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式外交:開啟中國大國外交時代

2015-01-22 05:42碧澎
時代報告 2015年1期
關鍵詞:大國共同體外交

碧澎

自2013年3月至2014年年底,習近平以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身份開始首次出訪以來,21個月間,他已完成11次出訪,到訪國家31個。其足跡遍及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這五大洲,這意味著中國新的外交布局已經日趨完整。

2014年11月的北京APEC會議周和5月在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被稱為“2014年中國外交工作最大亮點”的兩大“主場外交”。習近平迎來了他最高領導人任上的“外交新主場”,而這里的“新主場”絕不僅僅是形式上的,也是觀念上的。習近平履新以來,大國外交風范凸顯,強勢帶領中國走向世界,讓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參與感、作用力。

他以牢牢掌控自我的姿態,開啟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外交時代。

“新三環外交”

習近平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后,將俄羅斯確定為首訪國,隨后,他還出訪了坦桑尼亞、南非和剛果共和國,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

在他為時9天的首次外訪行程中,中國新一代領導的外交戰略擘畫已見端倪。

外交部長王毅在出訪即將結束時向媒體介紹說,“首訪俄羅斯,著眼的是周邊環境和大國關系;出席金磚峰會,著眼的是當今世界快速上升的新興力量;訪問非洲三國,著眼的是發展中國家這一中國外交的根基?!?/p>

此后,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在周邊的密集出訪,讓周邊外交成為新形勢下中國特色外交的“內核”。在高頻度的出訪中,習近平一次次表達了加強與周邊各國“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想通”的意愿,把中國夢同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對接一處,并大度地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便車,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

關于周邊國家和區域合作組織的外交理念,亦在習近平的外交“路線圖”中占據頗大篇幅:在印尼,他提出要建設“命運共同體”主張,指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東盟共同體、東亞共同體息息相關;專程訪問韓國,他提出要踐行正確“義利觀”,“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蒙古國,他回應“搭便車”論,歡迎周邊國家搭中國發展的列車;到訪印度,他強調要共創和諧的“亞洲世紀”。

而隨著中國的輻射力和作用力不斷擴大,中國周邊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延伸。習近平的“南太之行”,不僅拉近了中國同南太平洋國家的距離,也使得中國大周邊外交布局日臻完善。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是中國改革開放后一直推行的“三環外交”,后來,又增加了一句“多邊是舞臺”。如今,當中國從全球產業鏈的低端向高端邁進,中國與世界關系的邏輯也在悄然變動,出現新的分層。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王義桅教授將這些新的分層看作是中國的“新三環外交”:內核——周邊國家,秉承親、誠、惠、容理念,著力打造責任共同體;中間地帶——發展中國家,秉承真、實、親、誠理念,倡導正確的義利觀,著力打造命運共同體,他解釋說,“所謂命運共同體,通俗地說,就是同甘共苦,最終追求共同的歸宿和身份。共同利益,只是同甘,共同安全,才是共苦”;外圍——發達國家、秉承互利共贏、互相尊重理念,著力打造利益共同體。

王義桅說,所謂外圍,并非邊緣。中國提出與美國建立“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興大國關系,并倡導與歐洲國家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正在加寬、加厚中國外交的外圍。

大國外交

習近平履新兩年,世界看到了一個堅持自己的外交原則,更加堅定捍衛自身利益的中國,一個立足亞太、布局全球,以新戰略謀取新格局的中國,一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的中國。

在習近平的外交羅盤上,時刻凸顯“大國外交戰略”,大國原則、大國戰略、大國擔當不容忽視。

“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甭男轮泄仓醒肟倳洸痪?,習近平就明確表示,“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p>

日本引爆釣魚島危機,中國毫不退讓,不僅加強了對釣魚島??找惑w的定期巡航,還以罕見的強硬姿態回應稱,中方有決心、有能力捍衛釣魚島的領土主權。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中國外交部長、中國駐日大使、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相繼迅速強勢回應,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宣告“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小動作不斷,中國將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駛入南海,派出大型海警船巡航南海、驅逐非法入侵船只,部署鉆井平臺在西沙群島附近探油,以實際行動宣示南海主權。

“在歷史和領土這兩個原則問題上,沒有妥協的余地”,外交部長王毅的這番話成為中國外交姿態的最佳注腳。

在對周邊國家的刺激或挑釁舉動采取必要舉措的同時,習近平已不滿足于這種“應激性強硬”,開始根據自己的計劃行動,按照自己的節奏出招亮劍。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推動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并親自出任委員會主席。這一總管軍隊、公安、外交、情報領域的“集大成”委員會,成為中國最具權威、最高規格的安全機構。

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不久,中國就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涵蓋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盡管遭到日美無端指責與抗議,中方依舊不為所動,中國空軍一直在東海防空識別區組織例行空中警巡。

大國外交,要有大戰略。習近平在這一點上毫不含糊。

從周邊外交新理念,到亞洲新安全觀,再到新型大國關系,再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立足亞太、謀篇全球的外交戰略清晰可見。

