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饋控制對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觀察

2015-01-23 07:03崔巖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22期
關鍵詞:導尿管尿路感染感染率

崔巖

前饋控制對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觀察

崔巖

目的探討和分析前饋控制對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70例ICU留置導尿管患者, 在其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前饋控制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結果對照組13例發生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 感染率為37.1%, 觀察組中2例發生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 感染率為5.7%,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應用前饋控制能夠很好的降低患者感染率, 并且減輕家庭負擔, 在臨產護理中具有一定價值。

前饋控制;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重癥加強護理病房;護理

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是指導尿或者類似于導尿產生的尿路感染[1], 其發生率較高, 大多是由于醫源性感染,感染細菌頑固且伴有創傷, 治療難度很高。臨床中常規護理僅能在一定范圍內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前饋控制是指通過觀察患者情況﹑收集相關信息﹑掌握患者感染規律, 再對感染趨勢進行預測, 提前制訂可行預防計劃的措施[2]。通過前饋控制可以減少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率。本文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ICU留置導尿管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 旨在探討前饋控制對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ICU留置導尿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指南中的泌尿系感染診斷標準[3]。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5例。觀察組男19例, 女16例, 年齡32~75歲, 平均年齡(59.2±3.6)歲, 其中各種感染18例, 心血管疾病9例, 神經系統疾病7例, 大手術后1例;觀察組男17例, 女18例, 年齡35~83歲, 平均年齡(60.7±4.2)歲, 其中各種感染17例, 心血管疾病10例, 各種損傷6例, 消化系統疾病1例, 其他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前饋控制, 具體方法如下:①對35例患者進行分類, 觀察患者情況, 收集相關信息, 再對感染趨勢進行預測, 制訂完善的護理措施以及操作流程, 并且對突發情況進行應急處理的預案制訂。②醫護人員應在此之前嚴格掌握并熟悉置管的適應證, 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 分析每例患者的生理解剖結構。③對無菌導尿包進行檢查, 杜絕使用過期或外包裝破損的導尿包, 防止患者感染。④對患者使用的導尿管進行嚴密監測, 需使用與患者口徑合適的硅膠導尿管。⑤醫護人員應注意自身衛生, 在為患者導尿前醫護人員應對手進行消毒, 并佩戴無菌手套, 在插管時注意動作盡量輕柔, 以免碰傷患者尿道黏膜。插管后將集尿袋懸掛在床邊,懸掛位置應低于患者膀胱位置, 醫護人員應對其定時進行檢查, 并及時排空尿袋。⑥保持患者尿道口清潔, 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尿道口和會陰部進行清洗, 預防泌尿道感染。⑦尿道管不能頻繁進行更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13例發生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 感染率為37.1%,觀察組中2例發生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 感染率為5.7%,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前饋控制發生在實際工作開始之前, 是未來導向的[3,4]。其能避免預期出現的問題, 而不必當問題出現時再補救。前饋控制能利用得到的信息, 進行反復的預測, 能夠把計劃要達到的目標與預測的進行比較, 然后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使預測的與目標達到吻合[5]。在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控制中, 臨床上通常采取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 雖然能降低感染率, 但總體上缺乏科學性, 且常規的管理模式不能處理一些緊急情況, 其缺乏對未來的管理思路。而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發生率普遍很高, 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率。主要是由于不合理使用導尿管所致, 常規管理模式只能在患者感染后進行護理, 而前饋控制則是在感染前對患者病情等進行分析, 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本次研究發現, 對照組中有13例患者發生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 感染率為37.1%, 而觀察組中只有2例發生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 感染率為5.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應用前饋控制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感染率, 從而減輕患者痛苦, 減少家庭負擔,且能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 前饋控制能很好的改善ICU內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對緩解醫患關系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李明娥, 王梅林, 王雁林, 等.運用前饋控制理論全面構建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質量控制體系.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31(4):241-244.

[2] 談宜斌, 金學蘭, 李源, 等.重癥監護病房導管相關性感染目標性監測.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4, 31(12):1326-1328.

[3] 李蘭蘭, 易石堅, 鄭純翠, 等.目標性監測對ICU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影響.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33):71-72.

[4] 易云蘭, 陳敬芳, 肖萬玲, 等.前饋控制在預防ICU 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7):65-66.

[5] 梁秀琴.前饋控制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療效及臨床分析.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4, 46(10):1268-12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60

2015-07-15]

473000 河南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

猜你喜歡
導尿管尿路感染感染率
綜合護理干預對手術后留置導尿管減輕尿路感染的效果
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的預防與個性化護理干預效果
英國:55歲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狀況研究
某地區體檢女性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亞型的分析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風險小
尿路感染 用藥不同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全麻留置導尿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改良導尿管在尿道成形術患兒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