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F管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施工技術探討

2014-12-25 01:25李衛豐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薄壁預埋現澆

李衛豐

摘要本文介紹了GBF管現澆混凝土空心無梁樓蓋新技術在三門峽第四中學教學樓工程中的應用實例,重點探討了在現澆混凝土無梁空心樓蓋結構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及質量控制。結合規范要點,對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在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GBF薄壁管 抗浮振搗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V331文獻標識碼: A

1. 前言

GBF管現澆鋼筋混凝土空心無梁樓板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結構形式,它是指采用高強薄壁管(GBF管)直埋于現澆樓蓋中形成非抽芯的現澆混凝土空心板,這種結構具有減輕結構自重,增大柱網間距、降低工程造價等優越性能。GBF管現澆鋼筋混凝土空心無梁樓蓋是由暗梁和GBF高強復合薄壁管非抽芯成孔式樓板組成的樓蓋體系。施工時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中采用埋芯(非抽芯)成孔工藝,在樓蓋內每隔一定距離放置圓形(或方形、梯形、異形)GBF輕質高強薄壁復合管,然后澆筑混凝土,從而形成無數類似小工梁受力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多孔空心板或密肋形式受力的現澆空心板,進而實現了無柱帽的現澆混凝土無梁樓蓋。它是目前正在發展的現澆混凝土樓板新技術,作為一種集空心、現澆、無梁、無柱帽體系于一身的新型樓蓋技術,有效地應用在大跨度、大空間、大荷載的多層和高層建筑中。

三門峽第四中學教學樓工程,采用了GBF高強輕質薄壁管現澆空心樓蓋。該工程為框架結構五層。柱網采用8.1m×8.1m大柱網,空心板周邊設置抗扭框架梁,作為空心板的周邊支座。同時,在框架柱之間設高度與板厚相同的暗梁,以加強樓蓋的整體性??招陌逅倪呏ё纳喜考八慕巧舷虏烤渲瞄L度不小于1/4短跨的構造鋼筋。該樓蓋板厚250mm,板頂及板底厚度均為50mm,順筒肋寬60mm,橫筒肋寬50~80mm,筒芯外徑100mm,筒芯間距200mm,整個空間內布管方向采用棋盤形布置。

2. 施工工藝及過程控制

2.1工藝流程

GBF管現澆混凝土樓蓋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工藝流程和作業指導書,確保施工過程順利進行。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支設樓板底模板→在模板上彈GBF管中心定位線→暗梁鋼筋綁扎→預埋板底水、電線盒及豎向穿板套管→安裝底層鋼筋及管端處箍筋→排放薄壁管→管端抗浮固定定→安裝面層鋼筋及板面預埋水、電線管→鋪設架空馬道→清理雜物→鋼筋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澆筑混凝土→振搗抹面→養護→拆模。

2.2空心板底模板的安裝

現澆空心板的底板模板安裝要求與普通現澆板相同。但由于空心板的跨度一般較大,所以支模時跨中按3‰的坡度起拱;模板安裝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對暗梁、GBF芯筒、預埋水、電管、預留孔等作放線定位,核對無誤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預留孔應放線檢查后提前打好,嚴禁事后打洞。

2.3板底鋼筋綁扎

暗梁、板底層鋼筋幫扎完后,立即安裝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并固定牢固。板的鋼筋綁扎后,安裝單位立即預埋水管、電管、電線盒等,安裝必須配合土建進度同步進行。為減少對樓蓋混凝土截面的削弱,預埋管交叉點應盡可能布置在管間肋的位置,必須與芯筒相交的管子可采用鋼管。

2.4芯筒的安裝及固定

暗梁鋼筋和樓蓋底層鋼筋安裝完畢后,用鋼卷尺測量實際鋪設GBF管的空間尺寸,分離點用石筆在梁筋上劃線,排管時拉線調直。

2.5板面鋼筋綁扎

薄壁管安裝并固定完畢后,綁扎空心板的上皮鋼筋。在綁扎上皮鋼筋或澆筑混凝土時,必須鋪設架空馬道,嚴禁將施工設備直接置于內模上,施工人員也不得直接踩踏內模。

2.6混凝土澆筑

(1)澆筑混凝土前,除對鋼筋和預留、預埋設施的安裝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外,還應對內模安裝進行檢查驗收,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應及時整改。

(2)混凝土澆搗過程中,應隨時對內模進行觀察和維護,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

(3)在混凝土未澆筑前,避免直接踩管,造成空心管破碎,降低空心板空心率??招墓苁浅尚筒牧?,雖具有一定強度但不能承受人踩的荷載。因此在大面積鋪管時,應架設臨時橋板,避免施工人員踩管。

(4)混凝土澆筑時,由于管與管、管與板面、管與板底的凈距都較小,一般為50mm左右,中間還有鋼筋,混凝土下落較難,若振搗不實,極易在板底產生蜂窩、麻面、露筋等質量通病。因此,在施工中必須控制粗骨料直徑和級配,并采取有效措施,確?;炷翝矒v質量。

