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的研究進展

2015-01-24 23:31王一飛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5年18期
關鍵詞:痛風性血尿酸痛風

陳 娜 王一飛 張 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

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的研究進展

陳 娜 王一飛 張 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

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具有明顯優勢,筆者通過查閱收集近年來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的相關文獻資料,從診斷標準、病因病機、臨床研究、實驗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上運用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提供參考。

痛風性腎??;中醫藥療法;綜述

痛風性腎病(GN)又名慢性尿酸性腎病,系因體內嘌呤代謝長期紊亂,使血尿酸過高,致尿酸鹽在腎臟沉積結晶,而引起腎臟損害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調整及人口老齡化加劇,痛風的發病率正呈顯著性上升趨勢。據報道,我國沿海地區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為23.14%,痛風患病率為2.84%,且正呈現年輕化態勢。預計今后10年內,痛風將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位代謝性疾病[1-2]。有研究表明,痛風和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動脈粥樣硬化等各種代謝紊亂密切相關[3]。有報道顯示,41%的痛風患者中有明顯的腎功能損害[4],而尸檢證實, 90%的痛風患者出現腎臟損害, 其中大約17%~25%的患者系死于腎功能衰竭[5]。因此,如何積極防治痛風性腎病的早期損害并延緩其病程進展尤為重要。目前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有顯著優勢,筆者就近年來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病因病機

目前中醫對本病的診斷、命名尚無統一標準。依據我國最新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其臨床特征主要為蛋白尿、血尿、水腫、痛風性關節炎、尿酸結石,常伴有腰酸腰痛、關節腫脹或不利、神疲乏力、夜尿增多而清長,甚至嘔惡頻作、口臭、皮膚瘙癢、尿少尿閉等。屬于中醫學“痹證”、“痛風”、“歷節病”、“白虎歷節”、“淋證”、“水腫”、“腰痛”、“關格”“溺毒”等范疇[7-9]。痛風性腎病的病因病機極為復雜,主要是因先天稟賦不耐,脾腎虧虛,兼飲食不節,七情失調,勞倦過度,日久痰瘀膠結,窮必及腎?!吨T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云:“腎客沙石,腎為熱所乘則成淋,腎虛則不能制石?!痹ぶ斓は陡裰掠嗾摗罚骸氨送达L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或坐臥當風,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污濁凝澀,不得運行,所以作痛,痛則夜甚,發于陰也”。其清晰提出內因為血熱,外因為風寒濕,內因在先,外因在后,外因在內因生變的基礎上,血熱得寒,污濁凝澀而發病。其中“污濁凝澀”大概是對尿酸鹽結晶沉著的理解,只是在古代的醫學背景下,古人尚不能用血尿酸代謝異常來解釋。陳氏[10]認為本病系因先天稟賦不耐,嗜食肥甘厚膩,聚濕生濁、濁瘀互結,致脾失健運,腎失氣化,分清泌濁失司而阻閉經絡。治以健補脾腎、祛濕化濁為法。陳氏[11]認為本病系因嗜食膏粱厚味、生猛海鮮、醇酒辛辣,濕熱內蘊,聚濕生痰,瘀血內生,致濕、熱、瘀相互膠結?!熬貌∪虢j”、“窮必及腎”,致使腎分清泌濁失司,瘀阻腎絡,影響氣血陰陽等正氣的化生,而此又會加重濕熱之邪,因此強調濕熱內蘊、脈絡瘀阻為其病機關鍵。王氏[12]認為其本病乃本虛標實之證,系先天稟賦不耐,脾腎虧虛,加之飲食不節、恣欲無度,致使清濁失司,氣虛血凝、痰濁瘀互結,久病入絡致腎元衰竭,以培土固元、化瘀泄濁為治則。

