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

2014-12-25 01:25張勝利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軟件信息化企業

張勝利

摘要:采用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應用互聯網以及其他軟件產品和技術,將企業內外部的信息資源充分整合、廣泛利用,以提高企業生產水平、經營水平和管理水平,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過程,信息化企業是指將信息技術用于生產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中,使內部和外部的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充分開發,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管理和決策水平,并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 企業的影響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 A

1、企業信息化的要素

信息技術的應用,更深刻的重塑了企業的管理,企業信息化影響了公司的經營管理理念。企業信息化的過程包含著企業的革新和企業的發展兩大方面。

(1)企業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即企業應具備實施信息化的基本硬件支持,包括大規模網絡化和辦公自動化的采購與應用。

(2)企業信息化的軟件建設,即對現代信息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情報技術的學習與應用。

(3)企業產品的技術層次,信息化的效用之一就是可以通過科技含量的增加使得企業生產出更具科技含量的產品,或者是通過信息化的應用提升服務的質量和附加值,從而將工業化推進至信息化,優化企業的結構。

(4)企業內部流程的再造,即在信息化的過程中,勢必要求企業根據信息化的需求對自身內部的流程進行深入的在分析與再設計,設計到企業的經營、企業的生產制造、企業的決策過程、企業內部管理與組織等各個方面;同時會帶來企業利益分配方式的革新,牽動企業各個部門和人員。因此,信息化帶來的流程再造不是普通的資源的再配置,而是一次深入的管理變革。

(5)制度創新,企業信息化還會帶來企業在制度方面的轉變與創新,這種轉變與創新主要來自于企業內部要素的轉變與創新,在信息化的影響之下,企業中的知識與信息都會經過新的處理和挖掘,從而產生新的增量因素,這將會使企業的各種制度產生改變,發生創新。

2.我國企業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信息化應用的效果從根本上取決于決策者對信息化的認知,同時,認知反過來也會影響企業信息化所能發揮的作用?,F階段我國企業在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國內信息技術的支持能力弱在軟件方面,由于我國軟件產業起步較晚、公司規模偏小、發展時間較短、積累經驗不夠,導致我國大部分軟件廠商推出的軟件不具有比較完備的功能,產品開發工程化的能力較弱,系統間集成的能力較差,并且在軟件產品對企業的適應性方面還需要提高。在軟件設計方面,有一些軟件公司為了搶占市場而對企業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一味遷就,在軟件程序設計的過程中對企業原有的落后流程進行了固化。企業信息化工程項目需要整合與創新,軟件公司需要與企業溝通協作進行必要的二次開發,但有一些軟件公司盲目追求軟件的通用性,而沒有把企業的實際作為考慮的因素,追求軟件產品的一次性銷售而疏于售后服務與系統咨詢。在硬件方面,如上所述,我國現階段大部分廠商對信息化建設只能提供較低附加值的PC機、顯示器、硬盤、終端等產品,而對于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等高性能、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缺乏足夠的供應能力。根據國家重點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這種現狀造成了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過高、建設周期過長、后期使用及維護成本過高的問題,極大影響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2)、企業信息化缺少規范和規劃,缺乏統一的標準

在企業內部,各企業沒有形成統一的產品信息編碼、管理信息編碼等技術標準,從而使企業內部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企業資源不能共享、系統不能集成,企業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受到嚴重制約。另一方面,我國的大多數行業都沒有建立起統一的信息化技術標準,這也是我國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綜合效益無法發揮的重要原因。

(3)缺乏良性的市場競爭機制和環境

我國還沒有形成規范的信息化市場,信息化咨詢監理的市場與機制尚未確立,企業在信息化上的不斷投入很難得到應有的回報。從事企業信息化軟件開發的軟件廠商多年來也陷入了在無序的信息化市場中進行低價惡性競爭的怪圈,結果兩敗俱傷。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第一是我國信息化的管理軟件產品缺乏標準化,第二是外部市場沒有形成“咨詢一監理一評價”機制。這兩方面原因造成了企業信息化工程缺乏嚴謹的理論引導和科學論證,從而形成工程質量無法保證的局面。

(4)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缺乏規劃

在企業信息化推進過程中,一些企業對信息技術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前規劃方面經常被忽視。由于沒有充分重視對信息化的內涵進行學習和吸收,沒有對企業信息化的真實需求進行探索,導致企業缺乏對自身問題的真正分析和認識,也沒有系統的規劃,就直接將信息化建設外包給第三方企業操作(徐戈,或者是草率選擇信息化產品,簡單化的實施配置,而沒有通過科學的規劃對技術、產品以及管理理念的配套發展,結果導致信息化建設未能取得應有的效果,或是直接導致信息化應用失敗。

(5)企業信息系統開發中存在兩種極端

目前我國企業在開發信息系統方面存在著兩種極端,是信息化建設的主要障礙。一種是信息系統完全由企業內部人員開發,這種現象在大中型國有企業中較為普遍,這種形式下,企業開發人員權利、責任和利益不明確、不統一,沒有進行業務流程重組的權利和魄力,積極性不高;缺乏科學思想和正確經驗做參考,難以承擔大規模系統的開發;企業處于轉型期,企業結構不斷變化,系統設計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另一種極端是信息系統完全由其他廠商負責,這種形式下企業對信息系統的認識不到位,企業與開發商之間很少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系統開發與企業實際不相適應。

3、我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云端計算時代的來臨,必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質的改變,使得人們生活的交際互動性發揮的更加完善。對企業而言在云技術下IT將會大大降低隱藏成本,并使得相應的價值直接落實到產品上。在云計算及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下,企業在不久的未來將迎來新的機遇,并發生深刻的變革。在云計算的深刻影響下,上世紀經典的企業的組織結構將被重新定義,新型組織結構模式如以業務為導向、采用商業智能甚至是決策智能以IT為支撐的敏捷型組織結構稱為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的方向。這種組織結構出現的直接原因是云技術的誕生。敏捷型組織結構使得企業里不能直接創造利潤的部門都將被外包出去,傳統的金字塔結構模式即將消失,這種組織結構所帶來的利潤被稱為敏捷紅利。此外,隨著云計算的發展,企業運營中的簡單事務處理,即企業日常工作中反復出現的重復性事物或者類型比較標準的數據的處理,將可能由一種叫做商業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的軟件來實現;同樣,CRM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SCM (供應鏈管理系統)等也將同樣被實現,管理者只需要在收到處理通知的時候點擊一下鼠標選擇yes or no即可。而那些非標準的、非日常重復性處理的事務或是由于某種原因無法符合自動處理的事務,即通常所說的復雜性事務處理,才由管理者親自處理。人類最擅長的是思考、溝通、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能從日常重復性的庶務中脫身,而針對那些復雜性的異常問題進行處理,就會不難發現這樣做能產生巨大的成本效益。在云計算時代企業的管理者只是負責傳遞信息,他信任團隊的能力并建立責任制度、激勵制度。真正的領導是合作,而不是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確保企業的地位不受影響并能持續的吸引客戶。云技術既是一次信息技術的變革,又是一次放棄傳統升級模式的全新理念,各行各業的迫切需求驅動著云技術的持續發展與快速革新。通過合理運用云計算所帶來的優勢,企業必將能夠從容應對市場的各種變化,甚至改善經營狀況。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和計算機輔助檢測等為代表的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從內部到外部,從技術、信息到管理的發展過程。生產的自動化在我國很多企業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軟件信息化企業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8上海企業100強
有趣的識花軟件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