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外收購能避免重蹈日本覆轍嗎

2015-01-14 09:35
海外星云 2014年21期
關鍵詞:曼哈頓日本

中國安邦保險集團日前以19.5億美元,收購紐約曼哈頓著名地標華爾道夫大飯店,成為美國旅館業歷來最大一筆交易,震撼各界。中國近年大舉收購海外知名企業、礦場、地標性建筑和房產,勾起人們對上世紀80年代日本收購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哥倫比亞影業等產業的歷史回憶。中國是否會重蹈日本覆轍,投資鎩羽血本無歸,愈來愈成世人關心的話題。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盛宴”

中國近年海外大規模投資,成“中國崛起”的一大標志。這是中國經濟加速擴張、資源和技術需求增加,政府也鼓勵企業“走出去”,積極進行全球戰略布局的體現。這個現象和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經濟發展至頂峰的作為頗類似,自然引人聯想:這些投資適合否?風險有多高?最終會不會被外國借金融操作手段而走入陷阱?

2009年迄今,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盛宴”正邁向高峰。國際性會計公司德勤預估,未來一年中國海外投資將激增三成。

著名收購案例不勝枚舉,如:大連萬達集團去年以26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中國復星國際集團以7.25億美元,收購華爾街大通曼哈頓廣場;中國SOHO創辦人張欣的財團,去年收購曼哈頓通用汽車大樓40%股份。中國買家已成紐約曼哈頓商業房產最大宗買主。美國東西兩岸,中國財團購旅館、標購大筆土地,擬開發成商業或住商混合大樓;購買酒莊、度假中心;聯想收購美國IBM的PC部門……

在歐洲,中國財團投資泰晤士水務和倫敦希斯羅機場,尋求在英格蘭投資建核電廠;中國汽車制造商吉利收購瑞典沃爾沃;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等,都反映當今中國“錢潮洶涌”的實力。

這類收購,帶給中國人民族自豪感,認為中國人世紀已經到來。

日資曾縱橫全球,卻先盛后衰

日本上世紀80年代也曾馳騁全球,卻先盛后衰。透過汽車、家電、鋼鐵、造船等行業和出口優勢,日本創造巨量外匯,GDP排名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人均GDP則超越美國。于是日資縱橫全球,收購著名企業和地標性建筑,包括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引起美國輿論大嘩。

1988年,日本曾自詡全球10家最具價值的公司它擁有八家,還擁有2850億美元美國資產與證券,控制逾3290億美元美國各銀行業資產(占總量14%),并持有美國30%至40%的國債,紐約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與日本有關。此類“日本第一”讓日本人備感驕傲。

但從1985年起形勢已暗中逆轉。美、日、英、德、法五國簽訂“廣場協議”后,日元大幅升值,熱錢涌入。此后4年,每年日股以30%速度飆漲,房地產價格以15%的漲幅上沖,出口卻出現衰退。日本股市在1989年底沖至3 .8915萬點歷史高峰后,股匯市接連受國際大鱷狙擊,泡沫破滅;很多公司虧損或破產,不得不變賣海外資產應急,投資血本無歸。此后日本經歷“失落的10年”,迄今未完全恢復元氣。

中國有日本失敗的前車之鑒

中國海外投資是否會重蹈日本覆轍?許多經濟和學術研究機構,提出警告或分析。綜合歸納,中、日雖有許多情況類似,比如國內房產泡沫嚴重、經濟高度依賴出口、貨幣都面臨升值壓力以及巨額海外投資等,但中國有日本失敗的前車之鑒,對外投資益加謹慎。

此外,中國人口總量大,國家和市場結構與日本不同。最關鍵的人民幣匯率,中國不致重蹈日本受外國壓力、日元急速升值32%的陷阱。政治方面,中國并購屬國家戰略,松綁速度快,北京也在力防房地產和經濟泡沫引發的骨牌效應,和日本的應對截然不同。

很多陰謀論者將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血淚教訓,歸咎于國際陰謀家的策略操作,深信日本中了美國設計的金融“吸星大法”詭計,以致海外投資迅速被轉移,回吐給美國。這種屬臆測的陰謀論太玄深,是否可信,見仁見智。但日本政府的政策錯誤和應對失當,才是日本海外投資失利的關鍵。

中資大舉進軍海外,意味中國經濟的新時代來臨。但炫耀式心態、不合理高價收購、帶非經濟目的的并購都應避免。值得注意的是,國企花大錢買開采將盡的礦產或即將沒落的行業,犯錯在逐漸增多。

海外并購涉及外國管理的文化適應、投資國政治氣候等,多少有風險。至于成敗輸贏,只有等待歷史發展給我們答案。endprint

猜你喜歡
曼哈頓日本
探尋日本
咋回事
高雄懸日
日本:入住書舍,與書共眠
日本神社
第 位首相考驗日本耐心
曼哈頓中國城失火一人死亡
日本混亂中迎接希拉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