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體系的構建

2015-01-11 03:04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電視臺黃迪紅
財經界(學術版) 2015年17期
關鍵詞:層級導向事業單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電視臺 黃迪紅

我國的事業單位設置一般面向社會公共資源和社會公共服務,有著一定權力和資金分配與使用權,存在著腐敗、公款私用等諸如此類的現象,需要內部控制制度來予以防范和規制。而為了更好地達到內控目標,需要對事業單位內控制度評價體系進行構建。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模式選擇

當前,關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模式主要存在兩種,即要素導向評價模式和目標導向評價模式。顯而易見,前者是根據內控要素(即COSO報告中的五項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控)來構建,適用于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后者是根據內控目標(一般指向戰略、經營、報告和合規四個主要目標)來構建,適用于外部監管者或利益相關者的評價。兩種評價模式各有千秋,以下列表進行比較分析:

表一:兩種評價模式的比較分析

由上可見,現有的要素導向評價模式和目標導向評價模式各有優缺點,可以有效地整合兩者的優點,而去除兩者所具有的缺點,使得內控評價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和針對性。在整合導向模式下(見圖一),要素導向結合目標導向,即以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督為視角,實現同步滿足內外要求和同步激發內外動力的內控評價。

圖一:整合觀下的內控制度評價模式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體系構建邏輯與思路

(一)評價體系總體構建邏輯

2014年1月1日,我國開始施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開創性地提出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兩大治理層級。為此,整合模式下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也分為單位層級和業務層級,單位層級主要包括組織架構、與工作機制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關鍵崗位設置、風險評估情況、信息技術應用,業務層級主要包括預算業務控制、收支活動控制、采購業務控制、合同控制、資產控制、建設項目控制,通過風險評估、控制方法、系統評價和外部監督,來達到運營目標、預防腐敗目標、財務信息目標、資產安全目標、合法合規目標。

(二)評價體系評價范圍與思路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范圍:事業單位各個主體注重關注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而有效性分為內控設計有效性和內控執行有效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礎,若無設計有效就不會有執行的有效性。設計有效性主要是用以檢驗內控構成要素是否存在和是否全面,并探究其適用性如何,執行有效性主要是用以檢驗內控構成要素是否持續有效運行、內控執行人員的權限與能力。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思路:在事業單位內控制度評價范圍的基礎之上,再接著予以評估實現內控目標的風險,并檢驗內控制度是否存在重大缺陷與不足,如果存在重大缺陷與不足,則表明內控無效,如果不存在重大缺陷與不足,則表明內控有效。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指標體系

(一)事業單位內控評價指標設計原則

一是指標構建需要充分考慮風險。如單位層級風險有腐敗、濫用公共權力等,業務層級風險有資產控制風險等。二是指標構建需要具備層次性。整合導向內控評價模式分為兩個層次,即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并各自下轄有多個不同層次。三是指標構建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事業單位內控制度評價的標準就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并需要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四是指標構建需要遵循系統性。事業單位內控評價指標必須切合實際,且各個指標相輔相成而又不重復設計。

(二)事業單位內控評價指標設計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指標設計思路:整合觀的評價模式要求分為單位層級內控評價指標和業務層級內控評價指標,前者從具體指標具體含義及內容入手,根據重點呢環節設置觀測重點,后者從具體指標的具體內容與流程入手,根據高風險點觀測重點,最后兩者集中匯總于對內控目標的實現程度。

單位組織層面內控評價指標設計:第一步將其分為一級評價綱目、二級評價科目、制度設計情況和制度執行情況;第二步將一級評價綱目分為組織架構、內控制度與工作機制、關鍵崗位設置、風險評估情況和信息技術應用;第三步將二級評價科目進行劃分,即組織架構分為內控機構設置、單位負責人任職情況、內部監督部門設置,內控制度與工作機制分為三權分離、決策制度建設、管理制度建設和內部監督制度建設,關鍵崗位設置分為關鍵崗位責任制建設、關鍵崗位人員考評,風險評估情況分為風險評估組織機制和風險評估實施機制,信息技術應用分為會計核算信息系統和內控管理系信息系統;第四步將制度設計情況分為尚未建立、基本建立和完整建立,第五步將制度執行情況分為未能執行、基本執行和完全執行。

單位業務層面內控評價指標設計:第一步將其分為一級評價綱目、二級評價科目、制度設計情況和制度執行情況;第二步將一級評價綱目分為預算控制、收支控制、采購控制、資產控制、工程項目控制和合同控制;第三步將將二級評價科目進行劃分,即預算控制分為預算編審、批復、執行、決算與考評,收支控制分為收入預算、登記、到賬確認、支出事項分類、支出事項的執行方式和支出過程控制,采購控制分為采購預算和采購計劃的編制與審核、采購組織方式確定、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確定、政府采購計劃實施、自行采購計劃實施、合同簽訂與備案、組織驗收、采購支付,資產控制分為資產配置、新購、更新和處置,工程項目控制分為工程立項、設計與預算、工程招標、工程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和工程項目核算,合同控制分為合同控制職責分工、合同訂立、合同履行、合同后續管理和合同特殊事項管理;第四步與第五步與單位組織層面內控評價指標設計中的第四步與第五步一樣。

四、結束語

對于事業單位內控制度評價體系的構建,主要立足于對定性指標的設計上,而缺少對量化指標的設計,有待以后進一步完善;同時,對于事業單位內控制度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并未經過實踐經驗來予以證明該定性指標是否合理和合適,有待以后予以驗證。

[1]宋良榮,張金悅,鐵重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探討[J].財務與金融,2013;05

[2]田發,杜思鵬.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體系的構建[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5

[3]車錫媛,盧旭東.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J].中國農業會計,2013;11

猜你喜歡
層級導向事業單位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軍工企業不同層級知識管理研究實踐
基于軍事力量層級劃分的軍力對比評估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職務職級并行后,科員可以努力到哪個層級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