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城市綠化面積與實現節能減排

2015-01-03 14:02黃澤一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5年8期
關鍵詞:綠地面積建成區城市綠地

黃澤一

(上海財經大學 外國語學院,上海 200000)

增加城市綠化面積與實現節能減排

黃澤一

(上海財經大學 外國語學院,上海 200000)

本文通過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從城市面積、綠化成本、可持續發展、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等五個方面論述了增加城市綠化面積與實現節能減排的不相關性。事實上,由于城市面積不足,綠化成本高昂等原因,傳統認為十分合理的增加城市綠化面積來實現節能減排的思路可能并不實際。

城市綠化;節約能源;碳排放

工業社會以來,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無不伴隨著對自然資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對自然環境的巨大破壞。進入21世紀,人類逐漸認識到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環境破壞的不可逆性,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持續發展等重大議題相繼進入人們視野。在探索應對之道的過程中,通過增加城市綠化以實現節能減排的觀點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然而,細心分析即可發現該理論無法作為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本文即通過可行性和有效性兩個方面的分析,論證該觀點的邏輯漏洞。

1 可行性分析

1.1城市面積有限,增加綠地能力不足

我國雖幅員遼闊但人口眾多,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已經劃定了18億畝耕地的紅線。除去農村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沙漠、山地、荒漠,留給城市發展的土地本就相對稀缺,而城市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樣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在這種情況下若一味擴大綠地面積,大興土木建造公園廣場,勢必會對城市自身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據《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1》記載,2010年全國城市(市轄區)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為13 129.63平方千米,占全國城市(市轄區)建成區面積的41.33%。其中北京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最高,為55.10%,其他城市的覆蓋率也基本保持在35%以上??紤]到2010年城市居住區用地僅占建成區面積的30.10%,我國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已處于高位,很難再有提高。

1.2城市綠化成本高昂,多數城市難以為繼

城市綠化成本也是影響該理論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的綠化成本包括綠化承載單位建設投入、樹木草坪購置成本以及養護成本。對于建筑相對密集的城市來說,還要考慮規劃、拆遷等成本。這些支出對于許多城市來說并不算小。據《中國環境統計年報——2012》記錄,2012年,我國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總額為5 062.7億元,其中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投資2 380.0億元,占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47.0%,比2011年增加53.9%。在實踐中,各級政府往往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將綠化指標層層下壓,而財政不甚寬裕的中西部市縣則很有可能被迫將一部分本應用于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挪至此處,長此以往不僅會造成城市的畸形發展,也會嚴重影響人民生活水平。

1.3擴大城市綠化面積有可能造成環境破壞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增加綠化面積不一定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例如在西部干旱缺水地區強行擴大綠地面積,隨之而來的灌溉成本不僅相當高昂,而且極有可能導致當地水源枯竭。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為例,2010年市轄區供水總量為10 525萬噸,其中48.49%為居民生活用水。而由于銀川干熱的氣候以及砂質土壤,城市綠地所需灌溉用水遠遠大于東部地區??梢灶A見,若在諸如銀川等缺水少水城市大量拓植綠地,居民日常生活或工廠日常生產必定受到缺水的影響,長此以往,當地水源生態必將遭受破壞。

2 有效性分析

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并不能顯著吸收碳排放。希望通過增加城市綠地面積以減少碳排放者認為,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在光合效率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綠地面積可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從而減少碳排放。但該理論實際上是無效的。生長茂盛的草坪,在光合作用時,每平方米一小時可吸收1.5克二氧化碳。為研究方便,假設晝夜平分,按一天進行12小時光合作用計算,一平方米草坪一天可吸收18克二氧化碳。2010年全國城市(市轄區)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為13 129.63平方千米。經計算,全國城市綠地一年(按365天計)可吸收二氧化碳86 261 669噸。而據美國能源部二氧化碳數據分析中心(CDIAC)的記錄,2010年中國大陸碳排放總量為2 259 856 000噸。顯然,全國城市綠地一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不及碳排放總量的1‰,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并不能有效吸收碳排放。

通過增加城市綠化面積以實現節能減排的措施在實踐中面臨諸多挑戰,這歸根到底是由于疏于對通過綠化實現節能減排的可行性與有效性的考察。由于我國城市面積有限、綠化成本高昂以及部分城市自然環境極端惡化,使得大規模增加城市綠地的措施不具有可行性。而增加城市綠地面積與節約能源性質的不同,綠地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與我國碳排放總量的巨大差異又使得該措施對節能減排并無明顯效果。在當前形勢下,應積極探索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科學措施,本著嚴謹的態度周密論證,標本兼治,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統計年報——2012[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3.

[2]同濟大學,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城市環境保護[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2.

[3]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1[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78

TU985

A

1673-0194(2015)08-0230-01

2015-02-17

猜你喜歡
綠地面積建成區城市綠地
基于VBANUI夜間燈光調節指數的河南省城市擴張研究
GIS技術在城市綠地可達性研究中的應用
近30年南寧市建成區時空擴張特征分析
江蘇新型城鎮化進程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的時空分布研究①
2013—2018年金普新區建成區空間形態擴張規律
山西運城綠地草本植物組成沿面積變化規律及其與環境特征的相關性
基于Landsat的南通市建成區擴展研究
編制城市綠地養護規范和標準應注意的事項
城市綠地綠化種植與養護
城市綠地功能與作用的重新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