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江記

2015-01-12 04:44范超
新西部 2014年7期
關鍵詞:大雁塔曲江大唐

范超

大雁塔北廣場記

新世紀以降,西安城內古意新姿處,惟曲江大雁塔北廣場為甲。

游人自市內北來,從雁塔路一望,便心飛廣場上,魂消欲絕。

廣場為世界罕見噴泉水景廣場,曙色中晨光著樹,暝色里夜月入廬,水與塔相映發,他處即使有海市蜃樓,不及此地幻象一縷。

居民和游客,每憶長安,輒往大雁塔北廣場。見各主入口石牌坊,白麻石材貼面,上繞麒麟龍鳳,中間高門匾額為顏體楷書,兩旁門額為“二王”行書。門景佳好。北大門西牌坊正書“慈恩祖庭”,左右“塔標高境”、“水流梵音”;背書“法相宗脈”,左右“善歸一揆”、“慧蘊三乘”。北大門東牌坊正書“曲江閶闔”,左右“終南在望”、“上林可覽”;背書“鳳城新里”、左右“四鄰秦漢”、“八水帝都”。另東西兩處輔門牌坊上有“五陵佳氳”、“絲路遙接”、“渭水環縈”、“青龍瑞氣”等字樣。

從北門深入廣場,見一卷大唐盛世銅書鋪地,兩座萬佛燈塔和八根大唐文化紅砂巖列柱擎天,居中南望噴泉,層第有九級百米疊水溜玉,盡處雕刻“大唐盛世”、“絲路風情”,于畫壁流香。有唐一代脊梁精英人物,或拱手或端坐泉景兩側,其身前身后,靈動著40余座唐草紋、藻井紋、書法等地景浮雕,律動著10件大唐詩書畫印水景小品,流動著50根唐詩燈柱,綠林掩映,紅燈激射,瞬間將人納入煌煌大唐圣境。

傳說2003年12月31日開放之時,觀者踵踵130萬,蔚為大觀。曲江新區周全一定,能事一集,使廣場在技術運用、雕塑規模、建設投入、清潔、音響等方面創下了13項地區乃至世界紀錄,可謂佳境一殫,國際一流。天工開物之手筆,任誰敏心巧目,再難復加。

遙想1924年暑夏,魯迅先生在西安住過21天,講學之余游碑林,孔廟,大雁塔,曲江等。至城東南原上,佇立回望,同游者中有人指著莊嚴的大雁塔說:“似老僧入定?!毕壬敿催b指艷麗的曲江一帶說:“如美女簪花?!北娙她R鼓掌稱贊聯妙。

今日,從大雁塔北廣場歸,暗自忖念:大雁塔確如端坐老僧,而廣場噴泉,如新妝少女,少女隨樂,仙然變陣起舞時,紫氣氤氳里,寺塔悠然,情濃如醉翁,見者尤醉人心。

大唐不夜城天街記

大雁塔正南,煌煌而起一城,名曰“大唐不夜”,悅納親人,爽朗易近。其景致首推步行街,長1500米,寬80米,雄貫南北,水石草木,皆有鮮衣亮色。群雕參差,典故連綴,合玄奘、貞觀、開元三大廣場齊觀,一佛一帝一大典,始知整條街之精神頓出。

唐時長安中心大道,美稱“天街”,提要全城,今見之繁華點滴流露,尤可想見舊時風姿。

夜來,滿街曲欄畫檻,石臺水軒,樹嵐染暈,檐影設色,燈火喧闐,聲光和應,竹肉相發,極其濃媚。人心怎敵美景,逐隊爭來。有全家老幼出游,啼笑雜之,有好友佳朋邀約,淺斟低飲,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磁靜遞;有酒足飯飽者,三五結伴,躋入人叢,左右觀望。更有人或進出華潤萬家、銀泰百貨,大包小袋,滿載而歸;或匿影柱下,默誦唐詩,靠坐木椅,靜心通神;或轉入廳館,笙歌劇戲,無日無之,共奏一時之興。