2 臨床研究

2.1 分型論治 目前中醫對本病的辨證分型尚無統一標準,故醫家均以各自的臨床經驗進行分期分型治療。陳氏[13]把痛風性腎病分為急性發作期與穩定期。急性發作期分為三型:寒濕痹阻型、濕熱痹阻型、濕阻血瘀型,分別予以桂枝芍藥附子湯、三妙丸合白虎桂枝湯、四妙丸合桃紅四物湯加減;穩定期分為三型:脾腎氣虛型、肝腎陰虛型、脾腎陽虛型,分別予以無比山藥丸、左歸丸合桃紅四物湯、右歸丸合桃紅四物湯加減。金俊佑等[14]將本病分為五型:濕熱阻絡型、濕熱傷腎型、痰瘀留注關節型、氣陰兩虛型、脾腎衰敗型,分別予以三妙丸合拈痛湯、八正散、身痛逐瘀湯、大補元煎、溫脾湯加減。陳氏[15]在痛風性腎病發作期治以祛邪為主,佐以活血,方用三妙丸合桃紅四物湯治療;穩定期以扶正為主,佐以活血,方以參苓白術散及左歸丸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并結合痛風性腎病的臨床表現, 提出脾腎虧虛、瘀濁阻絡致病的觀點, 在治療時尤注重培補脾腎、活血化瘀, 療效極佳。

2.2 經方運用 安氏等[16]應用加味地黃湯治療痛風性腎病31例,對比別嘌醇用藥23例。結果治療組在改善臨床癥狀及腎功能、降低血尿酸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李氏等[17]應用八正散治療痛風性腎病30例,對比西藥30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0%(P<0.05)。黃氏[18]應用當歸拈痛湯加減結合西醫治療痛風性腎病濕熱阻絡證51例,并設西醫對照組45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2%,明顯高于對照組73.3%(P<0.05)。宋氏[19]在本病急性期以化濕泄濁為主,佐以活血,以三妙丸為基本方;穩定期以益腎扶正為主,佐以活血,以腎氣丸為基本方。其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并結合痛風性腎病的臨床表現,提出肝腎虧虛、濕熱瘀阻的觀點,在治療痛風性腎病時尤為注重運用化濕活血益腎法,收效甚佳。

2.3 自擬方 邢氏等[20]采用益腎泄濁方治療痛風性腎病合并慢性腎衰竭48例,總有效率達87.5%。趙氏等[21]采用溫腎化毒合劑治療痛風性腎病30例,結果總有效率達86.7%。陳氏等[22]應用補腎健脾活血泄濁方結合別嘌醇治療痛風性腎病45例,對比別嘌醇用藥41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明顯高于對照組58.5%(P<0.01)。楊氏[23]應用清熱利濕補腎法聯合西醫治療痛風性腎病32例,并設立對照組比較。結果治療組能明顯降低患者血尿酸,改善腎功能和臨床癥狀,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蔡氏[24]采用益腎痛風湯結合別嘌醇治療痛風性腎病30例,對比別嘌醇用藥30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0.9%,明顯高于對照組70.0%(P<0.05)。郝氏[25]應用復方青秦液水煎劑治療痛風性腎病55例,對比氯沙坦鉀片用藥41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73%,明顯高于對照組78.05%(P<0.05)。楊氏等[26]應用健脾補腎泄濁方內服結合瀉濁排毒中藥灌腸法治療痛風性腎病40例,并設立別嘌醇對照組40例。結果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明顯高于對照組62.5%(P<0.05);治療組在降血尿酸、促進尿尿酸排泄、改善腎功能等方面也優于對照組(P<0.05),療效確切。

