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農村土地資源,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

2014-12-25 01:25雷傳江雷燦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城鎮化

雷傳江 雷燦

內容摘要:新時期農村土地資源整合,有利于農村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改善農村產業結構,改變農民的生活環境,促進高效農村城鎮化。

關鍵詞:農村土地資源 整合優化配置 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G812文獻標識碼: A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ural land resources, promote the rural urbanization.

Chongqing telecom vocation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Lei Chuanjiang.

Chongqing city Yuzhong District Local Taxation BureauLei Can

Abstract: the rural l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improve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favor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the change of farmers' living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rural tow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nfiguration of urbanizationrural land resource integrationoptimization.

引言: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初期,起源于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農村土地承包制,至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了。土地承包曾改善了廣大農民守著土地沒飯吃的尷尬局面,在“要吃米、找萬里”的形勢督促下,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在全國順利實行,并迅速解決了我國十多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尤其是30來年的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總量得到極大提高,成為世界第二;但是“三農”問題仍然是制約我國全面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近十多年來國家每年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農業也取得連年豐收十連增的驕人成績,但伴隨改革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諸如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擴展、工業區連片建設,使的18億畝基本農田的底線探底,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焦慮的問題,要保證我國十三億多人口的米袋子、菜籃子,保證18億畝良田的路在何方?

一.改革開放、城鄉建設,造成土地資源的稀缺

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從中國南部和東南沿海地區興起的,城區擴大、城市發展、工業區不斷擴大,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鄉基礎設施的大量建設,肥沃的的大量農田被侵占,雖然國家有政策,要求占地要有造地的補償,但是造地的質量令人擔憂,加上土地資源是一種稀缺資源,為使祖國發展更有后勁,挖掘土地資源,黨的十八大,中央政府的十二大,適時提出推進農村城鎮化,整合農村土地資源,優化農村土地配置,改變農業的耕作方式,提高農業機械化的操作水平,再創農業生產連年豐收的輝煌【1】。

事實也正是這樣,改革開放的30多年,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京津冀環渤海城市連綿區的出現,內地的千千萬萬青壯年到那里打工掙錢蓋房養家,把孩子、老人留在農村成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老人堅守農村陣地,進行土地耕作,空殼村比比皆是;空殼村的宅基地可都是當地的好良田,與其讓它荒廢閑著,不如讓它轉變職能發揮產糧的本能。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審時度勢,適時提出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村土地資源化,農業生產機械化,整合農村的土地資源,使農村閑置的宅基地、缺乏規劃而閑置的農村道路和荒地,變成良田,正是地旱適逢及時雨,造福天下的好事。

筆者2014年春節回山東東阿縣老家探親,看到古官屯鄉政府,運用城市房地產開發的模式運作祁莊村的城鎮化改造試點工程。祁莊村900多口人206戶,全村新建六棟六層宿舍樓解決了全村的住房問題,節約宅基地16ha(240畝);照這樣推算,全鄉3.5萬人28個自然村,集中建設四個近萬人的城鎮,可節約土地600ha(9000畝)。鄉政府運用國家給的2萬元/戶的補貼,盡量利用舊農房拆下的紅磚建房,降低成本,使新樓房的成本不足800元/m2,按90m2/戶房價計算7.2萬元/戶;國家補貼2萬元,舊房作價2萬元左右,每戶再投入3萬余元,就能住上新樓。況且,鄉政府配套建設兩個百立米的大沼氣池交替使用,解決了農民的燃料問題;同時鄉政府利用拆舊房的紅磚,建設了成排的雞鴨飼養場,大型豬圈和牛羊飼養棚,并且把2013年全村的玉米秸稈做成氨化試料,供給牛羊飼養大戶,牲畜的糞便又是生產沼氣絕佳原料,沼氣渣作為農家肥秸稈還田。通過新農村的改造,土地資源的集約使用,把土地承包給種田大戶,家中沒有勞動力(年輕人外出打工)的農民,把土地交給種田大戶,每畝土地可得1000元的報酬,留守老人在農忙時還可給種田大戶飼養大戶打工再掙個零花錢;牲畜飼養業也可越做越大,其中奶牛飼養已成為設在泰安蒙牛牛奶廠的生奶供應基地。農村土地的集約耕作,可以轉換農業生產方式,農民家的糧囤、農具都用不著了,牲畜飼養單戶不做了,也像城市居民般的生活,到超市買面買米買油買蔬菜,農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生活水準得到提高。祁莊村的農民生活方式的轉變,成為周圍農村改造的榜樣。

二、國家制定政策要相對穩定,保證農民生活無后顧之憂

根據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合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農村土地整治的中長期政策,適時建設本土企業,以工養農、給失去土地的農民和新生代農民以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解決農民生活的后顧之憂。建立新型農業合作社,建設家庭農場,牲畜飼養場,農業種植公司等企業,解決農產品的深加工,使農產品增值農民增收。更重要的一點,要適時建設集體經濟,壯大集體經濟的實力,擴大集體經濟的經營范圍,只有集體經濟才能把農村企業做大做強。像江蘇省華西村在老書記吳根寶的帶領下,集體經濟實力非常碩實,在繼續經營鋼鐵和針織服裝的同時,建設并擁有一支海洋運輸、吊裝船隊,吊裝船的起吊噸位高達5000噸,成為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搭設與拆卸的巨無霸,使一個村集體涉獵海洋石油鉆探【2】。