(5)混凝土施工可用直徑30mm、50mm的震動棒和平板振動器配合澆搗,施工順序應先梁后板并按順管方向施工。先澆筑梁混凝土,后澆筑板混凝土。

(6)每塊板厚的混凝土要分兩次澆筑完成。首先,將混凝土下料至GBF管肋的2/3高,使用插入式混凝土振搗棒振搗,振搗間距為300mm,所有肋部都必須按規定間距振搗,不得漏振,對同一部位連續振搗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以免損壞GBF管。在本塊板的所有肋部混凝土澆筑振搗完后,即可進行第二次澆筑,將剩余板厚的混凝土澆筑到設計標高,并對肋部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最后使用混凝土平板振動器沿管長方向振搗板面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兩次下混凝土的間隔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7)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所有GBF管充分澆水濕潤,以免GBF管大量吸水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而產生蜂窩、麻面等現象,但澆水不可太多,模板底不能積水。

(8)混凝土澆筑宜采用泵送混凝土,并嚴格控制混凝土級配,石子粒徑不宜大于25mm,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160mm。

(9)加強混凝土的二次抹面工作,在澆筑混凝土硬化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其表面,大面積的混凝土澆筑完畢并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3.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項

3.1由于GBF管采用圓管較多,管下方的混凝土受到遮擋,必然會較難振搗密實,易形成蜂窩、麻面、孔洞現象。因此在澆筑過程中一定要防止首次下混凝土漏振情況的發生,否則,GBF管下空氣排除不完全,會使管下混凝土振搗不密實,而出現蜂窩現象。

3.2施工中嚴禁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成型。因為板肋部位被混凝土掩蓋,不但振搗不方便,而且GBF管下的空氣不易排出,也不能保證肋部混凝土被二次振搗,易造成GBF管下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出現蜂窩、麻面甚至孔洞現象,影響結構質量。

3.3下混凝土時一定要在管肋間,不允許下到GBF管上部,以防止因混凝上集中下落而砸壞GBF管。

3.4施工縫時,平行于GBF管部位的施工縫,應留設在肋部;垂直于GBF管部位的施工縫,應根據GBF管排列圖把施工縫留設在管端部。施工縫部位不允許出現GBF管外露的現象,以免容易造成GBF管損壞,影響施工質量。

3.5為防止GBF管在澆筑混凝土時因兩側壓力不平衡,造成平面位置竄動,除在管間用抗浮固定筋控制定位外,可用木楔在管間作臨時加強定位,以保證管間肋寬準確,但木楔在澆筑后應及時拔除,不得遺留。

3.6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兩遍,及時搓面后,隨即用塑料薄膜覆蓋。

3.7為保證混凝土有較好的和易性,不能采用增加用水量的方法,可使用一定量的減水劑。為抵抗混凝土在凝結硬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收縮,選用U型膨脹劑。如果工作面過大,施工縫的搭接時間可能會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混凝土中還需摻入適量的緩凝劑。? 中國論文聯盟

4. GBF管鋪設固定時的注意事項及防止損壞、補救辦法

4.1薄壁管肋間的鋼筋先點焊為成型網片。

4.2在鋪設薄壁管前,布置焊接鋼筋網架之后,按每米2個點的間距,將18號鐵絲向下穿過底板鋼筋,向上斜向兩邊搭于鋼筋網架上,布管以后,將其固定于管上。布完面筋之后,按每平方米4個點的間距,用12號鐵絲,從上穿過面筋、鋼筋網片、底筋,最后固定于模板底部支承鋼管上。

4.3薄壁管在裝卸、搬運、疊堆時應小心輕放,嚴禁拋擲。吊運安裝時,用專用吊籃吊運,嚴禁用纜繩直接綁扎薄壁管進行吊運。吊至安全樓層后應及時排放,不宜再疊層堆放。

4.4薄壁管如在安裝現場損壞,臨時應急補救方法是:如小面積破損用濕水泥袋粘貼其上;如大面積破損應先用濕麻袋填充,再用編制袋包好;如管端損壞用編制袋包好后用12號鐵絲扭緊。

4.5安裝固定薄壁管施工過程,應在管頂隨鋪墊木作保護,不允許直接踩踏薄壁管。

4.6 在梁筋上按圖紙設計要求,根據GBF管的空間尺寸劃線→底層鋼筋交叉點鉆孔穿鐵絲并固定→排管→采用倒U型抗浮鋼筋固定單根GBF管→調整GBF管間距→鋪面層鋼筋→破損GBF管修補→驗收→混凝土澆筑。

4.7 GBF管應嚴格按照圖紙或布管圖進行排管,確保GBF管管間、順管間距,上下翼緣厚度及GBF管與暗梁、墻、柱之間的間距符合設計要求,且排管應整齊美觀。為保證順管的間距,在澆灌混凝土之前可以用60×60mm的木方插在兩個空心管之間,等到每肋的混凝土澆灌填滿初凝后即可把木方拔出,再用混凝土把由木方形成的孔洞填平。

