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發展天水文化的思考

2014-12-25 01:25魏麗紅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天水文化發展

魏麗紅

摘要:天水不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而且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如何開發、保護、傳承現有的文化資源已是一個無法避開的天水發展話題,本文就天水文化如何發展予以探討。

關鍵詞:天水 文化 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天水,地處長江和黃河流域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的第一重鎮,擁有豐富獨特的人文歷史和環境優美的自然景觀。古代傳說以及今天的考古成果都已證實了天水與整個中華文明的開山之祖緊緊聯系在一起。目前已形成了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文化、石窟文化和三國文化為代表的五大特色文化。如何挖掘天水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加強天水文化的開發、保護、傳承已成當務之急。

一、天水文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天水政府對當地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比較重視,在其引導和支持下,天水文化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工藝美術、文娛演藝、會展廣告、動漫游戲、現代傳媒、出版發行、教育培訓等八大類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格局。2012年天水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6.2億元,文化產業完成投資額9.1億元,從業人數達到1.6萬人,各類文化產業機構347家,新增文化企業122家,年度綜合增長率達38%。文化產品也日漸豐富,如漢唐陶藝、飛天雕漆、甘谷麻鞋、武山鴛鴦玉器和晨光珠繡等文化產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還先后創排了《一畫開天》、《麥積圣歌》、《鄧寶珊將軍》、《關山月》和《姜維》等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較強的優秀舞臺藝術和旅游藝術精品。但是,也存在一定問題,大概歸納如下:

(一)政府宣傳形式多樣,但收效甚微

近幾年,天水在宣傳方面可謂形式多樣,如媒體宣傳、廣告宣傳、影視推廣、以及在不同省份不同形式的推介會、甚至還組織了文化宣傳考察團、宣傳文化干部培訓班等等。為了提升伏羲文化的影響力,還邀請了一些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作家、文藝家來天水參觀考察,通過其學術文章的影響力和文藝作品的藝術穿透力宣傳伏羲文化。在每次伏羲文化節來臨之際,從全世界邀請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社團組織代表來天水祭祖。細究以上宣傳方式,都是政府在自導自演,投入以政府為主,收效甚微,對天水的發展貢獻率也不是很大。

(二)文化產業管理體制不健全,法規政策不完善

天水文化產業的管理存在著條塊分割、多頭管理、政企不分等問題。目前,多數縣區尚未建立統一高效的文化產業管理體制,文化、廣電、出版、旅游等相關部門各自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場多頭執法;同時由于我國沒有發展文化產業的基本大法,文化產業領域內的基本法律也處于缺失,天水在文化立法上也沒有突破。

(三)發展能力不足,金融扶持力度不夠

天水的文化產業以國有單位投資為主,私營單位投資力量薄弱,總體水平差距較大。長期以來,文化事業主要由財政供養,其發展主要靠政府投入,而民間資金還沒有被正確引導到天水的文化產業建設中來,民間投資者還沒有看到文化產業發展前景。為此天水文化產業存在資金投入不足,金融扶持力度不夠,投融資渠道單一,規模偏小等問題。

(四)文化產業人才匱乏,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文化產業人才短缺、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尖端人才不僅奇缺,懂經濟、懂文化、會經營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缺少優秀的文藝策劃、編導創意、網絡技術人員等高端人才,更缺乏在全國比較有影響的文化領軍人才,而且文化產業人才流失嚴重,文化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低。

二、對發展天水文化的建議

(一)改變宣傳觀念,引導群眾參與文化發展

在天水文化的開發、保護和傳承上,應當走群眾路線。首先改變以往的宣傳觀念,將宣傳經費放在教育當地群眾的文化保護意識的建立上,使群眾知道身邊哪些是國家保護的、哪些是國家明令禁止破壞的。其次通過教育讓當地每一名群眾熟知身邊的文物的內涵和價值,能夠如數家珍般地對外介紹天水的文化遺產及文化旅游景點。再者讓每一位群眾成為一個免費的導游。這就需要將天水的大部分景點向每位天水市公民免費開放,讓每一位天水人能夠免費參觀當地的文化景點,熟知每一個景點的意義,具備對外推介的能力。這就使每一位走出去的天水人都是天水文化的宣傳者、推介者;每一個家庭都是旅游季節的接待單位、受益單位。這樣,不但能減輕政府的各種壓力,也能更快更好地提升天水文化的影響力。另外,現在的公民比較愛玩微博、微信、博客、論壇等,大多數公民愿意將自己覺得比較有價值的東西放到網上曬一曬。向天水市公民免費開放景點,就有可能多一些義務宣傳天水旅游資源的宣傳者。

