計要求。在使用電動打夯機時,由于管道中的回填土受到打夯機的作用以及自重的影響,容易出現位移情況,為了防止這種問題的出現,在管溝兩側進行回填土施工時,需要均勻、對稱的填入回填土,同時在夯實施工時,需要保持管溝左右兩側夯實的力度、次數一致,管頂部超過50 cm 的部位需要選擇推土機進行回填,并且使用壓路機對該部位進行碾壓。在回填施工正式開始之前,需要對溝槽以及回填土或石粉進行處理,確保溝槽內沒有雜物、積水以及淤泥回填土或石粉內沒有雜硬物體,如磚塊或者是石塊等。如果在回填過程中突發積水或者是地下滲水,則需先將水分排干,然后再進行分層填埋,并對所使用填料的含水量進行嚴格控制,以防止由于填料含水量過高而發生回填土沉陷的問題。

總之,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必須不斷改進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術,提高施工質量,確保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春峰. 談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J]. 民營科技,2013,05:196.

[2]劉娜. 淺析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J]. 中國城市經濟,2011,30:271-272.

[3]鞏彥文.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探討[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9:91.

[4]于雷.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探討[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2:66.

猜你喜歡
檢查井放線管材
大型檢查井分節預制安裝施工方法研究與應用
淺析塑料排水檢查井在住宅小區的應用前景
架空放線地面監控系統
卷線大盤放線機構的成功開發
CJ/T493—2016給水用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材及連接件
全站儀在工程放線驗線中的應用分析
全站儀在園林施工放線中的應用
塑料管在給排水管道中的運用解析
淺談市政道路軟基處理的市政井沉降和控制
議PVC管材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