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促進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成熟的效果分析

2015-01-23 07:03曹海珍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年22期
關鍵詞:內瘺動靜脈達標率

曹海珍

護理干預對促進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成熟的效果分析

曹海珍

目的對影響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成熟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 制定并實施護理干預措施, 以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方法128例進行自身動靜脈內瘺術透析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4例。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 觀察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 對干預措施的效果進行分析評價。結果經護理干預后,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對干預措施的依從率分別為62.5%和98.4%;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對內瘺相關知識的掌握率分別為57.8%和100.0%;在血流速方面, 對照組血流速達到600 ml/min以上49例, 成熟率76.6%, 觀察組血流速達到600ml/min以上62例, 成熟率96.9%;血管壁厚度和彈性方面, 對照組達標率73.4%, 觀察組達標率98.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患者實施科學的﹑有目的的護理干預措施, 能夠有效降低內瘺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內瘺成熟率, 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動靜脈內瘺;內瘺成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自身動靜脈內瘺因其方便﹑安全﹑使用壽命長﹑并發癥少等特點已成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第一選擇[1]。動靜脈內瘺吻合術后, 內瘺血管的成熟過程尤為重要,與今后內瘺使用效果﹑并發癥發生率﹑使用壽命甚至治療效果都密切相關[2]。影響內瘺成熟的相關因素眾多, 且存在個體差異, 對能夠影響患者內瘺成熟的因素進行充分評估,制定并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護理干預措施, 對促進內瘺成熟起到了良好效果, 得到臨床一致認可,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4年3月~2015年1月進行自身動靜脈內瘺術的透析患者12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男76例, 女52例;年齡18~74歲, 平均年齡(47.0±8.3)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33例, 高血壓26例, 糖尿病腎病38例, 多囊腎10例, 系統性紅斑狼瘡12例, 腎病綜合征9例;首次內瘺術116例, 再次內瘺手術1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 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不管是首次內瘺手術還是再次手術, 患者都會存在一定會的心理負擔, 護理人員應根據每例患者的基本情況及心理特點,及時給予心理安慰及鼓勵, 使其樹立信心, 積極配合治療。②健康宣教。術前向患者講解內瘺手術特點﹑過程及注意事項, 術后向患者講解內瘺保護方法﹑自我監測內瘺方法以及促進內瘺成熟的方法等, 待內瘺成熟后, 應向患者講解首次使用內瘺注意事項﹑正常使用期間的維護等[3]。③術后護理。內瘺術后囑患者提高術側肢體, 促進靜脈回流, 減輕肢體腫脹;密切觀察切開有無血腫和滲血;保持切口敷料干燥無菌,避免感染發生。④內瘺自我監測和保護。指導患者穿寬松衣服, 不可戴手表﹑提重物, 不能在術側肢體測血壓﹑輸液﹑采血,避免術側肢體受壓形成血栓;教會患者隨時用手指監測內瘺,觸及內瘺震顫或用聽診器聽診內瘺雜音。⑤功能鍛煉。教會患者堅持做早期的功能鍛煉, 以促進血液循環, 預防血栓形成, 待切口愈合無滲血后, 做握橡皮球運動, 然后逐步增加次數和時間, 在術后2周后可在上臂輕扎止血帶做握皮球運動, 以促進內瘺血管快速充盈。

1.3 判定標準 結合2006版K/D0QI和南美國透析管理協會(DAC)的內瘺成熟標準, 內瘺能耐受每次穿刺2針, 透析2~3次/周, 血流量>600 ml/min, 血管無硬結, 直徑>0.6 cm,且邊界清晰為內瘺成熟。干預措施知曉率及依從性標準:對護理干預措施理解并能按指導進行相關活動, 配合促進內瘺成熟的護理及治療。內瘺血管直徑≥6 mm, 皮下深度<6 mm,用手觸及柔軟有彈性為血管成熟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護理干預后,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對干預措施依從的例數分別為40例和63例, 依從率分別為62.5%和98.4%;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對內瘺相關知識掌握的例數分別為37例和64例, 掌握率分別為57.8%和100.0%;在血流速方面,對照組血流速達到600 ml/min以上49例, 成熟率76.6%, 觀察組血流速達到600 ml/min以上62例, 成熟率96.9%;血管壁厚度和彈性方面, 對照組達到評價標準47例, 達標率73.4%, 觀察組達到評價標準63例, 達標率98.4%,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通過內瘺手術前對患者的自身血管情況﹑營養狀況﹑認知能力等進行評估和分析, 制定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 并堅持干預引導至內瘺完全成熟。對于自身血管條件差的患者,提前給予藥物按摩﹑肢體鍛煉, 使其盡快達到內瘺血管要求。在術前﹑術中﹑術后給予患者相應的健康知識宣教, 使其對內瘺認識﹑保護﹑自我監測和護理方面都有所了解, 以防止不良并發癥的發生??茖W的功能鍛煉, 能夠促進手術肢體的血液循環, 減少傷口水腫, 加速細胞生長和血管修復, 同時還可降低血栓形成風險, 避免內瘺血管狹窄和阻塞[4]。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內瘺成熟率﹑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率﹑對治療的依從性﹑血流速度﹑血管彈性及血管壁厚度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 有效控制患者血壓﹑血糖水平﹑貧血程度等;通過健康生活習慣的培養, 使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避免對內瘺成熟的不利影響。術后功能鍛煉對促進內瘺血管充盈, 提高內瘺血流量至關重要, 功能鍛煉的實施也反映了患者依從性, 說明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顯著。

總之, 對自身動靜脈內瘺術透析患者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 能夠有效促進內瘺成熟, 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對提高內瘺手術成功率﹑內瘺成熟率﹑縮短內瘺成熟時間收到良好臨床效果。而如何更系統的對內瘺圍手術期患者進行系統化的護理干預, 以更加有效的促進內瘺成熟和延長內瘺使用壽命, 是今后臨床研究的目標和方向。

[1] 柳娟娟. 護理干預對降低動靜脈內瘺感染發生率的影響.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3(22):2500-2501.

[2] 王鑫. 尿毒癥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成熟的研究進展. 中國血液凈化, 2013, 8(12):451-454.

[3] 王琴. 自體動靜脈內瘺口頭式結合書面式健康宣教護理體會.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2, 21(9):1014-1015.

[4] 金飛英. 自體動靜脈內瘺成熟的研究進展. 中國血液凈化, 2014, 8(13):601-60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80

2015-08-12]

271000 山東省泰安市中醫二院血液凈化科

猜你喜歡
內瘺動靜脈達標率
沙潁河(阜陽段)生態流量監測的探索
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物理評估與實施建議
分析精準化干預在動靜脈內瘺皮下血腫中的應用效果
探討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首次穿刺的技巧與護理方法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區水質現狀評價分析
超聲引導下二次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治療動靜脈內瘺術后再狹窄效果觀察
腦膿腫并肺動靜脈瘺2例及文獻復習
四川脫貧攻堅半年“成績單”出爐
粵北地區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鏡術后營養素攝入情況調查研究
介入治療腦動靜脈畸形栓塞術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