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漿法處理公路高填方路基滑坡

2014-12-25 01:25宋明輝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滑坡

宋明輝

摘要:本文對此技術進行介紹,并以實際工程為例,分析了灌漿法在處理公路高填方路基滑坡中的應用。

關鍵詞:灌漿法;滑坡;注漿壓力;孔位

中圖分類號: PD642 文獻標識碼: A

一、灌漿法

灌漿法是利用液壓、氣壓或電化學原理,對路基下沉部分鉆孔,孔深應穿透薄弱層。然后通過注漿管將漿液均勻地注入地層中,漿液以充填、滲透和擠壓等方式灌入填料的空隙,經人工控制一定的時間后,漿液將原來松散的土?;蛄严赌z結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結構新、強度大、防水性能高和化學性能穩定的“結石體”,可以完全防止或減弱路基的下沉。如果路基下沉的面積很大、深度很深,最好是采用灌漿法。

由于漿液的擴散能力和灌漿壓力的大小密切相關,所以不同填料及形態的路基,采用的灌漿壓力主要取決于路基的密實度、強度、初始壓力、鉆孔深度、灌漿位置及操作規程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又很難準確預知,因而必須通過現場試驗來確定。水泥漿液在不同地質和不同灌漿壓力條件下,在地下流動的形式不同,當灌漿壓力較低時,路基填料滲透性較好,水泥漿在中等濃度的情況下以滲流的方式滲入路基土的孔隙,這時認為路基原結構未受擾動和破壞;上述情況稱為滲流注漿法,壓力控制在0.5-1.5MPa,適用于碎石土、砂礫土填料的路基。

灌漿法質量保證措施:(1)應嚴格按照設計參數進行鉆孔。鉆孔孔位及角度偏差符合相關規范規定,若現場鉆孔孔位因為客觀條件限制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應進行移位并進行計算確定參數,必要時應進行補孔。(2)注漿材料應滿足設計要求,嚴禁使用過期結塊的水泥,必要時進行檢驗。(3)漿液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配漿時最大誤差為:水泥、水±5%。(4)漿液攪拌應均勻,水泥漿攪拌時間為3~5分鐘,未攪拌均勻或沉淀的漿液嚴禁使用。(5)注漿過程中,時刻注意泵壓和流量的變化,應以定量為主,結合壓力,若工作場地漏漿,可采取封堵措施。如跑漿可通過調換漿液、調整漿液配比,縮短漿液凝膠時間,采用間歇注漿,達到控制注漿目的。(6)注漿過程中保持注漿管路暢通,防止因管路堵塞而影響注漿結束標準的判斷。(7)嚴格按照后退式注漿設計的段長進行分段注漿,不得任意延長分段長度,必要時可進行重復注漿,以確保注漿質量。(8)嚴格進行注漿效果檢查評定,符合要求時才能結束注漿作業。當未達到注漿結束標準時,應進行補孔注漿。

二、灌漿法處理公路高填方路基滑坡

(一)工程概況

某公路高填方路基發生滑坡事故,需進行處理。待處治的滑坡位于K20+800~K20+935段左側,南北向長約65m左右,東西向順路線長度達135m,平面上呈弧形,前后緣高差達22m。場地原始地形為丘陵,高速公路由東至西方向穿過該區。邊坡上部為階梯狀農田?;潞蟊谖挥谵r田之中,滑坡后緣自然邊坡較平緩,滑坡兩側為走向垂直于路線方向的沖溝。

本滑坡處治設計采用注漿加固,注漿區域為裂縫所圍成的區域,即在整個滑體上鉆孔,注漿,插鋼筋。鉆孔深度設計要求穿過滑動面,進入滑床巖體2~3m,注漿采用孔口封閉純壓式注漿。采取梅花形布孔,鉆孔間距5m,每排間距5m。放坡坡面采用植草防護。

(二)施工方案

1、孔位布置

注漿孔孔徑91mm。深度按設計要求穿過滑動面進入巖層2~3m,孔間距為5mx5m(平面),梅花形布置。注漿分兩序施工,從地裂縫后緣起先施工第Ⅰ序孔,再施工第Ⅱ序孔。注漿總體施工方向為沿滑坡邊緣由上至下進行鉆孔注漿。

2、注漿材料

采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灌漿用水將選用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要求的水。水灰比按設計要求,初灌時為1:1,隨后逐步降低水灰比至0.6:1。水泥漿攪拌時問不少于3min,漿液自制備至用完的時間不超過4h。