2.4 中西醫結合治療 劉氏[27]應用痛風湯加別嘌醇治療痛風性腎病42例,對比別嘌醇用藥40例,結果治療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下降均更加明顯,其總體療效優于對照組。馮氏[28]應用益腎清利泄濁方加別嘌醇治療痛風性腎病25例,對比別嘌醇用藥25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0%(P<0.05);治療組可以降低尿蛋白、改善腎功能,優于別嘌醇(P<0.05)。陳氏[29]應用痛風克湯聯合常規西藥治療痛風性腎病100例,對比別嘌呤醇用藥100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P<0.05),治療組治療后腎功能有明顯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陳氏[30]應用泄濁化瘀行氣利水湯加西醫治療痛風性腎病32例,對比西醫治療30例。結果中西醫組總有效率為90.6%,顯著高于西醫組63.3%(P<0.01);且中西醫組在改善臨床癥狀及腎功能,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尿B2-微球蛋白等方面均優于西醫組。廖氏[31]應用中醫辨證分型論治結合西藥治療痛風性腎病56例,并設立西藥對照組比較。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7.5%,顯著高于對照組50.0%(P<0.05);治療組在改善臨床癥狀及腎功能、降低尿PRO定量、RBC、β2-MG、UA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性腎病的療效確切。

3 實驗研究

有研究顯示,土茯苓、薏苡仁、萆薢能降低血尿酸,促進尿尿酸排泄;威靈仙能溶解尿酸而減輕疼痛;丹參提取物能顯著增加尿素氮、肌酐等的排出,從而可逆轉其病變;大黃能促進尿酸排泄,改善腎功能,從而緩解慢性腎衰竭[32]。侯氏等[33]發現中、小劑量當歸拈痛丸可以降低血清中肌酐、尿素氮水平,并對腎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說明當歸拈痛丸對痛風性腎病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另有研究[34]證實黃芪可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誘導產生肝細胞生長因子,促進細胞外基質降解,達到抗腎纖維化效果。淫羊藿可以抑制腎小管萎縮及間質纖維化,進而改善臨床癥狀及腎功能,明顯減少24h尿蛋白定量,并延緩腎小球硬化進展,穩定或逆轉腎損害。

4 結語與展望

近年來痛風性腎病發病率正逐年遞增,已成為國內的常見病。痛風性腎病主要是因尿酸鹽結晶沉積而引起腎小管間質及腎小球損害[35]。就當前醫療水準,痛風性腎病尚無法根治,且因其反復發作需長期治療。同時因其常伴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等疾病,對長期西藥治療難以耐受。而中藥治療痛風性腎病獨具特色,能明顯緩解臨床癥狀,降低血尿酸、促進尿酸排泄,并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且無明顯不良反應。中醫藥以其高效、低毒、個性化的優點,在痛風性腎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但同時也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痛風性腎病的中醫病名、辨證分型尚無統一標準;臨床觀察病例樣本含量較少,可比性較差;藥物機理研究報道相對較少,實驗研究不夠深入。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首先盡快制定統一的標準,完善其規范性;其次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研究,提高數據的可靠性;最后加強實驗研究,探究中藥多靶點作用機制??傊?,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前景廣闊。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830.[2]郭志軍.腎臟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226 .

[3]朱君,余俊文.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流行病學及其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8,8(1):191-192.

[4]尉萬春,李偉.痛風性腎病的中西醫診治思路[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20(3):338-339.

[5]高祖華,沈樹標.痛風患者尿微量自蛋白和尿α1-微球蛋白測定及意義[J].實用醫學雜志,2003,19(6):667-668.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3.

[7]王元,鄧躍毅.從病因病機論治痛風性腎病的思路探討[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3,14(4):375-376.

[8]張躍武,左振素.痛風辨治探析[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5,7(3):219-220.

[9]鄭寶林,余俊文,張小娟,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性腎病38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0,42(7):17-18.

[10]陳安竹.健脾補腎泄濁方治療痛風性腎病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學,2012,18(20):151-151.

[11]陳軍.清熱化濕通絡法治療痛風性腎病35例[J].中華中醫藥雜志(原中國醫藥學報),2005,20(11):661-662.

[12]王波.培土固元逐瘀泄濁法治療痛風性腎病32例[J].福建中醫藥,2008,39(2):34-35.