月下尤妙不可言,錦帶閃閃,鏈珠燁燁,冶游其間,恍若置身天上街市,不復為人間世啊。

夜闌更深,如沸如憾人聲漸稀漸薄,始有青春仙侶,由里湖、酒吧、夜場轉出,如魘如囈而來,共數煙花,看東方將白。

偶逢酥雨拍面,情意更是愜甚。

曲江池水口記

海有???,關有關口,心有心口。世間萬事,無口不足以納千傾汪洋,收四時浪漫。糧食也有口,不然為什么叫口糧呢?

西安曲江一帶的美景,就是人們的一塊精神口糧。

池子四四方方,呈幾何圖形,突出了人工美,卻多了匠氣和呆氣。西方多這樣造園。中國就不一樣了,水面無論大小,多以自然曲折取勝。再整齊的水面,也要引出一小部分來,無為而治,以應天象地理,隨意著,生動著,真實著。

這一塊曲江池的水口,起初像是大魚吃過了界,卻一下咬出一份別致來。水走過來,就停駐下,圈成一個獨立的空間,形成一個“A”,中間橫著的就是黃渠橋,黃渠橋上面的部分,圓潤潤的,不需了棱角,不需了規則。也像搭著的一張弓,弓拉滿,箭射出去,正中泉眼,終南山大峪的清水就隨著黃渠汩汩而來。

終南山是曲江池的靠山,曲江是終南的靠水,靠山靠水,最享福的其實是人。水口努著嘴抱著臂,人從她的胳膊上走過去。

有人搖著木船,吱扭著,一側一側蕩過來,木船周圍的水,比船跑得還快,跑到岸邊,又返身殷勤地來迎船靠岸。等到水岸靜定,古今駁線一下子就對上了口型,絲絲扣扣,吻合的不差毫分。

水口,是當下和唐朝的一個親嘴。

水的大道里,也流行著古今穿越嗎,也注重著上下貫通嗎?

人是要接地氣的,接上了地氣,才有了底氣。站在曲江池入水口處,似乎一下子就站在了唐朝的門口,有了感應千年的神力。那一對在岸邊玩漂水花的父子,剛一轉身,已是唐時的裝扮,他們眼前的黃渠,如明亮的飄帶,閃耀在長安的蒼茫原野上。

片云橋記

一片云,在天上飄著,被曲江池美景吸引,云頭一按,下凡定格為一拱石橋。

一滴水,滴到水池里,聲響脆而大,一屋子人都在說話時,卻什么也聽不清楚。所以看云最好一片,一片云在天上飄游,也不是飄游,卻更顯出天地的曠遠,把人的心空也攜帶著安靜、透徹。如果是滿天白云、烏云翻滾、紅云密布,任誰見了,都會有些不安。

江南曾有名石,就叫一片云。有人見大石納頭便拜,拜完畫之,呼為“云骨”。

天下萬物皆可畫,惟有云不能,云里似有山、有水、有人、有獸、有鳥羽,有魚鱗,卻又什么都沒有?,F在云成了橋,畫云就容易了。

橋是架空的路,世間都講究以木石跨水,這里卻以橋為云的顯形,柔和,親善。如同風以竹顯形一樣。

顏色以紅為主的,叫紅橋,形神狀態如臥波的,稱為虹橋。這橋卻是白橋、紅橋、綠橋、藍橋、黃橋等等,都可以叫的,因為云就有著這么些千變萬化的顏色啊。橋下水里的魚,也就如同云在空中時,那些伴飛的鳥,披著各種各樣的霞光在流翔。

因一座小橋,名片云,知道了昨天的云,今天會轉成汪汪一團水,上午的水,下午就輪成飄飄一朵云。因一片云化成了橋,又知道它白日里是云,晚間是水。而所有的云水里還有著一座橋,天上仙人渡,人間誰在走?

