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下治療肺癌的護理體會

2015-01-23 07:03王曉英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22期
關鍵詞:胸腔鏡體位根治術

王曉英

胸腔鏡下治療肺癌的護理體會

王曉英

目的對胸腔鏡下治療肺癌的護理體會進行探討, 旨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降低并發癥率。方法70例肺癌患者, 根據不同的護理方式分為護理干預組和常規護理組, 各35例。護理干預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常規護理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護理干預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拔管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均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結論對胸腔鏡下治療肺癌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有利于促進患者快速恢復, 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臨床可推廣應用。

胸腔鏡;肺癌;綜合護理干預;并發癥

以往治療肺癌主要在全身麻醉下實施左側開胸左肺下葉切除術, 具有手術治療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以及肺功能損失重的缺點[1]。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具有手術創傷小﹑療效顯著的優點, 已逐漸成為治療肺癌的常用術式。有研究表明[2],對胸腔鏡下治療肺癌患者實施有效護理, 能夠有效增強治療效果。作者對本院收治的35例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取得滿意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胸外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選患者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根據患者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護理干預組和常規護理組, 每組35例。其中男39例, 女31例, 年齡49~78歲, 平均年齡(64.2±5.9)歲;腫物直徑1.8~3.3 cm, 平均直徑(2.2±0.8)cm;排除心臟病﹑呼吸衰竭以及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進行治療, 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 于患側左腋下中線第7~8肋間﹑腋后線第9肋間以及腋前線第4肋間作出1個1.5~2.0 cm的切口, 然后置入套管穿刺針于胸腔內;沿著套管將胸腔鏡插入, 直視狀態下對韌帶粘連進行分離;進行解剖肺門﹑鉗閉支氣管﹑分離肺靜脈﹑切斷肺動脈以及切開葉間裂等, 對腫塊的質地﹑大小﹑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等情況進行探查;術后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 結束手術。

常規護理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訪視, 了解病情﹑病史, 并對各項檢查結果進行檢查, 了解是否有藥物過敏史或者手術禁忌證;并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注意事項和常見并發癥。護理干預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2.1 術前訪視 術前1 d對患者詳細講解注意事項, 并對患者自我介紹, 交流應用規范性禮貌用語;恰當﹑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評估患者心理狀況, 加強患者和護理人員的交談, 這樣有利于準確得到患者的深層次信息。

1.2.2 手術體位訓練 獲得患者知情同意后, 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訓練;護理人員協助患者擺放正確體位, 使患者能夠提前適應手術, 并對患者講解手術治療過程中擺放體位的重要性﹑作用。

1.2.3 術時護理 患者入室后, 手術﹑護理人員避免和患者進行任何和治療無關的話題, 也避免談論影響患者情緒的話題;控制室溫于25℃左右;進行護理操作前, 護理人員對患者講解進行每項手術操作的作用﹑目的;注意和患者交流愉悅﹑輕松的話題, 進而有效分散注意力;適當鼓勵患者,進一步緩解或者消除患者的顧慮﹑恐懼情緒[3,4]。

1.2.4 術中護理 手術治療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要配合手術醫師的操作習慣, 并嚴格根據手術室護理規范對患者進行護理服務, 注意實現人性化護理。

1.2.5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 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穿衣,對污漬﹑血液擦洗干凈后, 妥善送患者至病房休息, 并檢查導尿管是否通暢;術后2~3 d對患者進行隨訪, 了解手術切口恢復情況;操作時輕柔操作, 關懷患者[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對比 護理干預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0.1±1.5)d, 拔管時間為(53.1±6.1)h顯著短于常規護理組的(18.6±4.2)d﹑(66.9±8.6)h(P<0.05);護理干預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206.2±15.4)ml明顯少于常規護理組的(215.8±18.6)ml(P<0.05)。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護理干預組發生1例肺漏氣, 并發癥發生率為2.9%;常規護理組發生5例肺漏氣, 4例吻合口滲血, 并發癥率為25.7%;護理干預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P<0.05)。

3 小結

對胸腔鏡下行肺癌根治術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為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需要探討積極﹑有效﹑合理的護理方法, 確保以患者為中心[3]。本組研究中, 護理干預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主要包括術前訪視﹑術前體位訓練﹑術時護理﹑術中護理以及術后護理等。本組結果表明, 護理干預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拔管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等情況均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

綜上所述, 對胸腔鏡下治療肺癌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快速恢復, 并大大降低并發癥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陳建英, 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4, 1(34):4345.

[2]凌建華.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型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 2014, 35(2):79-81.

[3]陳楊.肺葉切除術圍術期加強優質護理干預對預后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11):3048.

[4]李郁蔥.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呼吸道護理.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4):767-768.

[5]楊凱云. 胸腔鏡肺癌切除術對高齡患者的預后分析.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11):20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37

2015-06-09]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胸外科

猜你喜歡
胸腔鏡體位根治術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分娩鎮痛與體位管理聯用于產婦中的效果觀察
近端胃切除雙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術用于胃上部癌根治術的療效
初產順產產婦采用自由體位分娩法與分娩減痛法的應用價值研究
快速康復外科在胸腔鏡肺葉切除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奈維用于胸腔鏡肺大泡切除術后防止漏氣的療效觀察
導樂陪伴聯合自由體位在產婦分娩中的應用
胸腔鏡胸腺切除術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11例治療體會
H形吻合在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術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