4.8 GBF管下的預留管線盒、預埋管線交叉點應盡可能布置在管間肋位置,必要時該位置的GBF管可斷開或在GBF管管身鋸缺口并填堵,讓出管線位置;如遇燈頭盒較高時,可采用較細的GBF管過渡。

4.9 GBF管安裝過程中如有施工人員、設備、材料壓破管身造成局部破損,須對破損處用塑料布、水泥包裝袋、封口膠帶進行封補填塞,孔洞較大時可先于孔內塞塑料布、水泥包裝袋之類的材料,以澆筑混凝土水泥漿不會進入管內為準。

4.10 GBF管放置前先檢查管壁和堵頭是否完好,嚴禁將破損超過標準要求的管子用于現場,并且要由專業人員排管放置,輕拿輕放,放置完畢后,要檢查管頭間距,必要時拉線控制。

4.11 由于GBF管為密封的圓形中空管,在澆筑混凝土時因振動棒的振動和GBF管本身的浮力(混凝土塌落度越大浮力越大)而導致GBF管帶動板鋼筋上浮。為確保鋼筋不整體上浮,制作倒U型抗浮鋼筋,以確保鋼筋整體位置。

4.12 抗浮鋼筋的做法和作用:抗浮箍筋是單個GBF管固定的關鍵,以保證縱橫間距的正確與控制上浮。其形式是倒U型,總長度為3倍的管徑加2倍的下翼厚度??垢′摻顟惭b在GBF管兩端200mm處。如遇預埋件、管線等則應適當調整。

5.施工質量控制

5.1薄壁管進場驗收標準:薄壁管進場后應對其物理力學性能、外觀質量、幾何尺寸進行檢查,符合標準的方可使用。

5.2模板安裝完畢經驗收合格后應對暗梁、薄壁管、預埋管盒、預留孔等進行放線定位,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3暗梁鋼筋、樓蓋底層鋼筋及薄壁管肋間鋼筋安裝完畢必須進行驗收,在確定鋼筋墊塊完整安裝可靠后方可鋪設薄壁管。

5.4薄壁管的吊裝用特制的鋼筋籠。薄壁管在被吊裝至安裝樓層前,須對其外觀完好程度做逐根檢查。管壁及管端堵頭被損不應超過規定標準,否則需要進行處理后方可入模。缺損嚴重超標者不允許使用。薄壁管的局部破損修補可用塑料布、編織布及封口膠帶等??锥摧^大時可先在孔洞內塞麻袋、塑料布等材料,以澆筑混泥土時水泥砂漿不會進入管內為準。

5.5在薄壁管的安裝過程中,水電線管盒的預留、預埋應盡量減少對樓蓋斷面的削弱,使管線盒盡可能在管間肋處預埋管,宜采用KBG管豎向板穿板采取先埋法蘭盤。必要時可以將薄壁斷開或將薄壁管鋸開,以讓出管線的位置管線預埋情況。

5.6安裝薄壁管過程中,應隨安隨在管頂墊木作保護,不允許直接踩踏板薄壁管。在混凝土施工中禁止將施工機器直接壓在薄壁管上。

5.8澆筑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校正鋼筋與薄壁管的位置,并對施工時導致缺損的薄壁管進行修補。

5.9樓蓋面層鋼筋安裝完成后,應按現行鋼筋施工驗收規范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現澆混凝土施工。

5.10為防止薄壁管在澆筑混凝土時因兩側壓力不平衡造成薄壁管位置的移動,在薄壁管之間用橫向“U”型短鋼筋作控制定位。

5.11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最易出現整體上浮的部位是在接近收尾部分。因此應特別注意,布料應在薄壁管上,然后往下振搗,切忌由管下往前趕。

5.12如果出現整體上浮現象,應將已澆筑部分的混凝土全部掏凈,整修好鋼筋、薄壁管的位置后重新澆筑混凝土。

6.結束語

該工程采用GBF管現澆混凝土空心無梁樓蓋新技術,投入使用五年來,很好的滿足了學校的要求,尤其是現澆空心樓蓋部分,整個空間寬敞明亮,視線通暢。經測量、檢驗,現澆空心板無裂縫,變形符合規范要求。實踐證明,采用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能夠減輕自重、降低地震作用、提高隔熱隔聲性能,可明顯降低工程總體造價、改善使用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薄壁預埋現澆
如何減小軸類薄壁零件加工的變形量
現澆箱梁拼寬橋上部結構受力特性分析
現澆模板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思路闡述
機電安裝電氣設備預埋常見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談隧道預埋槽道施工
預埋與布置技術在建筑電氣的施工中的應用價值
一種薄壁螺紋偏心套工藝設計
核化工工程預埋施工質量控制
整體盤槽一次拉削成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