3、注漿壓力

按初步設計注漿壓力為0.2Mpa-0.6MPa,根據現場注漿情況進行調整。注漿過程中,注漿壓力或注入率突然改變較大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或上報設計和業主單位。

4、注漿過程控制與結束標準和封孔標準

在孔口埋設Φ89的無縫鋼管,管口上端為套管母絲,埋入深度為進入孔口2.5m。

結束標準:在設計壓力下不吸漿或吸漿量<0.4L/min時,持續30min,即可結束注漿。

(三)施工要點

1、注漿壓力達不到設計要求,主要是注漿使用的注漿管不是高壓注漿管,以及連接工藝采用鐵絲綁扎的工藝不符合要求。對此必須換用帶螺紋口的高壓注漿管(10MPa以上),鋼花管與注漿頭的連接采用帶螺紋的螺帽連接。

2、對于鋼花管注漿量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問題,要求承包人首先在埋設鋼花管后用水玻璃+水泥砂漿封閉孔口,在第一次管外注漿完成后,要求確保鋼花管內不進漿,如有進漿,要將鋼花管內水泥漿清洗干凈,然后進行鋼花管內劈裂注漿。在劈裂注漿施工完成后,要求在注漿15min后進行管內清洗,在初凝1h后進行第二次劈裂注漿。如此多次循環劈裂注漿,確保達到設計要求的注漿量和壓力。管內清洗必須采用帶蓮蓬頭的高壓管。

3、邊坡外側一排鋼花管由于靠近坡面,應在管口下4m開始開孔,以免壓漿時上部坡面冒漿。

4、管口頂的土體結構較為松散,容易導致管口封口混凝土外的土體被沖爆,應根據土體結構調整管口封閉混凝土的結構尺寸,盡量加深封口的深度。

5、由于注漿不同于其它工藝,施工中存在地層復雜、漿液流動隨意性較大等困難,在嚴格工藝控制的同時重視過程控制,根據試驗段施工及注漿效果分析,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證注漿質量:

(1)跳孔跳排間隔注漿:路基注漿第一步注奇數排奇數孔,第二步注偶數排奇數孔,第三步將余下孔依次由外向內注,帷幕注漿則采用先外側后中間的注漿順序。

(2)定量定壓注漿:外側先注孔采用以定量為主進行控制,而內側后注孔則以壓力控制為主。

(3)結合注漿壓力分析地層吸漿量,針對注漿不足的孔進行補注。

(4)注意觀察壓力、流量、漿液及周圍環境變化,并及時調整注漿參數,做到施工過程動態控制。

(四)監測

在灌漿加固治理該邊坡的過程中,為了解滑坡體的深部位移情況和滑坡動態信息,對邊坡位移進行了監測。加固邊坡共布置監測孔9個,用以觀測主滑動面的滑動特征,核實滑動面的深度以及滑動方向,監測孔徑<110mm。

位移監測孔埋設完成后,于2007年3月26日開始第1次觀測,至5月底監測結束歷時近2個月,準確地記錄了整個施工期間滑坡的動態變化,各孔位移監測數據經整理,ZK1~ZK3位于二級邊坡,施工中絕對位移量最大僅1.2mm,在10m處位移稍有發生變化,整體上位移發展平穩,此即二級邊坡已經基本處于穩定狀態。

圖1 ZK4~ZK6相對合成位移—孔深曲線圖 圖2 ZK7~ZK9相對合成位移—孔深曲線圖

ZK4~ZK9均位于一級邊坡,由圖1及圖2可得,滑動面位于在12.5~15m深處,除ZK6、ZK9外,各處位移發展平穩,后經現場查證,ZK9處的反常位移實為灌漿施工不當所致,ZK6孔10~15m深處為棕紅色含砂頁巖碎塊的粘土,位移反?,F象為地質情況引起。根據對位移監測結果分析,滑坡體總體上有少許滑動,主要是灌漿施工進行中的變形較大,但漿液凝固后其變形平穩,都處于安全穩定狀態??梢?灌漿對于該類土質邊坡的處治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何睿尹.樹根樁+化學灌漿法在高速公路滑坡治理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年35期.

[2]王中美,丁堅平,劉世喜.化學灌漿在貴州巖溶山區滑坡治理中的應用[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8年1期.

猜你喜歡
滑坡
某停車場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
山體滑坡,如何施救與自救
夏季大山里的隱形殺手——滑坡
論地質勘察中如何防治滑坡問題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陜南某堆積層滑坡的變形特點及成因分析
地質災害—滑坡調查評價
滑 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