(一)加強科學規劃,完善文化發展保障政策

在已經出臺的《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基礎上,制定天水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晰產業布局和發展重點。根據文化產業發展要求,制定適合天水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宣傳力度,形成尊重文化創新、保護文化創新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于天水文化產業發展的氛圍。圍繞落實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包括財政、稅收、金融等多種手段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通過政策調控引導天水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二)抓好文化建設,建設文化特色園區

1、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上求城鄉普惠。天水應當加快對市縣區級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升級建設,還應當針對不同市縣區的不同資源優勢打造一批體現天水歷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標志性文化工程,實現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免費向社會開放、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2、在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特色產業群上求突破。天水應當立足實際,進行全面項目規劃,以伏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為主線,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并推行集旅游、溫泉度假、休閑娛樂、養生保健、文化展示交流與文化產業發展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園、國家級大地灣史前遺址公園、三國古戰場憑吊園、文化主題公園生態園等的建設。另外,應當新建一批集聚效應明顯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突出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全市的支柱性產業,其中以自然生態景觀為重點。

3、在文化遺產的開發、保護、利用和傳承上下功夫?;谪S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的實際情況,天水應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保護、利用和傳承,建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中心和縣區民俗文化博物館、非物質文化傳習所;加強對歷史文化名城民居維修保護。積極參與對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和管理。

(三)培養文化專業人才,構建新型的用人機制

在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上,天水應當重點實施高端人才、文藝名家、優秀文化企業家、高素質理論宣講人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養和扶持,打造一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文化人才隊伍。更應當重視發現和培養扎根基層的鄉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鼓勵和扶持群眾中涌現出的各類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動積極分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從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文化企業或經營人員予以獎勵。對非公有制文化單位人員評定職稱、參與培訓、申報項目、表彰獎勵等方面應與公有制文化單位人員同等對待。建立以知識產權、無形資產、技術要素等參與分配的新路徑,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施展創造才干的有利制度環境。

(四)研究文化市場,打造文化名優產品

天水擁有許多名垂青史的著名人物和民間神話傳說資源,這使天水文化不但儲量大、品位高,更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有關部門應當成立專門研發機構,針對著名歷史人物和民間神話傳說故事開發一批或一系列具有文學化的、符合邏輯的演繹的旅游紀念品,宣揚天水特有的傳統文化。對天水的民間小吃、工藝等給予關注,并充分利用其起源、發展中的傳說,使小吃、工藝等披上文化的外衣,增加附加值。對瀕臨滅絕或遭受嚴重破環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工藝、劇種、武術等民俗文化以攝影、錄音、修復等手段使之保留,并對民間資源實行市場化開發性保護措施,使其形成文化產品或文化產業。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上,主要抓好民間民俗文化的調查、評估、搶救和保護工作。

(五)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天水應當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技術創新體系,精心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文化科技重點企業;推動文化科技重點項目,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提高出版、印刷、影視、演藝、網絡、動漫游戲等領域技術裝備水平,壯大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增強文化產業競爭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上,天水應當進一步提升“隴右講堂”、“天水大舞臺”、“相聚天水合唱節”等文化影響力,同時積極推出一批具有天水特色文化內容的文學、美術、音樂、書法精品佳作,創排一批反映天水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舞臺劇和影視片,充分展示天水文化的魅力;在節慶賽事會展舉辦上,創新節會形式,辦好每年一屆的省級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節、天水花牛蘋果節、武山蔬菜博覽會等活動,進一步擴大麥積區全國業余山地自行車邀請賽規模和影響,積極爭取申辦一批國家級的文化藝術交流、大型體育賽事活動。

猜你喜歡
天水文化發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天水呱呱,秦州第一美食
張典作品
誰遠誰近?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多姿多彩天水湖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