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苦洗方治療嬰幼兒念珠菌性間擦疹臨床療效觀察

2015-01-12 11:40王根林王春梅曹譯文滕慧琴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5年11期
關鍵詞:乳膏體征皮損

王根林 王春梅 曹譯文 滕慧琴

黃苦洗方為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王根林主任治療念珠菌性間擦疹的經驗方,在臨床已使用20年。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們用黃苦洗方治療62例念珠菌性間擦疹患者,并與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進行比較,取得較滿意療效。

一、臨床資料

1.入選標準:臨床上有典型的癥狀和體征,符合念珠菌性間擦疹診斷[1]的患者,真菌鏡檢均見大量出芽孢子、假菌絲或菌絲。入選112例,均來自我科門診,發病部位位于頸周9例占8.0%,腋窩6例占5.4%,肛周15例占13.4%,腹股溝19例占17.0%,頸下、腹股溝同時發病者35例占31.2%,頸下、腋窩、肛周、腹股溝同時發病者28例占25%。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62例,對照組50例。治療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15 d至35個月,平均年齡(8.44±7.62)個月,其中年齡<12個月者45例,12~23個月14例,24~35個月3例;病程3 d至3個月,平均病程(0.85±0.77)個月,其中病程<1個月者40例,>2個月6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6 d至33個月,平均年齡(8.17±7.28)個月,其中年齡<12個月37例,12~23個月11例,24~33個月2例;病程3 d至3個月,平均病程(0.79±0.71)個月,其中病程<1個月者34例,>2個月者4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排除標準:①1個月內有全身系統使用抗真菌藥物和糖皮質激素者;②2周內有局部外用抗真菌藥物者;③對中藥、丙烯胺類或咪唑類過敏者;④免疫功能低下患兒;⑤心、肝、腎疾病患兒;⑥不能完成治療者。

二、方法

1.治療方法:治療組用黃苦洗方煎水外搽。處方:黃連6g、生大黃 10 g、苦參 15 g、藿香 10 g、明礬 6 g、黃柏 10 g、千里光15 g,加水1 500 ml浸泡30 min,隨后大火煮沸文火再煎20 min,取藥液400 ml,冷卻后取澄清液冰箱冷藏。每日取藥液外搽患處3~4次,若皮損局部干燥改為每日2次,7 d為1個療程。對照組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患處洗凈后局部適量涂抹,以藥物覆蓋患處及周邊區域皮膚為度,輕按揉使之滲入皮膚內,早晚各1次,療程同治療組。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在2個療程內已痊愈者停止用藥。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周、2周后對紅斑、丘疹、糜爛、滲出、膿皰、瘙癢等指標進行評分。每例患者均由同一位醫師負責觀察、評分并記錄療效,癥狀及體征按4級評分法記分,0=無,1=輕,2=中,3=重。治療前、后對患處進行真菌直接鏡檢。每日進行電話隨訪,家長根據提問作出相應回答。如治療后出現皮損范圍縮小,紅斑變淡,丘疹、膿皰減少、干癟,滲出減少,瘙癢減輕或消失即為開始起效。

2.療效判定標準:以用藥后療效指數[2]為評定依據。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痊愈: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療效指數為100%,真菌直接鏡檢陰性;顯效: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療效指數≥60%,真菌直接鏡檢陰性;好轉:癥狀和體征好轉,療效指數20%~59%,真菌直接鏡檢陰性或陽性;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療效指數<20%,真菌直接鏡檢陽性。顯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算。

3.統計學處理:兩組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結果

治療組62例,治療開始起效時間為(3.16±1.85)d,治療3 d起效35例,7 d起效27例,總顯效率91.9%。對照組50例,治療開始起效時間為(6.09±2.70)d,治療3 d起效8例,7 d起效25例,14 d起效11例,總顯效率72.0%。經卡方檢驗,兩組顯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81,P<0.01)。見表1。

不良反應:治療組有2例患兒,治療后第1天,局部皮損加重,伴輕腫脹。分析原因,1例與煎煮后藥液量較少、濃度高有關;另1例與藥液未冷卻溫度較高有關,經及時溝通糾正方法后都得以解決。對照組有3例患兒在治療后出現皮損加重情況,考慮與涂藥厚度、患兒肥胖及藥物劑型有關,1例減少用藥量后皮損減輕。

四、討論

中醫學認為,嬰幼兒念珠菌性間擦疹主要是由于形體肥胖、體表皮膚不潔或多汗潮濕、濕熱蟲毒侵犯皮膚所致。王根林總結多年臨床經驗,自擬黃苦洗方,本方從病因著手,改變了間擦部位多“濕”、多“熱”的基礎環境,從根本上抑制了念珠菌的生長條件。方中黃連、生大黃為君,苦寒燥濕,清熱涼血;苦參、藿香、明礬為臣,除濕化濁、殺蟲止癢;黃柏、千里光共為佐藥,清熱利濕,解毒殺蟲。諸藥合用,外治肌膚,直達病所,共奏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經與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療嬰幼兒念珠菌性間擦疹對照觀察發現,兩組均安全有效,但治療組顯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黃苦洗方適用的皮損類型廣泛,而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相對局限,對伴有糜爛、滲出的皮損不適合;②據報道,念珠菌性間擦疹常合并有細菌感染[3],所以抗真菌治療的同時,應兼顧具有抗細菌、抗炎作用的藥物;而黃連、苦參不僅能抗真菌,而且也能抗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4],大黃、藿香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5],千里光、明礬煎水外洗具有明顯的消炎、抑菌、止癢功效,它們協同發揮廣譜抗菌作用。

表1 黃苦洗方治療嬰幼兒念珠菌性間擦疹的臨床療效[(例(%)]

綜上所述,黃苦洗方治療嬰幼兒念珠菌性間擦疹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6-89.

[2]吳建華,溫海,陶蘇江,等.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療體股癬的安全性和療效[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5,26(8):952-953.

[3]潘啟紅.1%聚維酮碘溶液聯合鹽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療小兒念珠菌性間擦疹療效觀察[J].淮海醫藥,2013,31(6):558-559.

[4]李福娟,石學魁,張曉莉,等.苦參、黃連及其配伍的體外抑菌研究[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0,31(3):17-19.

[5]趙炳南,張志禮.簡明中醫皮膚病學[M].中國展望出版社,1983:346-357.

猜你喜歡
乳膏體征皮損
疤痕止癢軟化乳膏在瘢痕治療中的臨床觀察
脈沖染料激光儀聯合疤痕止癢軟化乳膏治療增生性瘢痕
鹵米松乳膏聯合維生素E乳膏治療神經性皮炎的療效分析
129例濕疹患者皮損部位細菌培養及耐藥性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療馬拉色菌毛囊炎的療效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熱為主訴無明顯甲狀腺腫大的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分析
骨關節炎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進展
面部皮損的組織病理對其美容治療及效果的影響研究
面部肉芽腫1例并文獻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