創新農村土地整治的投融資體制,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民間資本參于農村土地整治,使實行30多年土地承包的田塊分割的局面得到整治,大塊土地有利大型農機具耕作,有利于水利灌溉、病蟲害防治和農作物集約種植,發揮大農業的市場威力。國家每年給農民的種糧補貼,購買農機的補貼,要向種糧大戶和種田公司傾斜,使他們有更大的經濟實力投向農業,使農業生產有個大的飛躍。

三、鼓勵農民工到城市落戶、真正由農民轉變為市民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民到城市打工,經歷了由“盲流”到城市建設大軍——農民工的身份轉變,城市政策也在悄悄的發生著改變,從“三險一金”的辦理,到隨身子女上學、2014年可以異地參加高考,正從開始時的蔑視到一視同仁的轉變。我國雖擁有十三多億人口,隨著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老年社會的到來,工業產業大軍的缺失正逐漸變為事實。東南沿海一些大企業在春節前農民工興高彩烈的回家過年,到年后的大批農民工未歸,造成勞動力缺失,企業老板不得不關停生產線,殘忍的看著工業產值的缺失。年后影響到農民工不能返回原打工單位從工的理由,是小有技術和資本的農民工在家門口自個開辦企業發家致富,還有家鄉的企業招工被留在了本地;為什么打工地留不住這些技術熟練地農民工哪?應該是年齡稍大點的農民工故土難離,雖然有像2005年江蘇蘇州市人民政府公開表態,在蘇州工作六年以上的技術熟練的農民工,要在蘇州落戶可以享受蘇州市民的同等待遇,可享受“三險一金”,房貸買房,子女隨遷并解決就近入學。由此可見,爭搶技術熟練農民工的戰爭已經有些時日了。

從人口發展理論看,一個人的一生有75年左右,20歲以前從幼年,讀書、成人,55歲(女)、60歲(男)后進入老年生活,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時間是21歲左右開始的,蘇州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是英明的,六年的技術熟練工人能轉變成產業工人,得大頭的是蘇州市,20年的成長消費時期和公共付出減免,還有六年在城市工作的貢獻,接受一位農民工要比培養一名本市人付出的成本低得多。因此講要想留住農民工作為城市的產業大軍,就要創造條件,解決農民工的學前子女的上學問題。年幼的農民工后代,在城市接受教育,耳濡目染的都是城市的生活節奏,在城里生活時間久了,同學朋友都在城市,即便是將來讓他們回老家,恐怕栓都栓不住,所以說,要想留住技術熟練工,首先要留住青少年這一代。即便是以后子從父業,他也是產業工人。而老農民工因有故鄉情緣,退休后很有可能回故里養老,城市又省去老年服務的費用,這更有利于城市人民政府。

從農村農民人均耕地資源角度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大頭在農村,截止到2013.06.27日,CCTV-1共同關注節目報道,我國城市化率為52.57%,人均耕地資源比較低;如果農民工能更多地轉化為城市市民,農村人口相對減少,人均耕地資源會增多,相應農民的收入也會多點,生活質量也會相應提高,正是人們所期望全民共同致富心愿的體現。

作為城市人民政府,應抓住這次的農村城鎮化的機遇,誘導農民工到城市落戶,壯大工業產業大軍,留人、留心,讓農民工真正落戶于城市。

2014.08月,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安部、教育部、發改委、農業部等九部委,發布新的居民戶口政策,取消城市農村戶籍之分,城市人口規模500萬人口以下的大中小城市,取消城市落戶門檻,只要農民在城市有工作,能養家糊口、即便是沒有自己的住房、租房住也可在城市落戶,什么學生隨遷上學、醫療和老年養老與原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梢?,國家政策的優惠,正惠及平民百姓,這正是適應新型城鎮化,農民進城落戶所需,相信新的城市化高潮即將到來。

結語:新時期的發展航船正揚帆起航,推進農村城鎮化,整治農村宅基地,讓荒廢的空殼村宅基地和自然村缺乏規劃造成的多余道路占地轉化為高質量的農田,正是整治農村土地資源的絕好方法,相信有中央人民政府的英明決策,地方政府的正確運作,18億畝基本糧田應是有絕對把握的。

注釋:

[1]、中央人民政府十二大《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人民出版社,J 。

[2]、2004.03.18日CCTV-1《新聞聯播》,C。

作者簡介:

雷傳江,山東陽谷人,高工,雙師型教師,多年從事城市規劃、區域經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新疆城鎮化與農村居民收入實證分析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任遠:未來中國的城鎮化道路探索
“逆城鎮化”值得關注但切莫誤判
新型城鎮化的區域差異分析
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在發力
新型城鎮化建設應以人為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