[13]金周慧,陳以平,鄧耀毅.陳以平教授治療尿酸性腎病經驗摭拾[J].中醫藥學刊,2005,23(6):976-977.

[14]金俊佑.痛風性腎病的中醫辨證論治[J].北京中醫藥,2009,28(4):278-279.

[15] 杜蘭屏,張春崧,王林.陳以平治療痛風性腎病的經驗[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5,39(11):27-28.

[16]安婧.加味地黃湯治療痛風性腎病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3):164-165.

[17]李華偉,李巨其.八正散加減治療原發性痛風性腎病30例臨床觀察[J].國醫論壇,2006,21(4):31-32.

[18]黃上.當歸拈痛湯加減治療濕熱阻絡型痛風性腎病51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2,18(9):48-49.

[19]沈萃萃,宋平.宋平應用祛濕泄濁益腎法治療痛風性腎病經驗[J]. 四川中醫,2013,31(2):5-6.

[20]邢儒伶,陳以平,金佳鶴.益腎泄濁方治療痛風性腎病并慢性腎衰竭48例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8,9(6):529-530.

[21]趙菁莉,楊洪濤.溫腎化毒合劑治療痛風性腎病30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信息,2008,25(4):36-37.

[22]陳華,朱激揚.補腎健脾活血泄濁法治療早期痛風性腎病45例[J].福建中醫藥,2012,43(4):15-16.

[23]楊斌.清熱利濕補腎法為主治療痛風性腎病32例[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8):84-85.

[24]蔡泉.益腎痛風湯治療痛風性腎病的臨床觀察[D].武漢:湖北中醫藥大學,2010.

[25]郝桂香.復方青秦液治療痛風性腎病的臨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0.

[26]楊同廣,鄭寶林,李婷,等.健脾補腎泄濁方藥聯合灌腸治療痛風性腎病的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12):2939-2940.

[27]劉芳潔.自擬痛風湯治療濕熱瘀滯型痛風性腎病42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12):2127-2128.

[28]馮春儉,黃敏.益腎清利泄濁方治療痛風性腎病25例[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6):531-532.

[29]陳文濱.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性腎病的療效[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5):2268-2269.

[30]陳培智,陳紹輝.泄濁化瘀行氣利水湯治療痛風性腎病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12(12):1235-236.

[31]廖國華,馮春儉,蔣敏,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性腎病56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4,46(4):25-26.

[32]張漢新.“四四二合方”治療原發性痛風性腎病(濕熱痰濁瘀血內阻型)36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08,26(9):70-71.

[33]侯建平,王文娟,唐柳,等.當歸拈痛丸對痛風性腎病模型大鼠痛風性腎病(Gout)的治療作用[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7,13(12):913-914.

[34]梁暉,胡曉旋,蘇國彬.黃春林教授運用藥對治療痛風及痛風性腎病的經驗[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9(4):463-464.

[35]Shit M ,Xu L.Current status and propect for research on animal modal of urathritis[J].Acta Laborat Anima Sci Sin,2006,16(1):71-77.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計劃項目課題:“茵連痛風顆粒治療間歇期痛風的臨床與藥學研究”(課題編號:13401902001);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基于NALPs及其信號轉導通路探討“清熱除濕通絡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分子機制(課題編號:81302972);上海市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海派中醫流派傳承研究基地建設項目( 夏氏外科,No.12) ;上海市進一步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年-2016年)資助,資助項目編號為ZY3-CCCX-1-1008。

張明,女,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皮膚病、痛風病,E-mail: drzhangming_sh@163.com

R256.5

A

1007-8517(2015)18-0029-03

2015.06.11)

猜你喜歡
痛風性血尿酸痛風
被痛風癥“纏上”,如何科學進食
血尿酸高了怎么辦?
非布司他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
痛風的治療
SGLT2抑制劑對血尿酸影響的研究進展
痛風:改善生活方式防復發
痛風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X線、CT、MRI在痛風性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彝藥“我思”治療痛風性關節炎6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