天地就是這樣周轉著,是人隔開了天地。人過片云橋,無不頓感小橋流水之妙,小橋是片,流水是云。無不頓明圣賢庸行之理,圣賢是片云,自己在庸行。

那么,人向橋上走就是青云直上了,凌駕于云上,遂了凌云壯志,下來就想,趁有些勁兒何不再四處云游一下。抬眼看路一邊的樓閣,卻偏偏又叫云韶居。

而路的另一邊,兩尊石凳對面坐著,中間石桌上擺紫砂壺一雙,壺口里飄明前茶香一縷,香氣往空中,悠悠化成一片云。不一會兒,從那片云里,就又伸張出一拱橋來。

大唐芙蓉園御苑門記

高門大戶。高門是大戶的體面。

春夏秋冬,晨昏陰晴,每過大唐芙蓉園正西,見御苑門造型華麗,兩層主門樓與左右緊接的三重闕相得益彰,氣不可一世,而又恭敬待客,禮讓有加。是真正的大丈夫、大君子、大將軍、大文士,更是一個初登寶座的年輕君王,才貌瑰雅,儀態端方,騫翮思遠翥,猛志逸四海,豪烈非凡。

古來開園造景,媚薄者多,可斜視,不可正觀。御苑門,是大唐芙蓉園的正門,似真正的麗人,穩健大方,雍容大度,可以臨水,也可以照鏡,正側俱佳。

門前廣場上,有豎起的“大唐芙蓉園”刊印造型。門樓上牌匾“御苑門”三個黑底金字為沈鵬所書。楹聯中有松林夫子自道“探奇抉奧進西門,攬勝怡情游御苑”,門前照壁背刻平凹《大唐芙蓉園記》。天下名勝,高人韻士與美文奇章往往相逼而來,領悟到此趣,便覺心魂神動,手足鼓舞。文章借靈于山水,草色借潤于酥雨,人物借勢于時局,大唐芙蓉園正是得此江山時務之助,從御苑門進入后,所見所聞,筆筆都是生動。

游客赴一山水,往往因其奇特而心胸開朗,如同交友,互相必有過人之處,來往才會密切一樣。每天,御苑門下,多人往來穿梭,見門前明皇與宮娥迎賓的玻璃雕塑,見門內黃金玉璽蓋下的恢弘基調,見兩旁84根旗陣擊打出的獵獵風聲,想那心中涌起的,鏡中定格的,定然會有片刻的壯采呢。

壯采源于壯志豪情,白日,御苑門襟帶飄飄著皇家做派,清夜,御苑門目光炯炯著帝京風情。觀望中就有一種血性噴涌,從蠅營狗茍中、從雞棲鶴籠中、從小利小吏中、從沉淪溷藩中,如鸞鳳般秀麗超拔出來。大雪散盡,松柏振色,和煦春風吹開了蘭蕙,仰天大笑出門去,高聲唱念著:我輩豈是蓬蒿人啊。

初夏時有一老者,自關中東府來游芙蓉園,到了御苑門下,掀髯興嘆:好大的門樓!他戴黑色石頭鏡,人說:光線不強,戴它干啥?老人說:不戴干啥,咱家里有這呢么?!他身著羊皮襖,別人說:天氣有些熱了,穿它干啥?老人說:不穿干啥,那咱家里有這東西呢么。

一輪紅日朝陽,噴薄而出,自信地懸掛于丹檐之上,瞻望朗朗秦地,一派喜色。

猜你喜歡
大雁塔曲江大唐
游雁塔
掀起大雁塔的“蓋頭”來
大雁塔
訪襄陽大唐影視城
掀起大雁塔的“蓋頭”來
西安大唐不夜城燈光璀璨
曲江區老促會《曲江老區在前進》畫冊正式出版
遭遇大唐
曲江,曲江!
西游群仙笑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