亞太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本,習近平上任伊始,就開始深耕亞太外交。秉持“親、誠、惠、容”四字外交理念,中國領導人頻繁訪問周邊國家,周邊外交迅速升溫。

有分析稱,習近平不僅在試圖將亞洲打造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更是希望亞洲各國能團結一致、休戚與共,共同應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

但習近平并不想與美國撕破臉。既博弈又合作,這是習近平處理中美關系的新思路?!安粵_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習近平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展現出中華文化“仁”“和”的精髓。

經略周邊,與俄羅斯結伴,團結亞洲,弈和美國,這是習近平在亞太的外交戰略布局。而這,也只是他全球戰略中的一部分。習近平試圖打造的,正是十八大報告里提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國際社會一道,深化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這就是習近平帶領的中國正在推動和踐行的外交大戰略。

大國外交還要有大國擔當。

“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边@是習近平對大國外交的深刻理解。

“習式外交”

2013年3月22日,新一屆國家領導人的首訪,當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第一次挽手走下飛機舷梯,許多媒體人和觀察家已經敏銳地覺察到,中國外交已經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習式外交”時代。中國留給世界的印象,從未像現在一樣,烙印著領導人鮮明的個性印記。

“習大大和彭麻麻”的每一次亮相,總能給外界制造新的驚喜和興奮點。2014年9月出訪印度,習近平和彭麗媛一起蕩秋千,被網友驚呼“好有愛”;11月出訪澳大利亞,在總督府院內參觀,彭麗媛伸手撫摸小袋鼠,習近平在旁笑著提醒“它不讓摸頭的”;在登上雪龍號科考船時,走在前面的習近平特意轉身扶彭麗媛進艙。

帶有鮮明個人色彩的“習式外交”已經吸引了世界的注意?!缎挛魈m先驅報》評價:“61歲的習近平是中國的縮影:高大、強壯、自信而堅定,他并不害怕展現他的個性?!?/p>

國內主流媒體聲音則認為,習近平和彭麗媛的組合,把“每次外事訪問都演變成了一場‘習卷當地、魅力不減的中國風?!?/p>

夫人外交之外,習近平的私人外交也增強了與各國領導人之間的互信。

在2014年11月出席APEC領導人峰會期間,奧巴馬和習近平在夜色中信步中南海的畫面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而實際上,早在奧巴馬到北京之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就已經對外放出風,說中方會選擇一個環境優美的場合與奧巴馬會晤。

這種國事訪問通常的慣例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之所以如此安排,習近平當時對奧巴馬解釋說,“我安排在這里會見,主要是想起了去年6月你在安納伯格莊園的會晤,也想為這次的會晤營造類似的氛圍?!?/p>

2013年6月,中美領導層更新后的最高層會晤,以“莊園外交”形式開啟。從美國對外交往的傳統上看,所謂“莊園外交”始終被視為頂級選項之一。以領導人個人交往為中心的“莊園外交”,大都傳達著三種外交定位,即近鄰、盟友以及利益攸關者。在一些資深外交人士看來,莊園外交的特點是強化領導人私人溝通甚至私交,尋求更為深層次的理念認同。

除了中美之間的“夜游瀛臺”,習近平與很多國家領導人都舉行過不拘形式的非正式會晤。

“私人外交目的是為了增加雙方個人之間的友誼和信任,這種形式最終會落實到國家關系上?!鄙缈圃耗蟻喲芯恐行拿貢L葉海林曾表示,“私人外交”更容易增加私人友誼,從而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互信。

不唯此,習近平的外交個性還展現在他的演講風格中,“講諺語”“講故事”“講自己”給很多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對外宣傳要以外國“聽得懂,愿意聽的,感興趣的東西”來引起聽眾注意,習近平的講話風格在這方面顯然下了功夫。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習近平獨特的外交風格讓國際社會對中國領導人的印象變得更為“豐滿”和“人性化”,而不再是一種單一的刻板印象。

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如何在國際秩序的變革中謀求一個與國力相稱的有利位置,實施何種外交戰略,不僅關乎大國地位,也關乎中國自身的轉型發展。

有評論認為,中國雖然是個大國,但在很長時期里,沒有大國外交,中國外交談的多數是自己的事,防御的色彩很明顯。而判斷大國外交的一個標志就是,外交是談別人的事,談世界的事,而不是談自己的事。

而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長期國力弱小,缺乏大國外交的資源和支撐手段,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和意志。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如今中國積累了雄厚的大國外交的經濟硬實力,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也比過去大為增加。

自2012年年底新一屆領導集體上臺后,中國開始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和解決涉及地區、全球和人類發展與和平的大事,提出自己的主張。中國開始進入大國外交時代。

“之前,我國外交中的‘大國是指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印度、巴西這些外交對象國?!敝袊鴩H關系學著名學者閻學通說,“如今‘大國是指中國自己?!?

猜你喜歡
大國共同體外交
愛的共同體
冬奧外交促進團結,一起向未來
繪畫
多想記住你的臉
抗疫中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令人驚嘆的發明大國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中部非洲共同體內部貿易占比下降至2%
扁親信為“外交案”出庭
周邊大國的海上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