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務公開制度與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設計的相容性

2014-12-30 19:26宋春陽謝利軍
中國檢察官 2014年11期
關鍵詞:檢務檢察工作公信力

宋春陽 謝利軍

檢務公開制度是指檢察機關依法通過合適的渠道向人民群眾和訴訟參與人公開與檢察職權相關的不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等有關活動和事項,讓更多的人知悉、理解、支持檢察工作,是司法改革和檢察權科學配置的重要內容。檢察公信力作為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檢察機關的公正執法行為被人民群眾所接受進而對檢察機關所產生信任的影響力。檢察公信力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究竟如何對其進行評判,就需要設計客觀指標。檢察公信力的客觀指標設計主要是實現檢察機關的專業性測評的關鍵所在,其主要是通過檢察業務的客觀數據來反映檢察機關各項具體職能運行的情況。二者究竟是何種關系,筆者認為,二者在宗旨、原則、核心內容上具有相容性。

一、檢務公開制度與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設計的宗旨是一致的

第一,二者都是加強檢察權運行監督制約的客觀需要。檢察權同其他權力一樣,如果不健全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就有異化和濫用的可能。加強對權力運行監督制約的兩劑良方就是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和加強公信力建設。檢務公開作為司法公開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監督、侵權須賠償”的法治精神,是加強檢察權運行監督制約的客觀需要。最高人民檢察院曹建明檢察長曾經說過: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要監督好別人,首先必須自覺接受監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這就說明,檢察機關要想具有公信力,同樣需要檢察機關切實履行檢察職能和自覺接受公安、法院、律師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制約,實現從理性認識型向心理認同型的提升,使社會公眾對檢察機關職權及其實施過程和結果予以信任、尊重、認同和服從。

第二,二者都是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和權利保障的重要載體。最高人民檢察院曹建明檢察長曾經說過:司法公開是司法民主的重要標志,也是司法公信的基礎。檢務公開正是讓公平正義以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的有效載體,是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重要手段,保障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最好渠道。檢察公信力的核心要素在于信任度,如果在檢察機關執法活動中連群眾最起碼的知情權、參與權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又怎么能讓群眾信服檢察機關呢?因此說檢察公信力的客觀指標設計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和權利保障的重要載體。

第三,二者都是倒逼檢察隊伍素質提高的迫切需要。只有充分利用檢務公開和檢察公信力建設形成的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的倒逼機制,按照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檢察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檢察人員在開放透明條件下的執法辦案能力和水平,才能使檢察隊伍切實承擔起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神圣職責,否則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二、檢務公開與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設計的原則是相同的

(一)嚴格依法進行原則

無論是檢務公開還是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設計都要堅持法治思維,強化“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法治觀念,嚴格按照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進行。

(二)全面及時高效原則

對于檢務公開來說,根據民主法制的要求,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所謂全面,就是要變選擇公開為全面公開。所謂及時高效就是兼顧傳統效率優先。既堅持檢察開放日、舉報宣傳周、新聞發布會等行之有效的公開方式,又不斷拓展公開的形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傳播迅速、波及面廣、信息容量大、互動交融性強的優勢,使當事人方便、快捷行使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人民群眾第一時間知悉理解檢察工作。對于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設計來說,所謂全面就是要體現檢察機關的主要工作職能,體現出檢察工作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結合;所謂及時高效就是運用調查問卷、考核指標、會議測評等方式對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進行每年至少一次的確認,得出是否具有檢察公信力的決定。

(三)公眾參與便民原則

檢務公開的有效途徑之一——檢察開放日的參與主體就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廣大群眾代表,充分體現了公眾參與原則;便民原則體現在運用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查詢系統軟件,通過電子觸摸屏及時查詢舉報、控告、申訴的受理、流轉及辦案程序信息,實現方便群眾訴訟、方便群眾監督檢察工作的初衷。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設計既有檢察業務的客觀數據,也有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滿意度測評,包括每年度檢察工作報告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上的通過率,以及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滿意度測評。這充分體現了公眾廣泛參與的原則。

三、檢務公開與檢察公信力客觀指標的核心內容是相近的

(一)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的運行狀況

1.查辦職務犯罪的立案數、立案起訴率和判決率,尤其是大要案比例數。立案數主要反映辦案規模,立案起訴率和判決率主要反映辦案力度和質量,大要案比例數主要反映辦案力度和效果。這就全面體現了檢察機關辦案數量、質量和效果的有機統一。

2.辦理刑事案件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的準確率,即無錯捕、錯訴情形。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對設區市、省直管縣(市)檢察院檢察業務工作考核評價計分細則規定:捕后判無罪、作絕對不起訴或撤案的扣分;審查逮捕過程中發現系由刑訊逼供、暴力取證所取得的證據,并予以排除的加分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3.辦理訴訟監督案件數,包括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刑事民事審判活動監督以及刑罰執行監督的數量。刑事、民事審判活動監督包括提出抗訴意見數和法院采納抗訴意見數。刑罰執行活動監督包括查辦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中職務犯罪案件數、監督糾正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中違法情形數、監督糾正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當數、監督糾正社區矯正和監外執行活動中違法情形數等。

4.控告申訴案件包括辦理阻礙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案件,辦理對本院辦理案件中違法行為的控告或者申訴的案件,辦理對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其它司法機關處理不服的申訴案件以及國家賠償案件,還包括息訴罷訪的案件。這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的內部監督原則。

5.預防職務犯罪包括預防調查、犯罪分析、檢察建議、預防教育、預防咨詢、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向黨委、人大呈報上一年度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年度報告和工程項目建設預防等。

(二)法律流程的公開

在所有檢務公開事項中,最關鍵的是檢察活動公開。除法律規定不能公開的以外,所有案件辦理流程都要依法公開,全程公開透明,從而實現“看得見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和“能認同的權威”。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規定,向辦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查詢案由、受理時間、辦案期限、辦案部門、辦案進程、處理結果、強制措施等程序性信息。

(三)加強法律文書說理工作和公開審查、公開聽證工作

檢察機關應加強對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不予提起抗訴的決定書等法律文書書面說理,主動或依據當事人申請組織開展公開審查、公開聽證、公開答復,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使執法結果獲得相關方的自覺認可執行,增強社會公眾對執法的信賴,達到以公開提升檢察公信力的目的。

(四)檢察執法行為所弘揚的正能量

公平正義比太陽還有光輝。正能量指檢察機關通過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和弘揚公平正義在社會上形成的良好形象和浩然正氣。檢察機關一旦在辦案中發生錯案,在工作中違法違紀,由于工作推諉、拖延、不負責任發生涉檢信訪,就是負能量。因此要實行辦案責任終身制(無個體意志,無終身責任;無重大過失,無終身責任;無不法行為,無終身責任),嚴格文明規范執法,杜絕冤假錯案的發生;要探索建立群眾投訴及時受理、查究、反饋機制,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對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的控告、申訴、舉報,嚴查檢察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發現一起依法依紀處理一起。

猜你喜歡
檢務檢察工作公信力
努力實現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跨越
新時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對策
從混沌走向協同——論檢察機關案管職能和檢務督察職能的關系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檢務系統設計
基層檢察院檢務督察工作之完善
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提升媒體的公信力
以文化建設引領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公訴環節檢務公開制度的構建
內參影響力與媒體公信力
檢察文化與檢察工作協調發展規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